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业四厂积极开展质量提升活动
锌业四厂积极开展质量提升活动本报讯:进入11月份以来,根据公司要求,锌业四厂全面开展质量提升活动,下发了质量品牌提升方案,分解质量活动目标至每班组、责任到每个人,全员参与质量提升活动。工段长利用班前班后会、黑板报,向职工传达活动目标及方案,使每个职工都参与进来,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
为了有效的保证氧化锌焙砂含铁≤5%、氧化锌焙砂含铅+锌≥65%的目标,该厂细化质量提升目标,回二工段又增加了回转炉氧化锌含铁、氧化锌含铅+锌的目标,激励回转炉职工从源头抓起,将控制质量目标的主动权抓在自己手中。制定重要质量提升控制措施,每条控制措施都制定责任人,从源头上加强回转炉配料的稳定性管理,严格控制配料、焦比偏差、严格执行“黑结晶渣配用方案”。在生产过程中,灵活实施富氧生产,根据炉况及时调整,严格控制回转炉主要工艺参数、炉温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最后严格控制多膛炉工艺参数,出现不合格情况及时调整,以保证脱氟氯效果。
该厂还规定每周二进行1次关于工艺质量的自查活动,要求有记录、有整改、有落实、有复查、有责任人;并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在出现。
目前质量提升活动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了,通过全面细化我们的质量提升方案,通过全体职工的努力,我们有信心完成质量提升活动的目标。(崔伟)
锌业、股份动力厂电气设备联合交流会
锌业、股份动力厂电气设备联合交流会锌业动力厂 常棉花
本报讯10月14日,锌业动力厂厂长翟元元、副厂长李江涛、冯长征以及生产科科长、电气维修、供电负责人及设备员联合股份公司动力厂厂长刘合全、工段长徐志安等专技人员对锌业公司供电系统进行了全面排查,就股份、锌业供电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做曝光交流并商讨解决措施,互相借鉴,互相学习。
这次曝光交流会,主要是针对高压供电系统主要元器件更换和防晃电措施两个议题进行了广泛的扩展讨论,具体内容包括高压供电系统中的保护装置备件的及时储备,直流供电系统中长期工作的交流接触器、空开等元器件的更换,补偿电容的保护及定期检测,10kV开关柜内元器件的日常使用、维护方法,电力变压器主要部件的日常维护方法,110kV断路器、隔离开关等重要设备元器件的更换,公司出现的晃电跳机等现象等进行座谈交流。
会后,锌业动力厂根据商讨结果,结合实际,运用这次交流所学到知识,制订了详细地措施及方案,要求供电工段和电气工段负责人,认真落实好分厂所部署的各项具体工作,同时并明确了电气设备潜在隐患的消缺完成时间,以便更好地保障高低压供电系统正常、可靠、安全运行。
多膛炉增压风机节能改造实现一举两得
多膛炉增压风机节能改造实现一举两得本报讯:截至11月4日,锌业四厂一期1#多膛炉炉顶增压风机节能改造完毕并试运行60天,风机振动明显降低、电能消耗明显下降,实现了一举两得。
锌业四厂1#多膛炉在2011年底进行燃烧系统升级改造后,由于系统设计需要在炉顶安装了30KW增压风机,此增压风机用于供应燃烧器燃烧所需的助燃风。多膛炉在升温阶段需6台燃烧器同时工作时且满负荷运行,才能保证正常升温需求,炉顶增压风机需满负荷运行;但正常生产时,仅需3-4台燃烧器同时工作,就能满足生产;这时就出现增压风机供风过大,调节时通过风门调节,造成大量电能浪费;由于风机长时间满负荷运行,造成风机振动大,易出现故障,且处理起来困难。
为解决增压风机存在的问题,降低电耗,该厂决定对增压风机进行改造,通过在增压风机上安装频器,调节变频风机转速实现风机风量的自由调节和降低风机振动的目的。
锌业四厂多膛炉增压风机的节能改造完成后,风机频率由原来50Hz降至30Hz,每年能节约电费7.9万元。(张光)
锌业五厂 锌合金研究所研发工作硕果累累
