梦想小镇创青春:织梦互联网 东方大未来
中国青年网杭州9月24日电(记者刘妍彤李延兵)苏堤春晓,莺啼柳岸。脉脉远山间,峰峦叠翠,盈盈绿水中,碧水妖娆……在人间天堂的杭州,这样的美景曾吸引无数游人驻足欣赏。而今天,却有一群人选择了留下,追逐梦想,驻足创业。这是一个金桂飘香的地方,山水相望,西溪湿地旁,美丽优雅的梦想小镇吸引着全国各地的顶尖互联网创业人才齐聚于此,共享盛会。
这是一群年轻的创客,因为共同的梦想走到一起。在筑梦的杭州表达创意,与众多志同道合的有志青年携手,互联青春、创梦未来。
世纪转身:从“天下粮仓”到“创业良仓”
从农耕文化的自给自足到市场经济的高速运转,我们经历了上百年的探索,而从“天下粮仓”到“创业良仓”,可能只需要一个转身的距离。
有着800年历史的余杭仓前古街自南宋时起便伫立于此,1954年更首创成为无虫无霉无鼠无雀的全国级“四无”示范粮仓。而如今,正是在这片土地上,以服务青年互联网创业为使命的杭州市“梦想小镇”在政府的大力推进及电商产业优势的大力支持下拔地而起,为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优质人才。
9月22日,首届中国青年互联网创业大赛决赛公开答辩阶段在梦想小镇举行,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名互联网人才,也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创业青年关注的目光。
“我觉得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打破了物理位置的限制,真正从事互联网创业之前我也觉得互联网工作在家就可以完成,但是现在我发现一个能够共同探讨、相互激励、实现思想碰撞的环境对于成长期的创业团队是至关重要的。”决赛公开答辩阶段评委36氪创始人兼CEO刘成城说:“一个高速成长的企业团队在一起工作时相互间促进作用会十分明显,这就需要一个可以共享共通的物理空间,为创业项目的开展提供更为直接、全面的资源服务,梦想小镇的意义就在于此。”
杭州市梦想小镇坐落于杭州未来科技城,依托坐拥阿里巴巴的产业优势,紧邻浙大的高教支撑,山水相望的自然风光以及章太炎故里、“四无粮仓”的历史底蕴,力图为广大创业青年打造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
园区主管施清华告诉记者:“梦想小镇原本叫做大学生互联网小镇,面向毕业十年内的大学生提供创业服务。加之周围高教资源的支持,我们相信这里会成长为广大青年创业人才成长成才的育才摇篮,将孕育下一次新常态下万众创新的革命浪潮。”
青年视野:科技革命就是经济革命
近十年来世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如今的互联网创业提供了坚实的土壤。如今,在梦想小镇青年互联网创业大赛的答辩现场,终于迎来了创业项目百花齐放的春天。
纪源资本副总裁吴陈尧说:“这次赛事的规模和水平让我眼前一亮。一方面,除了传统互联网创业内容外,出现了很多与硬件相关、与工农业相关、与生活领域相关的创业项目。今天的创业者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创业背景,有的项目更是处于刚刚从传统走向互联网应用的开端,充分体现了‘互联网+’的创新概念。另外,从此次比赛的整体表现来看,我们的创业青年在表达、逻辑、场上表现等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我们看到了国内创业者的成长,这也与来自社会及媒体的关注密不可分。”
在此次中国青年互联网创业大赛上,我们看到了更多年轻的创业领袖以及他们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创业团队。在他们流畅自信、举重若轻的表达中,一个属于年轻人、属于互联网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来自清华大学的研二学生周恺弟经过一年的深思熟虑选择休学,周恺弟说:“我选择创业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我认为定位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成为今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拥有这样的技术就一定要去做些改变世界的事情。”
