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业在中国迅速发展,先富起来的人开始率先享受西式酒店的专业服务。图为1990年,北京建国饭店的员工。建国饭店是中国大陆较早的西式酒店。
房价和中产人数一起飙升。2015年,国家统计局则将中产阶级定义为年收入在5万-42万元人民币之间的人群。然而,近几年许多收入上已经跨入中产行列的人,却不一定能卖得起房。图为天津,一排刚刚建好的别墅。
与其说“中产”们拥有各式各样的生活需求,不如说各式各样的生活产品以“中产”为目标进行消费指导——休闲健身、家务上门,还有极具中国特色的“月嫂”等等。图为1996年,上海,某瑞士清洁家电品牌的销售员进行上门体验服务。
随着收入差距的拉大,中产阶级也可以分为收入较高和较低的人群。收入较低的中产阶级消费者,更加愿意购买知名品牌商品取得社会财富和地位的认同;那些对各个品牌有着更多消费经验的高收入“中产”,会更愿意寻找体现个人品味的商品;而年轻的“中产后备军”们,更多地选择廉价又不失时尚的商品。图为北京一家家具超市,一名年轻人在样板间“试床”。
外媒称中国拥有1.9亿“中产阶级”,全世界第一。然而,在“中产阶级”内部也存在着巨大的贫富差距,“富裕中产”和“下层中产”过着完全不一样的日子。图为2015年,北京,“富裕中产”们的房车家庭聚会。近年来,房车由于其自由舒适的概念,成为一些大城市家庭的旅游产品首选。
图为2015年,东京银座,一名购物的中国男子。或许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中产阶层的定位和生活品质是不一样的。但是在消费心理上,中产阶层并无本质区别——人们需要通过商品传达的理念来进行自我认同和自我表达。许多公司紧盯着中国“中产”手里的钱包——这或许是中国“中产”全世界第一的最大意义。
来源:腾讯网 历史的变迁,生活的写照。
回 16楼(随其自然) 的帖子
是啊,看后感慨万千! 问好自然老师,周末愉快!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