锌业五厂锌合金研究所研发工作硕果累累本报讯:截至目前,锌业五厂锌合金研究所已成功研发并批量生产了Zn-Sb调制合金、Zn-Al调制合金、Zn-Al-Mg3#压铸合金、Zn-Al-Mg-Cu压铸合金、Zn-Al-Re稀土合金等新产品,研发工作硕果累累。其中,仅10月份就研发生产了Zn-Al合金、Zn-Al-Mg-Cu压铸合金、Zn-Al-Re稀土合金三种新产品,研发工作稳步推进,有力保证了锌合金的市场开拓和客户需求。
自6月份公司成立锌合金研究所以来,在该研究所负责人翟永周带领下,按照豫金〔2015〕38号《关于加快推进技术研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积极组建研发机构人员、落实研发场所、征集研发课题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经个人申报、分厂选拔推荐、公司组织评审,目前,该研究所现有负责人1人,核心研发成员2人,为开展锌合金研发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根据研发课题计划要求及实施方案,该研究所确定了研发场所,并购置了2台研发专用电炉,1套化验设备,为顺利开展锌合金研发提供了硬件保障。
下一步,该研究所将根据市场调研情况,以及同行业的产品开发方向,继续开展Zn-Ni合金、Zn-Mn合金、Zn-Al-Si-Re四元合金等产品研发,实现锌合金种类的多元化,满足各类市场需求,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公司知名度。
(锌业五厂:董凯)
小点子带来的眼前一亮
小点子带来的眼前一亮锌业一厂焙烧一工段积极开展增强各班组自主管理意识活动,图为该工段某班组集思广义,根据本岗位特点来设计的工具栏,原则是取用方便、便于目视化定置管理、整齐美观,该工段负责人表示对于这些好的点子会进行奖励,鼓励更多的职工参与到现场管理提升当中。(李双才)
玉川冶炼厂 阳极炉烟气改道走制酸实现双赢
玉川冶炼厂阳极炉烟气改道走制酸实现双赢本报讯自10月8日,阳极炉烟气经再次改造,走板换除尘、高效洗涤走入制酸后,经过一个月的试运行,系统运行平稳,职工工作环境大大改善,并且产出硫酸120余吨,取得环保、效益双赢。
阳极炉作为玉川冶炼厂铜的火法精炼工序,烟气含硫高,且杂质多,处理起来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试产之初采取布袋收尘用液碱中和之后烟气排空,经常出现布袋被烧损。烟气中的温度高造成收尘系统经常出现故障,经过与同行业的比较,结合我厂实际我们采用板式换热器先降低烟气的温度然后再去除烟气中的烟尘,经液碱中和后排空,经过运行后,效果依然不佳,烟气中的烟尘除去后还需要用大量的液碱进行中和,产生了较高的生产成本。
进入10月份,经过该厂领导、生产科及工段相关技术人员的充分论证,大胆提出阳极炉烟气改道走制酸系统,改善环境的同时,还可以回收硫酸副产品,降低生产成本。
但阳极炉烟气走入制酸会造成硫酸气浓度偏低,影响产品质量,针对此问题,我们决定充分利用底吹熔炼炉烟气浓度高的特点,将阳极炉的烟气与底吹熔炼炉的烟气混合来弥补阳极炉烟气走入制酸后造成气浓度低的弊端。
在改造过程中本着保护环境,节约成本,资源有效利用的原则,我厂又对阳极炉的烟气处理进行改造,将原有的烟气经过板式换热器与脱硫用液碱中和后气体排空,改为阳极炉烟气经过脱硫、高效洗涤器、电除雾与底吹熔炼炉烟气混合后去制酸,既省去了液碱的使用,又使烟气中的SO2得以回收,杜绝了环境污染。
阳极炉烟气走制酸后,每年可节约液碱3600吨,制酸1400余吨,每年可节约成本610.5万元,创造经济效益40万元,环境得已改善,实现了环保、效益双赢。 (马晓威)
直炼厂 修旧利废 故障电子秤重新上岗
直炼厂 修旧利废 故障电子秤重新上岗直炼厂电解工序的15t电子秤在出现故障两天后,经过该厂设备科能源计量员的精心维修,于11月7日,重新上岗。此项修旧利废节约2万余元。
电解工序15t电子秤主要用来计量析铅重量,以此计算精炼工序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电效。但由于电子秤仪表显示器长期在酸雾环境下工作,导致不能正常使用。信号时有时无,且计量不准确,对产量计量和电效计算造成较大影响。
