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syqmk 发表于 2015-11-17 14:53:01

说说“说话”

                 作者:汪晓佳
    怎样说话,对于一个人的一生太重要了。
    那些古今中外名人的说话艺术,独到、精湛、高超,内涵丰富,事例太多,不去说它了。仅与我们生活、学习相关的说话技巧,便说不完。
    8岁的孙女喜欢吃零食,我都尽量满足她。前不久,在一次接孙女放学回来的路上,她问我:“爷爷,如果妈妈问你有没有给我买零食吃,你怎么说?”当时,我不假思索地说:“我不说,省得妈妈骂你。”她满意地笑了。事后,我觉得这话对孩子的心灵成长不妥,容易误导孩子说假话,不诚实。还有一次,孙女问我:“爷爷,你是喜欢你爸爸还是喜欢你妈妈?”我又是不假思索地说:“我喜欢妈妈。”她说:“我也是。”事后,我觉得我这话也不合适,容易造成对她的误导。我应当说,爸爸妈妈我都喜欢。这便是说话缺乏艺术性。
    时光倒退到上世纪70年代初。我当兵后,我母亲很挂念我。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她便到部队去看我。面对面容憔悴的母亲,没想到我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这样说的:“娘,你怎么来了?”母亲当时就哭了。她说:“我想你想得饭吃不下,觉也睡不着,你嫌我来是不是?”尽管我慌忙辩解,母亲也原谅了我,但这句话让我愧疚一生。
    不久前看了一篇报道朱镕基退休后生活的文章。老总理年事已高,且曾官居“宰相”,竟能对在公交车上给他让座的人说谢谢,甚至连自己的子女给他买东西,也要说一声谢谢。因而说,说话不仅是门艺术,而且还是一种修养。相比之下,我有时候做得实在是蹩脚。
    记得我在单位工作的时候,有位省报的记者前来采访。我们原本相识,他便在领导面前提到了我,领导将他带到我办公室。领导忙,说不能陪他吃饭了,让我陪他共进午餐。我当时不知天高地厚地对领导说:“你去就是了,又不让你安排,我安排就是了。”看那领导的脸色,显然是大为不悦。事后,我一直后悔我的无知和冒失。还好,那领导并没有在以后的日子里给我小鞋穿。试想,倘若碰见了一位斤斤计较的领导,肯定对我的印象不好,甚至会影响到我的前途。
    别的不提了,就拿在我家开的店里遇到的事情来说吧。我坐在电脑前上网或打字。有顾客便惊讶:“哎呀,老爷子也会打字啊?”其实人家是在恭维我,赞赏我。我却接受不了,有种被轻视的感觉,反唇相讥道:“什么叫会打字啊?我十几年前就会打字了!”弄得人家很尴尬。还有,人家来买东西,我不说谢谢人家,人家反而说谢谢我时,我竟莫名其妙地说了一个字:“好!”这像什么话?完全是一种别人称谢时自己心安理得的心态。说到底,是一种傲慢和倚老卖老。
    在店里,有男人买东西斤斤计较,哪怕一分钱也会讨价还价半天。买卖争分文,历来如此。我却看不惯,当面奚落他:“哎呀,你还是大男人呢,怎么像有些女人似的小里小气?”讽刺带挖苦,让人家不愉快。遇到这种情况,要有耐心,有胸怀,设身处地想想,其实顾客讨价还价是他的正当权益。倘若笑脸相迎,或平心静气地耐心解释,人家会满意而去,说不定还会多一个回头客呢。
    因此,不能小看说话。话说得是否得体、艺术,确实与你的生活质量休戚相关,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原载于2015年11月17日 中国煤炭报 8版)

llsyqmk 发表于 2015-11-17 14:54:36

llsyqmk 发表于 2015-11-17 16:15:53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23 13:23:28

不错的文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说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