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 发表于 2015-10-24 23:18:15

【正方】骨干失误,当三罚三省而行


    近日,中铝某分公司工电段通讯班郝师傅头顶烈日连干三个小时抢修设备,但因故障处理不彻底受到上级处罚一事,在郝师傅的同事圈和坊中引爆热议,认同与反对声,此起彼伏,众说纷纭。

    在这里,我要先为郝师傅的段领导点赞,他采用三罚的方式落实了职责,维护了制度,毫不隐晦地明确了每位职工应该尊崇的职业素养。我也要对郝师傅和他的工友们说:“责罚有理,骨干更应正视失误,主动担责,三省而行!”。


    一罚工作责任心不强,骨干当反省工作态度,戒骄娇二气,放下包袱方可轻装上阵。


    郝师傅未对维修结果进行测试,想当然地认为故障已经排除就撤离现场,这是一起典型责任心不强引发的维修质量事故。段领导之所以对郝师傅的工作失误进行责罚,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他要通过考核来提醒工友们加强工作责任心,避免类似事件重复发生。这种负激励考核方式在许多企业的管理制度中都有体现,是一种较为直接和有效的管理手段,我们不必横加指责。
    类似的事件也曾发生在我的班组:青工小刘在57号电铲作业时,遇到松软的黄泥区,按规定必须双人监护作业。但小刘不想麻烦班长再派其他人来,就坚持独自一人作业,却不慎将重达190吨重的电铲陷入松土层,引发严重的生产事故。我得知消息后,组织职工20余人次,经过两个昼夜不停地奋战,终于将电铲平安抢救出来,恢复了生产。但因连续48小时未合眼,大家困到了极点,就忽略了将抢险用剩的枕木从现场收回,违反了车间关于现场定置管理的规定。在当月的奖金考评会上,小刘因未及时汇报现场情况冒险作业引发陷铲考核200元、我和副班长负管理责任同等考核200元、小组长每人考核100元、我因未及时清理现场枕木影响定置管理再考核100元。
    刚开始,大家也对这样的考核颇有微词,认为车间领导不尽人情,很多人透露出多干不如少干保险的思想,这显然不是个好苗头。于是,我立即在班组就此事组织讨论,并首先表示要主动承担责任,接受车间的考核。然后,我给大家分析由于我们的工作失误对单位造成了哪些损失,阐明其危害性和严重后果。之后,我进一步引导大家分析之所以感到郁闷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我们只想到自己熬更守夜辛苦抢险,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实际上就是在有意识地放大所谓的苦劳和功劳的光辉,想通过将功折过的方式去混淆功过之分,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失误造成的不良后果与损失,这无论是对职工本人还是企业发展都极为不利。所以,我们要放下包袱,戒除有成绩就骄傲,受考核就郁闷的娇气思想,用好的认识去树立好的工作态度,让好的态度去决定好的工作行为,坚持轻装上阵,鼓足风帆,迎接新挑战,干出新业绩。

   二罚业务技能不精,骨干当反省学习精神,戒不学无术,刻苦钻研方可无往不前。


    我们从中铝郝师傅维修后的设备出现呼叫号码张冠李戴的错乱现象,小刘在黄泥区发生陷铲事件上可以看出:业务不精湛、作业程序不完善等原因都是导致工作失误的罪魁祸首。如果我们继续坚持认为工作的疏忽、技能的缺失是可以饶恕的错误,那么我们的生产将不仅得不到有效完成,反而还会因此而造成新的、更大的损失。呼叫号码出现张冠李戴的错乱现象、电铲沉陷停工48小时、现场杂物未及时收回造成定置管理不规范影响后续生产,这些失误不仅会对客户和企业造成损失,还会破坏公司的信誉和形象,所以必须对它们进行处罚。

    企业员工的天职就是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实际行动干好本职工作,为企业和国家创造财富。那种不思进取,不懂钻研,只会凭经验、吃老本干活的员工,不管他多么努力地工作,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工作失误,让企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我至今还未听说有哪个企业能在员工经常出错的情况下,生产出优良的产品,提供出优质的服务。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需要我们不断钻技术、学业务、提技能,努力成为李超、高凤林、陶功明等高技能创新型技术人才,在各自的工作领域,以精湛的业务技能,开创一个平凡而不平庸的大舞台。


