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演练,是实战。
“班长,二吸酸冷器漏酸了,需要转炉检修类,咋办?”这名干吸工是刚来没几个月的新员工 ,虽然参加过浓硫酸泄露事故应急演练 ,熟悉应急预案,懂得预防措施,但这次实战面前,多多少少难免有些慌张。“别慌,先做好现场安全防护别伤到人,我马上通知夜班调度,准备紧急转炉检修设备。”班长说。
“洪亮,赶紧通知你们的人,酸冷器漏酸了”。接到班长电话的工段长,第一时间联系机修工和几个有经验的老员工赶到厂里,涉酸作业本来就是危险重重,需要细心细心再细心,凡事操作都需要思索再三,任何一个操作的失误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工段长首先安排操作工排酸冷器内的浓硫酸,确保阀门开关正确到位,并再三进行确认。机修工准备工具及高压水枪拆卸封头,清洗列管。情况紧急,遵照事故应急预案,加上安排得当,抢修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股份公司翟总接到通知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检修情况,并再三强调:事发突然,大家都一定要注意安全!张厂长,武厂长现场协调指挥,同时也做起了安全监督员。
面对最重要也是最棘手的问题是循环水池内那500多方显酸性的循环水,PH值基本上至少都在1-2左右,稀酸腐蚀管道,整个系统的换热设备都面临着考验,同时,这么多的稀酸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势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虽然设备故障延误生产,但是环境问题必须兼顾,安全问题必须重视。
“到电解工段拉火碱中和”,工段长下令。了解到我们需要片碱处理稀酸水,电解工段也做好了后勤服务工作,情况紧急,工段长任开颜也加入装卸火碱的队伍里,“你们工段小,人少,遇到检修也确实磨不开,我们互相帮衬一下”。一袋袋火碱进了水池,现场的人员,人手一本PH值检测试纸,走到哪,测到哪,坚决杜绝被污染的水被不达标排放,在循环泵的作用下,酸碱中和的反应热气慢慢平息,循环水的酸性也降下来了,经过置换,PH值终于正常了。
为了确保设备检修的安全性,直炼区域的机修负责人,郑师傅亲自上阵,切割,打磨,焊接,漏酸的列管被堵住了,腐蚀透的封头也补好了。开泵试压,一次成功。上百斤重的封头在“一二、一二.....”的口号声中被重新安装完成。伴随着设备轰鸣声的再次响起,成功完成开车作业。
这时候,从凌晨05:18一直抢修设备到下午16:14,坚守现场近11个小时的员工开始对张厂长以及工段长捎来的饭狼吞虎咽。一边吃着一边笑着说:“这次真刀真枪的练兵实战,我们还是经得起考验的嘛!
(高凯凯) 料场里的两个“雪人"
一场暴雪没完没了的下了一天一夜,给上早班的人带来了许多不便,但这并不防碍物料组的来料接收工作,物料管理员老王和小赵不到8点就冒雪赶到了现场,矿粉车像一条长龙排到了磅房拐角,看来今天的工作量并不轻松,加班加点是板上钉钉了。
矿粉车辆的必经之路——南北马路早已被过往的人群踩成了一滩滩雨水,老王站在马路中间挥着手臂、打着手式指挥着来料车辆向合适的位置开去,并伺机寻找雪厚的地方落脚,但这并不能阻止雪水对他脚上高帮黄鞋的“侵犯",接班不到半个小时,老王的双脚像跳进了冰窟窿里。雪扬扬洒洒地漫天飞舞着,时不时地落在他黑白参半的头发上,雪花不停地改变着黑白颜色的比例,这就让人产生了错觉,雪花和白发顿时分不清了。
