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家电小常识转自清清古兰河——1313先生的博客
锅可以加蒸格,可以做大容量多功能。就做饭而言,原理都一样。为方便,且统称为电饭锅吧。1.生米是怎样煮成熟饭的
在没有电饭锅的年代我们是这么做饭的:把洗净的米放在锅里,放入适量的水以后就大火煮,待水沸腾要外溢时打开锅盖继续,直到汤水收干后,再盖上盖用小火慢慢烘,直到饭熟。
电饭锅就是模拟这个过程实现自动做饭的。
2.电饭锅的工作原理
电饭锅主要由发热盘,主开关和温控开关组成(两者是并联的),主开关通过机械由一个磁钢(发热盘的肚脐)控制,当我们按下开关压舌时主开关被磁钢吸住导通,发热盘通电发热。
关键在磁钢,它在常温下与一般磁铁一样,但是到了大约120度时会失去磁性,自动脱落而断开电源。这就解决了一个问题:因为只有烧干了浮水才会因为热传递变差而使锅内温度超过水的沸点进而自动断开电源。
然后就是一个自然冷却的过程,当下降到一定温度时,温控开关起作用了,它能自动将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完成烘饭和保温的任务(个别电饭锅不用温控开关而是用一个电阻器使发热盘始终微热)。
3.使用须知
为了使热能传递达到最佳和磁钢能准确动作,发热盘的表面与锅底必须接触良好。
注意不要让饭粒等杂物留在发热盘上,否则容易烧焦并把内锅垫高而影响使用。
每次安放内锅时记得稍稍旋转一下,防止因倾斜卡住而悬空。
避免使用硬质的饭勺用力刮铲,以保持锅底的鼓形使其与发热盘相吻合。
不要把内锅直接放到煤气灶上加热,避免因受热不均锅底变形。
如内锅涂有防沾层,应避免使用硬性饭勺或把瓷碗放在锅内洗刷,如有干硬的饭粒,应泡软后洗刷,不要剥。
由于磁钢的特性,在无人照看情况下不能用电饭锅熬粥和烧汤。对有些有熬粥功能的电饭锅(除了电脑锅外)来说,所谓熬粥其实就是用一只二极管将发热盘的功率降去一半,令水无法沸腾而焐出来的。
电饭锅的电流较大,所以不适宜设置电源开关,用完后须拔去电源插头,注意用电安全。
4.常见故障
夹生饭多是磁钢不好,因为它只会提早失磁而不会吸住不放。
烧焦饭多是开关尤其是温控开关粘连,换掉就行。
二.微波炉
微波炉当年是为宇航员使用而发明,现在已经进入千家万户。
1.微波为什么会加热
水油分子会随磁场方向整齐排列。当磁场方向变化时它们就再重新排列。微波炉就是将需要加热的食物置于一个频率极高(要不怎么叫微波呢)的交变的电磁波中,利用水油分子因高频率地反复变换排列使分子间相互摩擦产生热量。
2.微波炉的工作方法
将220V市电由变压器与升压电路升到数千V高压然后供由磁控管向炉腔发射微波的过程这里就不赘述了。
我们应该知道一点的是:一般微波炉(除了变频以外)的发射功率是不变的。那么为什么火力有高中低之分呢?那是定时开关组件在控制:中小火就烧一会停一会,高火就不停。所谓调节火力其实就是调节烧和停的时间比而已(可以从声音变化中听出来)。
3.容器的材质要求
微波的穿透率因材质而异:遇到金属——反射;遇到瓷器玻璃——穿过;遇到炭水化合物——被吸收(我们有时候会发现容器还凉着呢,里面的食物却热了)。
所以,盛食物决不能用金属容器。注意:有些瓷碗口镶有金边,也不能用。因为金边相当于一个金属圈,在磁场中会形成闭环电流,轻则碗口打火花,重则损坏机器。
4.微波会泄漏吗
炉腔是金属做的,所以要泄漏也只能从门缝。门上有许多网状的观察孔,它们的直径小于微波的波长,所以基本漏不出来。为防止意外开门,门上还至少有3道保险,所以设计上是安全的。
