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要不断创新
■ 文/张迪创新不是单一的动作,它包含了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等。在全球经济处于拐点、国内企业站在转型升级关键点上的当下,企业自身的商业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商业模式创新
能将技术潜力转化为商业潜力
在进入正题前,先让我们对“商业模式”做一个了解。
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爱迪生是第一个发明灯泡的人,其实,翻开有案可查的科技史,我们会发现,在爱迪生之前就已经有人发明出了会亮的灯泡。而且,事实是,爱迪生买下了其他人的专利,在进一步改良后使得灯泡这项发明商业化了。这就是为什么之前的发明者没有被人们记住,而这项成绩却归功于爱迪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回到爱迪生那个年代,当时科技上的发明已经不少,比如发电机,但即使爱迪生发明了普通人家都可以使用的灯泡,却仍走不出尴尬的局面,他们卖不出灯泡,因为普通人家的家里并没有通电。真正在用电、用灯泡的是极少数人,比如大型企业,要使灯泡普及,非常难。这个时候,爱迪生还带来了使用灯泡必需的配套设备,比如电表、灯座、开关等等,使得普通老百姓家里也能成功用上灯泡。就是这些东西,组成了一个有效的商业系统。这就是商业模式的一个鼻祖级案例。
谈到创新,很多时候,我们想到的是科技创新,其实,还有这么一类创新,它能够有效把一些技术上的潜力转化成商业上的潜力。爱迪生被称为点亮世界的人,而他点亮世界靠的不是他能够发明灯泡,而是把灯泡这项发明变得人人能用,并且能够收获更多价值。
通过添加或减少利益相关者
企业能重建商业生态系统
“商业模式”和“企业竞争理论”非常容易混淆。两者的差异在哪里?
企业竞争理论处理的是企业跟企业之间的关系,它的思考逻辑是向内的,它有一个理论基础:当企业希望得到更好的表现、得到更好的优势地位的时候,它需要去调整自己,从内部建立起竞争优势,从而赢得竞争。但这个理论有两个明显的缺失。第一个缺失是当企业和对手的体量差距非常大的时候,什么样的竞争策略都帮不了它;第二个缺失是竞争策略,企业觉得内因决定外因,只要改变自己,做了自身竞争优势的调整,就能取得想要的市场结果,很遗憾的是,企业不是孤立的,它也生存在一个大环境里。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一部分取决于企业自身,还有相当一部分取决于它的生态环境。
插播一个故事,在百慕大地区有一种很常见的鸟——圆尾鹱,它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生存条件:吃莎草,住香柏树。然而,欧美人来到百慕大地区后,带来了一种新的生物“陆地蟹”,也喜欢吃莎草,而且专吃草根,陆地蟹的到来使得莎草大量减少,圆尾鹱的食物告急。另一方面,圆尾鹱筑巢在香柏树上,但香柏树被人类大量砍伐掉了,圆尾鹱在短时间内没地方住。这个时候,一位生物学家配了人工饲料,在水边造了人工鸟巢,圆尾鹱没有死绝,但也不复往日繁荣。设想一下,如果圆尾鹱就是一家企业,随着环境的变化,这家企业从盛到衰,如果管理人员提出,草不能吃就吃点别的、树不能住就换个地方,但企业不信,最后它就会死。此时,有人会说,这是企业活该,因为它不懂得与时俱进。但是,企业和生物一样,都有基因,所有企业的变革一定要和自己的基因息息相关,只有紧紧依托基因的变革才可能成功。
故事还没讲完,这位生物学家觉得,人工饲料、人工鸟巢都不行,那么就恢复它原来的环境,于是大量播种莎草、种植香柏树,可都失败了。莎草种得越多,陆地蟹也变得越多,草根本轮不到鸟来吃,而树长得很慢,百慕大地区台风又多,树没长大就被刮没了。正如我们有时候希望恢复企业原来所处的环境,其实是回不去的。后来,这位生物学家引入了两种新物种:一是夜鹭,它喜欢吃陆地蟹,所以它的引入使陆地蟹急剧减少,莎草开始大量生长;又引入了大量木麻黄,这种植物能帮香柏树抵挡台风,于是香柏树也长起来了。没过几年,整个地区的生态又恢复了平衡。如今,在百慕大地区,圆尾鹱随处可见。把圆尾鹱当做一家企业,这家企业重新走上发展轨道是因为什么发生了改变?是环境。只是这家企业自身改变无法塑造环境,需要通过其他途径。对企业而言,添加或者减少利益相关者的方式能够重新构建周围的商业生态系统。一家企业的经营质量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还取决于周围的生态系统。当然,最简单的生态系统是由上下游构成的,这样的生态系统很脆弱。因此,对商业模式有一个定义,商业模式就是企业与合作者、客户细分群体形成的,以共同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网络体系。
商业模式的创新升级
要具备四个理念
要想成功实施商业模式的创新升级,必须具备四个重要的理念:
第一是基因。每家企业身上都有能让它成功的基因存在,每家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成长起来的,围绕着基因的创造才能有效。
第二是创新空间。企业只能在企业家的思维限度内成长,企业家的思维改变了,企业成长的空间就改变了。
第三是价值地图。不同的空间有不同的“地图”,光看见空间是不够的,还必须找到利润实现的路径。
第四是不确定性。面对创新的时候,企业最害怕的是不确定,但是有人会把不确定等同于风险,也就是说,他们会害怕这种不确定,把它当作风险去处理,事实上,它只是不确定,只是企业比较陌生的事物。下定决心去创新要面临的风险和不去创新面临的风险没有太大差异,只是一个是熟悉的,另一个是陌生的而已。
商业上的创新有它的路径,其中最重要的是三条链:行业链、价值链、消费链。如何沿着这三条链走,有三个疑问经常能带给我们启发:第一个是用户“未说出的抱怨”。说出的抱怨不值钱,没说出的抱怨才值钱。第二个是用户在使用产品之前、之后还会配套使用什么产品、服务,或者需要自行完成哪些动作。第三个是用户在使用产品的同一时间里,虽然不是配套动作,但用户经常在做什么其他的事。
商业模式真正开始展开创新设计总共有八个步骤:优势基因的扫描、创新空间的探测、业务系统设计与选择、投资与收益结构设计、样板市场验证、规模化、企业估值与融资方案设计、准备迎接投资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