一二十辆的来料接收,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物料管理员小赵在料场的另一端忙碌着。自从和老王搭班以来,年龄上的差距让他俩成了忘年交,工作上相互体谅、相互帮助,有时是朋友,又好像比朋友更亲近,看着5O多岁的老王在风雪中辛苦的瞬间,竟有些心疼了,这个平常少言寡语的年轻小伙子不由对司机提高了嗓门“往东,再往东",好让老王听到他心中也有份责任,好让他知道他在这大雪天并不是孤军奋战的。
长期的室外接收工作,让他们早就做好了同恶劣天气作“斗争”的心理准备,越是这样的天气,就越不能一味地躲在暖气屋里取暖享受,越是恶劣的天气,就越要拿出咱豫光人的“精气神”来,好让客户朋友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豫光的温暖。雪还在继续,忙碌的他俩顾不上拍打身上的雪花,早将他俩变成了雪人,从远处看,就像镶嵌在银白世界里的两尊雕塑,让人肃然起敬,这时朋友圈发来了许多关于堆雪人的图片,它们个个调皮可爱、幽默搞笑,但在我看来,料场里的这俩“雪人",才是天然去雕饰的最高颜值作品了。
(原料厂 黄麦红) 炉前沙场
——玉川冶炼厂熔炼炉生产小记
自从工段开展“生产竞赛”以来,各班组间赛产量、赛指标、赛现场……你追我赶、互不相让。我越来越深切地感觉到上班就像打仗一样紧张,炉前生产就像战场一样繁忙。这不,熔炼炉的六名职工已经交接班完毕。他们劳保齐全、各就其位,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本班的生产。
渣口负责人李恒义发出放渣指令。常文兵和孙强一人手执炮钎对准渣口,一人抡起铁锤使劲锤击。一阵锤钎交鸣之后,桔红色的熔液顺着渣坝汩汩而下,飞身扑入渣包之中。李恒义目不转睛地盯着渣槽,不时有粘结物糊住渣口,他便手握3米长的炮钎躬腰曲膝,瞄准结块接连猛戳并麻利地将其扒出。此时的渣液便及其听话地跟着他的动作顺势而下……接着,他又拿起取样铲取来渣样仔细观察,看是否夹带铜锍,以确保渣含铜指标。与此同时,常文兵和孙强则在一旁拉土、和泥,共同准备堵渣口用的泥块。几分钟后,一块块20公分见方的土黄色的“豆腐块”被运至渣口。不到半个小时,12m³的渣包便已满满当当了。李恒义和常文兵合力将泥块装在泥枪上,对准渣口猛然推上,原本喷薄而出的渣液瞬间便不见了影踪。三人顾不上休息,用铁锤打、拿炮钎撬,合力将溜槽清理干净后通知抱罐车将渣包运走。在等待下一个空包运来之前,他们又以“5S管理”的标准对岗位上喷溅的碎渣和工具进行了清理和定置。
铜锍口处,同样是一派紧张的劳动场面。炉前工李栓保正拿着一根长长的吹氧管对准铜锍口站定,他那炯炯的眼睛露出刚毅的目光。李向科手持电焊钳站在吹氧管的前端。一道耀眼的弧光之后,吹氧管喷射出明亮的火星。李向科放下电焊钳,迅速开大氧气阀门。伴随着嗞嗞的气流声,火光变得更加耀眼,并在铜锍口内向外四面飞溅,刹那间照亮了各个黑暗的角落。紧接着,一股灼热而火红的熔液喷薄而出:如开闸的洪水,又如脱缰的野马,狂暴不羁、汹涌澎湃。铜锍落入溜槽内翻滚着红色的波澜滚滚向前。炉前工胡京店手拿铁铲盯着渣槽,随时清除溜槽中的结块,以确保溜槽畅通无阻……一包铜锍快放满了,站在机声隆隆的现场,胡京店打着手势向铜锍口传递着信息。李栓保眼疾手快,迅速操作泥炮机对准铜锍口:定位、锁止、推入、打泥……他的动作快捷而精准,奔腾的洪流刹那间便被驯服。来不及等待溜槽上的结渣冷却,三个人趁热打铁、相互协作,快速投身于清理溜槽、整理现场的工作之中。
每天上班,同样的放渣、放铜锍操作他们要重复十多次,炉前工作的燥热与辛苦自不必说,然而他们却没有丝毫的怨言。总是团结协作、默默无闻地耕耘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如今,在他们的团结协助下,生产顺利,炉况良好,现场整洁,熔炼炉处理量已经由之前的75t/h提升至80t/h,作业率由之前的不足95%提升至98%以上,产品指标明显好转。
张勇 炉长王建立
王建立,中等个子,身材魁梧,为人热情豪放,从事炉前工作二十多年,是集炉前多项操作经验于一身的70后老工人。