该厂设备科在收到工段反馈问题后,积极进行现场调查。发现仪表显示器,内部主板短路烧损。如果重新购买,需要2万余元,而且组织周期长,对产量、电效统计都有一定的影响。对此,该厂能源计量员积极开动脑子,想到以往还有一台报废的30t仪表显示器。于是,就利用个人业务专长,对报废仪表显示器,进行拆解、安装。通过对信号接收器和程序芯片进行参数调整,使其最终达到生产需要,使故障电子秤实现了“重新上岗的愿望”。
经过试用,完全符合生产要求,仅此一项就为公司节约2万余元。
(丁永祥任开颜)
如何做好轮值安全员
轮值安全员是最基层的安全监督人,他们肩负着生产车间安全生产的重要任务,他们的责任非常重大。主要因为他们的负责,常使许多的安全隐患消失于萌芽,保证工人们平平安安上班,高高兴兴回家。要做好一名轮值安全员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经常使得轮值安全员成为一种摆设,毫无用处,我认为轮值安全员没有发挥出他的巨大作用,原因有三点:第一,轮值安全员责任心不强,他们认为安全工作的难度很大,自己一个工人,说了没人听,还得罪人,于是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丝毫没有把轮值安全员的责任担负起来;第二,轮值安全员自身素质不高,对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排查不到,发现不了事故的苗头,无法提前做出防范措施;第三,轮值安全的工作方法不当,处理问题态度粗暴,致使同事们抵触情绪增大,反而事倍功半。
针对以上三点问题,我认为一名合格的轮值安全员,首先要端正态度,提高责任心,明确安全问题无小事,做到严格把关,把大家的安全时刻放在心头;其次,要进行系统培训,提高轮值安全员发现问题的能力,可以让新轮值安全员交流经验心得,彼此帮助,互相促进,眼睛“毒”起来,把问题提前找出来;最后,就是轮值安全员改善自己的工作态度,提高自己的说话艺术,让同事们虚心接受批评,及时改正错误,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总而言之,轮值安全员是车间安全的第一道保护线,我们要充分发挥好轮值安全员的作用。只有每一个轮值安全员的作用都真正发挥出来,我们才能构筑一个个坚固的安全堡垒,最终建成一座安全大厦,让我们每一名员工都在这座安全大厦下幸福地工作。
杨向南
试验之旅——抢修
试验之旅——抢修“收尘,收尘,赶快检查检查吹炼炉收尘管道哪点堵了,吹炼炉出烟口往外冒烟!”10月30日下午三点中控室人员在对讲机中急促地喊道。段长卫向平根据情况立即决定先把炉子转出,收尘班长老樊迅速带人检查每个积灰斗以及易积灰点。
10月26日以来,连二工段按照分厂的部署进行铅膏试验。但随着吹炼炉由吹炼渣炼铜、铅改为铅膏炼铅试验生产,导致烟尘率由6%上升到20%以上,给吹炼炉收尘系统带来巨大挑战,多处以前从未出现堵灰的地方出现了堵灰,严重影响到吹炼炉的正常生产。
要依次对上述各段进行排查最少需半天时间,并且有部分检查点在高处,周围无检修平台,人无法到跟前,有的需要在收尘管道上割口检查,如果检查电收尘器还必须停炉、降温最少6个小时后人才能进去。所以要对收尘各段依次检查不现实。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找到堵灰点并快速清理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考题,现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关键时候”。
我们经过仔细分析,决定根据测负压值,确定堵灰点。到电收尘入口喇叭口时,一道难题摆在面前:喇叭口在高处,且周围无平台、无测压点,怎么办?脑海发散思考,一道电弧闪过:利用电收尘一电场积灰斗捅灰孔可测出烟气刚进入喇叭口后负压值,在入口喇叭口前面的斜管上有一测点,可测出喇叭口前面的负压值,从两个负压值差值上能判断喇叭口处是否堵灰。通过测量,两者差值达700Pa,不正常!再次测量,结果同样!确定喇叭口处堵灰!