周恺弟的自信源于根植于心的创业梦想,更来自于对互联网技术应用前景的理性分析与精确判断。将个人爱好融入时代浪潮,决赛项目“荡客”APP负责人李硕也有着同样的判断与考虑。
酷爱登山运动的李硕从一个登山客“背夫”做起,可当他开始关注登山产品,将“荡客”应用到互联网创业领域,李硕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背夫”。李硕告诉记者:“互联网会越来越更加贴近人的需求,我们是借助互联网的工具来冲锋登山行业从而减少交流成本。互联网思维很重要,很多好的内容和想法需要借助互联网工具来推广。”
从青年的视角看世界,看到的是互联共通、互通有无的世界;从青年的角度看未来,看到的蓄势待发、立于时代变革潮头的未来。梦想为帆,技术为杆,青年科技成果正日益转化成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大赛评委吴陈尧说:“总体来看早期的创业项目成功率都比较低,但我们衡量成功的标准不是最终能不能上市或者产品被推出。因为长期来看,这些项目是有价值的,他们培育了早期的创业氛围和创业人才,使如今90后的创业者深受鼓舞,并将最终带来创业环境的改善与经济收益的增长。”
全球战略:互联网改变青年青年改变世界
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赴美进行国事访问之旅,第一站即选在美国西雅图,并造访当地企业。习大大此行带去了中国互联网业三巨头马云、李彦宏、马化腾。带去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形象与名片,带去了中国互联网技术、互联网产业走向世界的姿态,更表明了网络安全关乎国家安全、网络问题系于世界局势的重要意义。
在产业转型和经济变革的大背景下,互联网人才的培养、青年互联网创业领袖的培育,其意义不言而喻。
阿里巴巴无线事业部总监张阔接受采访时说:“互联网有很多时候是一种思维的基础、技术的基础。现在创业门槛较前几年要低很多,人们更能接受商业产品的互联网化,也越来越习惯于用互联网的思维与方式去打开解决问题的窗口。”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鼓舞下,社会人士的支持及政府利好政策的促进将中国的青年人才推向互联网创业的快车道,千万心怀梦想、励志创业的互联网创业者在全球网络战略的刺激与鼓舞下得到了充分的精神鼓励与身份认同。
正如“跟我走吧”在线旅游APP项目负责人吴逸凡所说:“我们是在校大学生,也是为今后能走入社会能够更好匹配‘创业者’身份而努力的一群创客。我曾经带着团队里澳门籍的成员,来到中国大陆的创新园区,感受最纯粹的创业氛围与创业动力。在那里,所体现出的创业激情,让人觉得青春最好的洗礼便是在创业路上一齐大喊:‘梦可以有,但需奋不顾身……’”
团中央农村青年工作部农村青年中心建设指导处处长郭启华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此次大赛最重要的创新是采取组织化和社会化的双重发动,从而保证选手水平,因为互联网创业经常存在着鱼龙混杂、生命力短等问题。我们这此次赛事就是通过两天腿走路,通过省级筛选,保证赛事相对比较成熟”。郭处长表示,大赛之所以选择在浙江举办,是因为浙江有深厚的创业基因,阿里巴巴在这里,社会性的创业服务机构非常多,有阿里巴巴龙头企业带动,起到榜样带头示范作用,也更容易整合上下游的实体资源。
记者在采访过程,了解到参赛方、承办方有个共同认识,就是大赛放在浙江,将浙江作为一个互联网高地来打造是向社会传递一个推动互联网创业的社会信号,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为草根创业青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和技术上的支撑。
作为大赛的承办方,共青团浙江省委副书记王征告诉记者:“这次大赛从共青团的角度看,是希望搭建舞台,营造创业氛围。从政府的角度是希望全国的创业人才能更多地来浙江创业,通过大赛做到了,这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对大赛结果,王征分析说,从1.2万件作品到最终的30强,在覆盖面、整体水平及项目成熟度都有不错的成绩,最终获奖项目覆盖14个省,说明大赛在发动机制上是透明的。
赛事结束,夜幕下的梦想小镇灯火掩映、波影怡人,在一片湖光月色中,一个时代的梦想正在孕育,中国互联网的明天也将在这里扬帆起航。
来源:中国青年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