为防止用旧了门缝变大造成泄漏,在设计中也做了防范:当门钩太过松动时保险开关会动作造成家中跳闸。如果您担心开关失效,也可自己检查一下。方法是:在尽量暗的环境下开启微波炉(炉内要放点什么,避免空烧),用荧光灯管靠近门缝观察。如有泄露,灯管会隐隐发亮。另一种说法是打开一台半导体收音机靠近炉门,如有泄漏据说会有杂声(我觉得变压器也会有干扰)。
其实只要门不松动,没什么好担心的。
5.使用须知
因为微波炉的加热过程与从外往里的传统加热不同,所以决不可以加热封闭型的食物,比如鸡蛋,未打开的罐头和袋包装,硬壳果类等等。稍不小心就爆炸。
有肉皮等受热后易爆溅的食物一定要盖上盖。如果炉腔内壁溅到了油污食物等须擦拭干净,不然容易烧焦而损坏云母片进而损坏磁控管。
6.常见故障
有时会不工作——因为微波炉里线路的接点多为接插件,用久了容易氧化松动造成接触不良,用钳子将它们夹紧就行(这种情况很多,可以自行解决。但要先拔掉电源和放掉电容器里的电荷以免意外)。
再严重一点就是烧保险丝,多由高压二极管(或电容)击穿引起,应由懂行人员修理。如果送到小店里修,多数会告诉你变压器或磁控管坏了,要当心。 电器小常识之冰箱与空调
1.制冷。
自从有了冰箱和空调,我们知道了一个单词:制冷。殊不知,除了老天爷,目前谁也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制冷。我们所说的制冷实际上仅仅是“热能转移”而已。
都知道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好,我们试着反过来理解它,当我们对某种膨胀系数很高的液体施加压力,逼它缩小体积增加密度时,它就应当释放出热能来,而当我们将它放入低压(真空)环境逼它增大体积减小密度时,它就会向周围吸取热能。
利用这个原理我们造出了冰箱。我们用压缩机推动某液体(姑且先称为药水吧)在冰箱内外循环,再利用构造让药水走到机外时释放热能,走到机内时吸收热能。经过反复运作就把热能从机内转移到机外(同理,空调是将热能从室内转移到室外),完成“制冷”。
想象一下我们怎样用一块抹布将地上的积水弄到盆里去呢?不就是反复地吸水、转移和挤干吗?就这么简单。
2.制热。
空调制热方式大致有2种,一种是反向制冷,就好比我们把抹布的吸水、挤干的程序倒了过来,让药水在室外吸热到室内来放热。
现在很容易解释为什么空调在寒冷的冬天(零下)制热总是效果差了。因为室外没什么热能可吸。所以后来空调有了第二种制热:“电加热”功能,满足了寒冷地区的需要。
3.恒温。
所谓恒温也是相对的,拿制冷举例,比如设定了需要的温度26度以后,机器就会在26度上下不断地启动关闭,降到25度就停机,回升到27度再开机(这个温度是由机器在进风口测定的)。降不到25度就一直傻转。
制热时也一样道理。
这种在2度之间的“恒温”令人不爽,而且费电(频繁启动)。后来的变频技术解决了这难题,它不停机,只是随时自动调整输出功率的大小,反而做到了省电、恒温。
4.实用。
知道了以上道理,我们就可以正确善待家电了。
冬天我们应该把冰箱的起跳开关调低一些,夏天反之。因为冰箱的温控开关是装在冷藏室的,冬天室温低不容易启动,冷冻室就冻不住。而夏天调得太低冰箱就发神经停不下来了。
抹布挤得越干,吸水的效率越高。对制冷设备来说,散热越好就越省电。冰箱附近不宜堆物应通风,空调的滴水干脆就让它滴在外机上得了。千万不要给空调外机做套子。
再罗嗦一句,空调在不用的时候请拔掉插头,再把遥控器的电池取出来别烂在里面。 好全··· 为了我们的板块我义无反顾! 拼了!我昨天可写了5000多字的家电攻略哦~彭哥看你的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