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联西 发表于 2015-10-22 14:16:22

中国消费电子业者 反思:为什么我们总是在跟随

 ■ 魏华平 


  “苹果Ring要来了,能围绕它做些什么?”“三星两年前发布的半导体产品,今年开始大规模投入应用,我们能不能做?价格能不能做到低30%?”……这是汇集数千家企业的环球资源秋季电子展上,中国电子业者最热衷打听和探讨的议题。


  5万家企业、一年14万亿元的销售规模,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却几乎没有能够引领全球行业趋势的创新和产品,背靠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大批企业却依然停留于寻求“跟着苹果、三星喝汤的机会”,“跟随者”仿佛是许多企业挥之不去的烙印。


  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电子消费市场和产品产地,全球每三只智能手机就至少有一只产自中国。“背靠巨大市场和强大产业实力,中国的电子业者能更快了解需求,把握行业变化,理应产生对市场有最好理解、最具行业引领意义的创新成果。”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说。


  然而,引领性成果却极少出自中国企业。环球资源电子组总裁黄谭伟说,在环球资源电子展过去十余年中,引领性创新仿佛始终出自美、韩等海外企业,不仅是智能手机、平板这些具有颠覆性影响力的产品,即便是手机外壳、车载电子这些看似技术含量不高的领域,最夺人眼球的创新也多来自海外。


  问题出在哪?环球资源针对近四百名企业高管所做调查结果或许能提供参考:技术和产品创新是中国企业当前做得相对较好的领域,而在“互联网+”大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的商业模式创新领域,中国企业却显示出明显滞后性。以眼下被视为电子业增长点之一的可穿戴设备为例,在苹果手表面世前两年的环球资源电子展上,已有一批深圳企业做出同类智能手表,但时至今日仍甚少形成市场影响力。


  在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界人士看来,很多中国企业问题不是缺人才,也不是缺钱,之所以这么多年还没有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在面对国际竞争时没有现代化的行销体系,根源是缺乏勇于突破、具有开创性的思维模式,以及放眼长远的大格局。


  过去的很多年中,中国一直扮演着世界工厂角色,企业习惯根据外方需求生产,去满足海外市场。“现今,中国角色已经变化,作为最大的市场和生产基地,中国已有能力去研究市场、创新产品、发掘需求,只要思维模式能够顺势而变,中国企业有条件也有实力成为创新引领者。”深圳金泰克海外事业部总经理薇薇安简说。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企业要想成为引领者,有两个亟须突破的难点,一是关键性核心技术,这不仅仅需要企业努力,更需要国家从战略高度重视和布局;二是企业要转变思维模式,在做好技术创新同时,要更加重视商业模式创新和整体形象推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消费电子业者 反思:为什么我们总是在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