堵灰点位置基本确定,又一道难题摆在我们面前:喇叭口高度快接近电收尘器顶部,周围无平台,怎么清灰?副厂长范七营、设备科张张红星看了位置后,果断决定:人员乘吊篮用吊车吊到喇叭口平管!半个小时后,一切准备就位,两名机修人员乘吊篮,缓慢地向喇叭口平管旁边靠近,这时,黄晓丰问我:“如果此处未堵灰,怎么办?”
这句话勾起了我的回忆:那是大约10年前,熔三刚投产两三年,当时我在鼓风炉工段当收尘班长,那时鼓风炉炉况不好控制,工艺收尘管道结灰、堵灰、清灰成了家常便饭,我总结出了很多判断收尘管道堵灰、漏风、管道不畅的方法。特别是有一次鼓风炉冒大烟,我通过测量各点负压判断高处一人字斜管中部的膨胀节结灰严重,干过收尘的人都知道管道斜度较大时一般不会结灰,得出的结果伙计们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我也有点怀疑。割清灰口过程中,我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要是此处没堵灰,该如何向领导交代?割板被撬开,里面确实堵灰了,原因是:此处膨胀节变形造成结灰。
如今,又是同样的情形,我半开玩笑回答:“如果此处没积灰,那几年在收尘就白上了。”清灰口割出来了,我问:“小雨,灰多不多?”“快堵满了”小雨边清灰边回答。我心踏实了,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堵灰点,可以很快恢复生产了。
经过一个小时,灰清理结束。吹炼炉又开始了它的试验之旅。
(李向峰)
微时代的微创新
微时代的微创新微博、微信等文化媒体因传播短小精炼、便捷快速受到公众的喜爱,这个时代被戏称为微时代。而在我们熔炼厂底二工段,一些工人们的小发明,也顺应时事,被称为微创新。
“吊环打起双勾拳,换模便捷又保险”是近日流传在底二还原炉的一句口头禅。自无鼻铅模投入使用以来,生产成本降低,为企业创造了效益,但原有吊具和改进后的铅模似乎不太匹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亟需改进。炉前工老李再三观察和考虑后向工段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用钣弯吊环的方法来改变吊具作用力的方向,从而改变吊具在铅模吊耳上的作用点,最终排除吊运中的不利因素。工段相关人员经过现场考察,决定采纳老李的提议。钣弯吊环,但在冷轧和热弯方面工段又举棋不定,将近五吨的吊重,吊环经过冷轧或热弯后是否经得起长期承重呢?“热弯容易引起钢制吊环退火,降低承重性能,不可取,弯度较小,冷轧应该不影响吊环钢性结构。”机修工建议。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工段采用了冷轧制弯,机修根据多年工作经验仔细鉴定,确定无质量改变后投入了使用。投用后原本必须两个人的操作一个人便可轻松搞定,不仅节约了人力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更加安全可靠,铅口操作工无不拍手称快。
“金钟罩、环形链,从厚重到简便,保安全效率高。”无鼻铅锭工艺投运之初,冷却铅锭出模吊具采用螺丝嵌入式挂钩,虽然便捷,但应用后屡屡出现脱钩现象,存在安全隐患,经过研究改进,有了二代“金钟罩”式吊钩,厚重的钟罩式吊具完全克服了脱钩现象,安全不再是冷却铅锭出模的问题,但厚重的安全防护措施似乎加重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原来一个人穿入吊具销子便可起吊,改进后必须对好吊具罩、调整销子孔,方可穿入销子起吊,耗时较长,延缓了单次出模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近日,工段有人采用具有10吨拉力的环形钢链做试验,轻松、快捷、安全,颇受大家欢迎。实际上就是先在冷却铅锭吊耳孔内穿入销子,然后再在两吊耳销子上轻松挂上环形吊链,作业效率提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简单易行且安全,工人们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国家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参与的人多了,未必想出的都是一鸣惊人的高大上的点子,一滴水虽然微不足道,但是积少成多,汇成江河就有了奔腾的力量,所以我们决不可忽视这些微时代的微创新。
(李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