   三罚作业方式不当,骨干当反省工作方法,戒盲目苦干,开拓创新方可勇攀高峰。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对于艰苦劳动和少谈空话,很多人都能做到,但对于正确的方法,却非人人皆能掌握。我们先看看郝师傅在接到维修任务是怎么做的:顾不上吃午饭、带着检修设备奔往现场进行抢修。乍一看似乎郝师傅很有工作积极性,但我们仔细分析,郝师傅在知道情况后,并未及时向班组汇报,也未事先做好工作计划和安排,自然容易忙中出错。而他不吃饭、头顶烈日长时间作业,确实是一种吃苦耐劳、舍得付出的敬业精神。但实际上这样干却极易因体力不支诱发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这种不顾个人安危,没有全局意识的冒险蛮干法,在越来越追求安全、经济、高效生产的今天,并不值得提倡。而作为老员工的他在没有确认测试的情况下就撤离了现场,显然又是一种不按正确程序作业的错误方法。

    无独有偶,毕业于名校的张三参加工作后,仍然两耳不闻窗外事,每日埋首工作到深夜,既不和周围同事沟通,也不和领导接触。渐渐他发现自己的很多工作得不到同事的支持,不管他怎么努力,工作业绩总是上不去,公司领导还经常对他的一些失误横加批评。这让小张大惑不解,自己贵为名校高材生,为啥埋头苦干却不被赏识?这又是一个新生代面临的新困惑。张三在工作中只知道低头拉车,不懂得抬头看路,只有苦干,不会巧干,疏于沟通,没有团队作战能力,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这显然无法把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在职场中遭遇挫折,绝非偶然。

    郝师傅和张三的故事从不同侧面告诉我们,在工作中掌握正确工作方法的重要性。我们只有戒除盲干、蛮干、苦干的陈旧工作方法,积极学习、努力创新,积极掌握和运用先进、科学的工作方法,抓住工作重点,实干加巧干,才能真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成为一名锐意进取,勇攀高峰的职场人。

    人们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并不是在放纵大家出错,也不是在鼓励大家以此为借口,在出现工作失误时动辄拿劳苦功高说事,找出千般理由进行辩解,想方设法逃避责任,这样只会让我们在职业生涯的道路上裹足不前。重要的是:出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知错就改。明代阳明先生王守仁曾经说过: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所以我们要坚持以客观、豁达、进取的心态,直面错误,勇于担责、甘于受罚、积极反思、在不断完善中锐意前行。而作为企业,当坚持定期修定各项管理制度,采用正负激励相结合的方式,从福利待遇、岗位薪酬、业绩考评、责任追究、推优评先等方面全方位对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及岗位业绩进行动态监管,真正实现企业管理制度化、科学化、现代化。

初卫平 发表于 2015-10-24 23:38:33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丹青 发表于 2015-10-24 23:39:02

请各位老师拍砖,多作指导!丹青在此谢过大家的垂爱啦

丹青 发表于 2015-10-24 23:40:26

回 1楼(初卫平) 的帖子

欢迎初老师光临寒舍,请不吝指教,多多批评

大冶农机王中平 发表于 2015-10-25 19:37:32

吴丹老师评得精彩。

大冶农机王中平 发表于 2015-10-25 19:38:42

层次分明,见解独到,事件评说入要三分,学习佳作!

大冶农机王中平 发表于 2015-10-25 19:39:43

难怪李新宇老师老提及你,学习了!

丹青 发表于 2015-10-25 19:53:41

回 5楼(大冶农机王中平) 的帖子

谢谢王老师点评,您过奖了,没你说的那么好。因为是一稿,还没来得及修改,很多地方还不够成熟,请多提宝贵意见!

丹青 发表于 2015-10-25 19:54:24

引用第6楼大冶农机王中平于2015-10-25 19:39发表的:
难怪李新宇老师老提及你,学习了! p_w_picpath/back.gif

这是李老师抬爱了,我也要向平台所有老师学习。

大冶农机王中平 发表于 2015-10-25 20:09:12

引用第5楼大冶农机王中平于2015-10-25 19:38发表的:
层次分明,见解独到,事件评说入要三分,学习佳作! p_w_picpath/back.gif

入木三分,不好意思,打错了。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正方】骨干失误,当三罚三省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