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识人 ——读牛士红老师《筑路·逐梦》有感
读书识人——读《筑路•逐梦》有感
■侯秀峰
历时两个多月,终于读完了《班组天地》编辑牛士红著作的《筑路•逐梦》。合上书页,一个个铁路建设工人的朴实形象仿佛像过电影在脑海中浮现,心中又增添了几倍敬意。
《筑路•逐梦》以长篇通讯的形式,用大部分的笔墨将铁建工人的故事再现于读者面前。一条条铁路的畅通,一例例感人至深的故事,一个个勇挑重担、不计得失的干部、工人,都在作者的笔下活灵活现,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跟着故事的主人公一起喜怒哀乐。读完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就是对铁建工人的深深敬意,内心生出渴望,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够加入他们的队伍,亲历那种工作的艰辛,人与人之间的豪爽,与他们一起体会那种克服艰难后的喜悦和巨大的成就感。
“遇到困难百折不弯,始终心系员工的沪昆铁路负责人杨生伟”、“结婚八年却只在家待过总天数不到半年的财务主管李向东”、“加班加点不知疲倦,虽不是正式员工却胜似正式员工的合同工黄利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项目经理刘生龙”、“因没时间回家愧对逝去的妻子而夜夜失眠,每天都在等儿子电话的项目经理毕岳”、“工作勇担重任,遇荣誉就避让的项目指挥长李丰国”、“没时间相亲的年轻人王欣杰”……
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也包含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人说,许多感人的文章,都是作者流着眼泪写出来的。笔者觉得,写这些文章的时候,作者牛士红老师一定也流过泪,要不笔者怎么会读着总有眼泪奔涌的冲动呢。从字里行间,能够品出作者对铁建工人有着深厚的情感,对敬业的工人们有着深深的敬意,仿佛筑路过程中的一山一水都在作者脑海里装着。作者身为铁建工作者中的一员,虽工作性质不同,却丝毫没有脱离工人阶层的距离感,相反,他更敬重这些靠劳动和智慧吃饭的人。从书中的情感流露,也能体会出作者对自己工作的无限热爱,以一种自动自发的使命感去报道这些故事,而不想让这些感人的事迹隐藏于一个个冰冷的路基之下。正因为如此,在一次次高薪、楼房等条件的诱惑中,他一次次地选择了坚守,这份质朴的责任感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一本书,融入了作者的心血,也彰显了一个文人的思想基调。从这本书中,笔者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更没将思维停留在文字的表象,而是读出了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就像书中《留在长春的遗憾》提到的,去长春旅游,看到的是光秃秃的山、干巴巴的泉,但在回去途中听到一位老人讲解其中的奥妙:“天池的水从没干过,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的源头都在这座天池,是中朝两国的界湖。”“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的火山,周围群峰屹立,超过2500米的山峰就有16座。”“长春乌拉街满族镇,遵循的是萨满教的礼仪,结婚的新娘无论什么季节都要穿棉服。”听过讲解之后的作者顿时醍醐灌顶,立刻觉得,同样的山水,马上就有了不同凡响的意义。
这个道理同样适合著作。完成一部著作,不是干巴巴地叙述,不是教条式地讲解,而是真正赋予了情感,融入了思想,让读者如同品茶,读后口齿留香、回味无穷,从中得到人生的启迪。
《筑路•逐梦》正是这样一本有意义、有价值的好书!
历时两个多月,终于读完了牛士红老师的著作《筑路·逐梦》。合上书页,一个个铁路建设工人的高大形象仿佛过电影般在脑海中浮现,心中的敬意又增添了几倍。
《筑路·逐梦》这本书,用大部分的笔墨,以长篇幅通讯的形式,将铁建工人的故事再现于读者面前。一个个困难的克服,一条条铁路的畅通,一例例感人至深的故事,一个个勇挑重担、不计得失的干部、工人,都在作者的笔下活灵活现,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跟着故事的主人公一起喜、怒、哀、乐。读完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就是对铁建工人的深深敬意,内心生出渴望,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够加入他们的队伍,亲历那种工作的艰辛,人与人之间的豪爽,与他们一起体会那种艰难克服后的喜悦和巨大的成就感。
“遇到困难百折不弯,始终心系员工的沪昆铁路负责人杨生伟”“结婚八年却只在家待过总天数不到半年的财务主管李向东”“加班加点不知疲倦,虽不是正式员工却胜似正式员工的合同工黄利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项目经理刘生龙”“因没时间回家愧对逝去的妻子而夜夜失眠,每天都在等儿子电话的项目经理毕岳”“工作勇担重任,遇荣誉就避让的项目指挥长李丰国”“没时间相亲的年轻人王欣杰”
……
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其实也夹杂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人说,许多感人的文章,都是作者流着眼泪写出来的。笔者觉得,写这些文章的时候,作者牛士红老师一定也流过泪,要不笔者怎么会读着总有眼泪奔涌的冲动呢!从字里行间,能够品出作者对铁建工人有着深厚的情感,对敬业的工人们有着深深的敬意,仿佛筑路过程中的一山一水都在作者脑海里装着。作者身为铁建工作者中的一员,虽工作性质不同,却丝毫没有脱离工人阶层的距离感。相反,他更敬重这些靠劳动和智慧吃饭的人。从书中的某些情感流露,也能体会出作者对自己工作的无限热爱,他以一种自动自发的使命感,去报道这些故事,他觉得不能让这些感人的事迹埋葬于一个个冰冷的路基之下。正因为如此,在一次次高薪、楼房等条件的诱惑中,他一次次地选择了坚守!在这个金钱为上的社会,这份质朴的责任感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一本书,融入了作者的心血,也彰显了一个文人的思想基调。从这本书中,笔者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笔者的思维没有停留在文字的表象,而是读出了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就像书中一篇文章《留在长春的遗憾》中提到的,去长春旅游,看到的是光秃秃的山、干巴巴的泉,但在回去途中听到一位老人讲解其中的奥妙:“天池的水从没干过,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的源头都在这座天池,是中朝两国的界湖”……“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的火山,周围群峰屹立,超过2500米的山峰就有16座”……“长春乌拉街满族镇,遵循的是萨满教的礼仪,结婚的新娘无论什么季节都要穿棉服”……听过讲解之后的作者顿时醍醐灌顶,立刻觉得,同样的山水,马上就有了不同凡响的意义。
这个道理同样适合著作。完成一部著作,不是干巴巴的文字叙述,不是教条式的讲解,而是真正赋予了情感,融入了思想。让读者如同品茶,读后口齿留香、回味无穷,从中得到人生的启迪。笔者认为,这样的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书。
《筑路·逐梦》正是这样一本有意义、有价值的好书!
翻的次数太多,书页被我弄破了,很心疼哦~~
对于动人的书页,我折了角,有的划了杠杠~~ 拍了照片,在手机上,晚上再传~~ 《筑路·逐梦》有售的吗 品味书香,读懂作者的内心世界。 引用第2楼wcfyyq666于2015-10-16 16:34发表的:
《筑路·逐梦》有售的吗 p_w_picpath/back.gif
这本书在售,等我联系一下牛老师 感谢老师分享! 《筑路·逐梦》是一本有意义、有价值的好书!
“让读者如同品茶,读后口齿留香、回味无穷,从中得到人生的启迪。笔者认为,这样的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书。”写的真实在,真感触!!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