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的瓦房梦,此文刊发2015年12月《班组天地》,祝贺!
“我想有个家”这首歌,曾经打动了多少人,我不知道;但它曾经深深地打动过我。因为它勾起过我太多的回忆。谁也无法否认,住房对一个家庭是何等的重要。没有住房,家在哪里?
打我记事起,我们家在镇上为了租住房,就搬了数次家。
那年月,祖上没留下房产,靠父亲一个人20几元钱的工资,想盖房子,谈何容易。我们家只有在镇上租房子。
实话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我还要加一句,那时租人家的房子气也短。虽说我们家是花钱租人家的房子,但说不定哪天房东找个理由要房子,父亲就要忙活好几天,到处打听哪家有空房子出租。就这样,我们家在镇东头住几年,又到镇西头住几年,为租房满镇转,来回搬家。好在那时家里东西少,一个板车就把所有家当全给搬走了。
租房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一是我家租的房子大都是老房子。一到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母亲只好用盆盆罐罐接屋漏,屋漏连床上的蚊帐也不放过,那白色的蚊帐时常被屋漏淋得黄迹斑斑。二是母亲对我说,遇事要让着点房东的孩子,不要跟他们吵嘴打架,不然房东把我们撵出去,就没有房子住了。从此,调皮的我再也不敢与房东的孩子吵嘴打架。
老父亲在他一生中为住房搬了多少次家,有多少酸苦,他没有统计,也没有跟我们说过,但他的体会一定比我深很多。
1972年,我们家的房东催我家搬家且催得急,父亲一时又找不到出租房,急得他不知如何是好,好在镇上的一个远房亲戚看我们家实在租不到房子,热情地说,“到我家那间小房子(大概只有4个平米)挤一挤吧。”我们才有了容身之处。
1973年,父亲咬咬牙,拿出积攒几十年的300元钱,还找亲戚借了60元钱,在镇上买下了3间草房,我们家才终于有了真正属于我们的家——住房。当我们搬进3间草房时,父亲对来我们家看望的亲戚朋友和邻居辛酸地说,我搬家实在搬怕了。
到了1980年,父亲说,我老了,把草房翻成瓦房吧,哪怕我在瓦房里住上一天,就是死了,我双眼也闭紧了。
草房翻瓦房,是父亲的心愿,也是我们全家的心愿。我们三个工作的兄弟和父亲拿出积蓄,把三间草房推倒,盖起了比原房面积还大三分之一的3间大瓦房,父亲住进新瓦房,脸上溢满了喜悦。
1981年,父亲带着平生最大的满足离开了我们,他的双眼确实闭得紧紧的(听镇上的人说,人死后没有留下遗憾,双眼是紧闭的)。
我想,父亲如果活到今天,当看到我们这一辈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套房,而且我们的下辈也大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套房,不知道他老人家要高兴到何种程度。 安居是所有人的梦想,颠沛流离的日子,不好过! 感情真挚充沛,学习了!
回 1楼(胡云峰) 的帖子
感谢胡老师精彩点评!回 2楼(胡云峰) 的帖子
问好胡老师!那样一个普通的梦想,付出了父亲多少血汗啊! 学习!
问好丁羊老师!
回 5楼(听者) 的帖子
感谢听者老师点评!回 6楼(听者) 的帖子
问好听者老师! 听镇上的人说,人死后没有留下遗憾,双眼是紧闭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