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转改】过好紧日子——北宿矿依托内部市场求生存侧记
过好紧日子——北宿矿依托内部市场求生存侧记
记者 陈伟 通讯员 郑雪 徐继军
“破烂的卖……”在北宿矿家属区内,常常可以听到这种吆喝声,看到推着车子收破烂的人。令人奇怪的是,这些人都穿着这个矿统一发放的工作服。而事实上,这些人还真就是这个矿的在岗职工。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经济形势,这个矿后勤服务中心抽专人成立废品物资回收队,不仅到家属区回收生活废旧物资,还定期到办公楼回收过期报刊等物。前三个季度,他们收卖废旧物品获利8000多元。
“穷则思变。穷日子就要有穷过法。”这个矿党委副书记顾士刚说,“作为集团公司唯一的薄煤层矿井,北宿矿资源储量最低,生产条件最艰苦。面对当前困境,我们深入做好形势任务教育工作,教育引导职工树立市场意识,依托内部市场化机制,充分调动职工向市场要效益的积极性,千方百计节支降耗、挖潜创效。目前,涌现出许多增收创效的好办法、好经验。”
赴外打工:走出矿门创效益
这个矿先后对接集团公司转龙湾矿、安源矿,承担两座矿井的建设和生产任务,并组建队伍为民营企业陕西府谷汇能煤矿打工。对这些赴外打工队伍,他们按照内部市场考核办法,加大倾斜力度,提高职工矿外创效的积极性。
三季度,他们在转龙湾矿累计产煤102万吨,实现对口支援劳务收入510万元,累计创效2149.31万元;完成安源矿生产系统建设任务,三季度结算收益128.27万元,累计收益1170.56万元。
他们承接的汇能煤矿生产辅助及地面服务工作高质高效推进,获得高度评价。三季度结算收入116.86万元,累计收益133.96万元。同时,该项工作开创了国有大型煤矿为民营煤矿打工的先河,成为集团公司对外创效的先进典型。
后勤服务:点滴创效不嫌少
他们坚持向服务要效益“锱铢必较”,通过一些看似不大的措施,实现点滴创效,积少成多。既方便职工家属生活,又带来可观收入。
开设“职工食堂便民服务点”,强化服务创效。为让职工家属用上放心米、放心油、放心面,他们采取从正规渠道集中、批量进货的方式,以比市场更优惠价格向职工家属供货。同时,设立服务专线,实行送货上门,受到职工家属欢迎。三季度实现收入1.13万元。他们在家属区设立馒头、熟食售卖车,每天分早、中、晚三次售卖,三季度增加收入约17万元。
利用矿井闲置资源,对外出租创效。利用闲置厂房、房屋对外出租,实现收入10.88万元。加大对家属区探亲楼、单身宿舍对外出租的宣传,面向全矿职工家属进行房屋出租,三季度收入4.4万元。利用富余人力资源开展对外劳务输出,采取成立家政服务队、建立内部超市等措施,创收6.9万元。
他们利用本矿幼儿园现有教育资源和品牌优势,强化内部市场考核,加大生源招收力度,实现创收7.6万元。加强文印管理,提高文印质量,并积极向外承揽业务,三季度实现文印收入1.4万元。
物资供应:集中配送严考核
物资供应和材料管理,是矿井内部市场中节支降耗的重要环节。他们采取全矿物资集中供应、严格材料管理考核等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成立内部市场物资超市,全矿材料物资实行集中管理、集中配送。他们取消了原来区队材料员24人和装运工30多人的物资供应队伍。在这些人员中,他们通过竞聘方式,招聘了10名物资超市人员。剩余40多人充实到采掘一线。
他们本着“节约一块钱材料费,就增加职工一块钱工资”的认识,将材料全部纳入区队承包考核,并实行100%节奖超罚。同时,尽管材料全部承包,但仍由业务科室分工管理——各单位材料计划必须由职能科室审批,坚决执行能用旧不用新,严控新设备、新材料投入。他们把材料考核向班组深化,能纳入班组工序考核的材料按品种进行考核,不能纳入材料的按消耗定额指标,月末根据节超比例进行考核。前三季度,该矿原煤材料消耗1383.3万元,同比降低1402.61万元,降幅50.35%。材料费仅占商品煤完全成本的5.6%,创历史最低水平。
修旧利废:“跳蚤市场”受欢迎
修旧利废是矿井降本增效的有力手段。他们对所有周转物资从投入到回撤,均建账归档严格管理;在井下、地面建立两个废旧市场,鼓励修旧利废,使矿井呈现“无废料堆”新景象。
地面废旧市场建在矿机厂。矿机厂不仅承担修旧利废工作,而且提供设备、场地,方便各区队利用旧料加工改制设备、工具等。大家从废料堆里淘宝,自制自用,如安全门、托辊、气缸,小到管卡等物,都能在这里得到修复利用。该市场被职工亲切地称为“跳蚤市场”,广受欢迎。
井下修旧利废市场坚持“能在井下修复周转利用的一律不准上井”原则,最大程度降本增效。同时,他们把材料管理工作纳入矿领导班子考核,每人每月两个指标,狠抓材料回撤不及时、乱丢乱放等问题,规范井下材料管理。前三季度,不包括区队零星维修自用物料,这个矿修旧利废产值就达到909.39万元。 朋朋这篇稿子能否加些内容投到企业发展实录里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