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铝谷文生 发表于 2009-9-22 19:48:50

员工篇——从“骑车上班”到“骑行天下”

从“骑车上班”到“骑行天下”
谷文生
    今年53岁的张树文是中铝河南分公司运输部的一名普通员工。9月22日说起自己与“骑友”利用周末假日和法定节日骑自行车外出休闲,他感受颇深:“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太大了,就拿健康理念来说,以前是‘骑车上班,玩命干活,填饱肚子’,现在是‘骑行天下,健康工作,享受生活’”。

    1975年张师傅刚到中铝河南分公司运输部(当时为郑州铝厂运输部)上班那会儿,一个月的收入只有21元。由于收入不高,有限的资金主要是优先考虑吃饭,加上国家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生产能力十分有限,普通居民上班、出行只能靠两条腿,极个别家境条件较好的才有可能用自行车代步。那时,有一辆自行车的感觉不亚于现在有辆轿车,尤其是骑上“永久”就像开奔驰一样有面子,而一辆“凤凰”就像现在有一辆皇冠一样。自行车除了是人们的代步工具之外,也是衡量当时人们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自行车成了那个年代人们生活中的“稀罕物”。

    由于单位离家有10多里地,上班太远,张师傅很想买辆自行车,但是那时靠他自己根本没能力实现。于是,张师傅就缠着家人要“扶贫”。没办法,上班的第二个月,家里从有限的生活费里挤出了100多元,排了一夜队,凭工业分才为张师傅买了一辆28式永久牌自行车。每天骑着自行车张师傅感觉美得不得了。而自行车到了80年代才慢慢普及。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张师傅的工资收入也在不断增长。1985年,张师傅的工资突破了100元;1995年,突破了1000元;到2008年已经达到了2500元。张师傅的自行车也是换了一辆有一辆。90年代摩托车也开始逐渐进入千家万户,1998年他花了15000多元买了一辆摩托车。新千年这几年小汽车逐步成为老百姓的新选择,考驾照的人数与日俱增。如今,张师傅身边的许多同事还买了小汽车,上班、出行再也不用发愁了。自行车渐渐“失宠”了。

    伴随着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张师傅的健康理念也发生着质变。他说,“以前是能省则省,为了填饱肚子,根本就没有健康意识,现在我家的衣食住行已不是问题,孩子也上大学了,更加注重身体健康和健康投资了,休闲项目由以前的牌场、酒桌转向了健身、旅游和文化场所。”

    “令人没想到的是,这几年原先‘千金难求’的自行车又成了‘新宠’,骑车休闲健身成为一种新时尚。别看我50多岁了,我也买了一辆豪华自行车,加入到了‘骑行天下’的队伍。”张师傅兴奋地说。“不过现在我的这辆自行车与过去的26、28式自行车可是天壤之别。它的价格是我第一台自行车的近10倍,不仅材质变成了铝合金,重量更轻了,而且还是18级变速,骑起来又轻又快。每逢节假日,我骑着标志着‘新健康理念’的自行车和‘骑友’们几乎跑遍了附近的山山水水。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走出郑州,走向省外。”指着陪伴自己“骑行天下”的自行车,张师傅一脸自豪地说。

    “如今,不但我们个人把健康提到了‘议事日程’,企业也更加关注员工的健康了。这不,公司不仅定期对我们进行健康体检,还为每个人建立了健康档案。是改革开放让我们享受健康的生活。”张师傅感慨地说。

中铝谷文生 发表于 2009-9-22 20:20:08

敬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

浅秋 发表于 2009-9-22 20:31:17

评稿员 浅秋

该稿重点写了生活水平的变化,健康理念的变化。

是否可以考虑在“小汽车开进家”这个时期,加上一句“自行车失宠”之类的话?这样为后面“这几年原先‘千金难求’的自行车又成了‘新宠’……”找到一个拐点。这样就有一个路径难求——失宠——新宠。

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多多包涵。也期盼多多指教。

中铝谷文生 发表于 2009-9-22 20:33:41

回 2楼(浅秋) 的帖子

谢谢曲老师的指教!我再修改一下!

rlcxiaoming 发表于 2009-9-22 20:35:24

中铝谷文生 发表于 2009-9-22 20:44:52

回 4楼(rlcxiaoming) 的帖子

请提点建议!

王克礼 发表于 2009-9-22 21:17:18

标题很有魅力,一“上”一“下”韵味十足!
但是广告语的味道也很浓。

中铝谷文生 发表于 2009-9-22 21:36:43

回 6楼(王克礼) 的帖子

谢谢克礼老师!
为谁做广告了吗?呵呵!

崔英春 发表于 2009-9-22 21:47:45

学习了!

马兵 发表于 2009-9-22 23:41:18

学习了!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员工篇——从“骑车上班”到“骑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