王建立在底二还原炉一直以来担任电热前床负责人一职,由于他在工作中勤奋踏实,责任心强,再加上他乐于助人,让他赢得了领导和工友的一致好评。前段时间他被提拔为还原炉炉长,肩上的担子重了,他的工作也更加努力了。
近段时间物料不稳,炉况异常,炉前操作非常艰难,这可忙坏了热心的炉长王建立。他还积极传帮带,带了个新人,本身自己岗位上的工作劳动强度就已很大,既要培养新人技能,又得保证新人安全,危险、劳动强度大的活他几乎独揽,但是,他不但毫无怨言,而且还在快速解决自己岗位上的活后去帮助别人。
渣粘难放,槽难打,他便成了渣口的人;铅流大,倒换铅模跟不上,堵不住,他又成了铅口的人。哪个岗位忙不过来他就到哪个岗位去支援,烟火弥漫的铅口收尘罩下,灼热的流渣槽旁,都经常出现他奋不顾身、忙碌的身影。还原炉在炉况异常的情况下能保证开炉次数,离不开他的日夜操劳,离不开他的热情与执着。脸上残留着汗水冲刷后又被烘干的痕迹,工作衣背上尽是盐渍,有力的大手紧握钢枪清渣,这就是他每天当班留给大家的印象。渣口老赵曾数次感激得想请他喝饮料、吃饭,都被他一一回绝:“这是我份内的工作,互相帮助也是应该的,请啥客?稳定炉况、保证产量就是对我最好的感谢!”他这种火热的工作热情不断地激励和鼓舞着我们,熏陶着新工人,他通过行动将“大干四季度”深植在我们的心里,大伙儿的工作热情高涨。
“我是豫光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王建立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句话。正是这一块又一块普通而朴实的砖,建起了豫光不断崛起的巍峨大厦。(李牛群) 为班长点个赞
那天,班长来替换我吃饭的时候,我发现他手里拿着一根铁丝和一把钳子过来了,我心里想,他在这看着机组能干啥,可能是等我来了以后,去干别的事吧,我也没有多问,便和等我一起吃饭的铲片工小王吃饭去了。
等我吃完饭回来的时候,发现我的岗位上,大家经常上下圆盘的脚踏又加高了5寸,并且上面还包上了厚厚的旧保暖衣,又用铁丝紧紧的捆在上面,我和铲片工小王异口同声说:“这个创意不错!以后大家再也不会说脚踏低上下圆盘不方便了,同时也不用担心会滑倒了,班长的主意就是比咱们多。”班长听后笑着说:“我阴雨天气去商场买东西的时候,发现商场门口的地板砖上都铺着旧纸箱来防滑,咱们的圆盘上面有水,不能铺纸箱,我就想着用旧衣服绑在脚踏上试试。”说着,小王便一个箭步登上了脚踏。“软绵绵的,还真是不错,咱们应该为班长点个赞呀!”小王大声说:
由于圆盘离地面高,工段特意制作脚踏方便大家上下,但是脚踏设计稍微有点低,大家上下不怎么方便,再加上圆盘上又有油污又有水,圆盘还一直在转动着,大家每天又无数次的上下圆盘,一来二去,上下圆盘的脚踏被磨得非常光亮,一不小心,便会被滑倒到圆盘下边。
前些天,铲片工小王从这儿下去挂残片的时候,由于行车在打铃,他一着急,手也没有扶栏杆,就直接下去了,谁知就在这上下的一瞬间,一只脚在圆盘上还没有下来,另一只脚打滑,差点跌入圆盘下边,正在看机组的我,感紧一只手抓住他,腿上还是被擦了一大片,有的地方还渗着血,疼得半天没干成活。
有时候大家在休息室休息的时候,也会谈论这个话题,但是大家说归说,也没有想出合适的办法,也没有人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只有自己注意不跌倒算了。
班长的这个创意还真是不错,即是脚上有油有水也不怕,踩在软绵绵的脚踏上心里踏实多了,解决了大家上下圆盘的安全问题,从此以后,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从这儿上下会滑倒了。
当我去给模板抹油的时候,发现圆盘另一侧的脚踏上也同样绑好了旧衣服,班长想得真周到,啥时候这边也给绑好了,我们真应该为他点个赞!
同样在圆盘上干活,我们怎么都没想起来,给脚踏再加高一截,用旧衣服给包着,能防止脚上有油会滑倒,难道就班长自己害怕吗?归根结底,还是没有责任心,还是没有把安全放在心上,班长的这个创意不错!确实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挠大家的安全问题,我们应该为他点个赞! 我的工人老大哥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从锌业公司开展产品质量品牌提升活动以来,锌业四厂就像一根绳拧在了一起,为了能够为公司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努力着。
来到锌业四厂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学习,现在来到锅炉岗位。小组长程永亮十分热情,还没等我问什么,就拉着我到他的地盘介绍起来,从锅炉操作安全注意事项到设备工作原理已及工作上的一些经验,对我进行了深刻的指导。早班交接完毕,他带我到锅炉巡检,碰到了工段长,工段长李建成说:“晨阳,到锅炉岗了,锅炉岗位工人都是你的师傅,好好跟着工人老大哥学习岗位知识。永亮,你可不能藏私哦。”程师傅笑着说:“领导,这个你放心,我保证把我知道的都教给他。”
小组长不仅待人热情,工作上也认真负责。一次正当他给我介绍锅炉刮板时,突然他停了下来。“晨阳,你先去帮我把螺丝刀、铁丝还有石棉石拿过来,顺便带个纸箱皮”。原来锅炉刮板底部由于锈蚀发生了漏灰,只有那么一点,却还是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虽然已经入冬,但站在锅炉旁却没一丝寒意,刮板底部也就三十几公分的高度,小组长蹲下他壮壮的身材,然后躺在纸板上就开始维修工作,其间刮板上不时的落下铁锈及粉尘眯住了他的眼睛。修理结束程师傅揉了揉他红红的眼睛,脱下手套擦擦满头的汗水,这时我随口说了一句:“就漏了那么一点灰,要不是您说我还真没发现呢。”“你可不要小看这一点点灰,长时间不修理漏多了那损失可就大了,公司现在开展质量品牌提升活动,要知道只有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量才能提高公司竞争力。”听完师傅这句话,顿时我无言以对。
从小事做起,从锌业公司开展质量提升活动以来,这只是活动在锌业四厂的一个缩影,相信整个锌业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在为提升公司产品质量做出自己的努力。作为锌业公司的一员,我要更加认真的跟老大哥们学习每个岗位上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在以后的工作能为公司做出自己的贡献。(程永亮 赵晨阳) 为出台这样的《施工规范》叫好
“仪表箱中心距地面1.5 m,垂直度允许偏差1.5‰......”
“这么详细的规定!”
“咱们上次安装的箱子好像为了方便施工,方便操作,按分厂的要求,定的位置低了一点吧?”
“还有线槽,线标,线号,都有详细规定呢。”
“.......”
这是,锌业动力厂仪表科在学习动力厂新出台的《电气施工规范》后引起的讨论。
近日,锌业公司动力厂出台了《电气施工规范》,具体内容涉及仪表箱(盘)的安装高度,位置;线路的走线,偏差;元件,线槽,导轨,端子的布局,位置等等。从而规范了电气,仪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施的具体细节、要点。目的是为了让动力厂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但达到各分厂的技术要求,旨在工程质量上有所突破,出优质工程,出精品工程。
目前,正是公司全员甩开大步,大干四季度之际,这样的施工规范出台的时机,无疑是正当时。锌业公司下属分厂多数环境较为恶劣,涉及危险因素较多。为规范施工标准,确保技术改造过程保质保量,锌业动力厂出台了《电气施工规范》。要求机电仪工段及班组均要召开施工规范学习会议,并做好施工规范宣贯工作,确保人员学习到位,确保技改工程高质量完成。
近年来,锌业公司动力厂不但承担着锌业公司全部的机械、电气,仪表的维修、护工作,还要抽出技术人员,对锌业公司技术改造进行项目施工。《施工规范》的出台为这忙碌紧张的项目施工过程中,制定了详细严格的技术规范,从而做到施工有规范,验收有标准。
现在,一场关于规范和如何规范以及怎样规范的讨论和行动实践活动在锌业动力厂各个工段,班组内部迅速展开。此举,看似微小,实则受益无穷,不仅保证了技术改造过程中的工程质量,也提高了我们的施工改造水平,旨在打造精品高质量工程,旨在打造高水平的安装,施工队伍。 (锌业动力厂 李承亮)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