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方】人才的流动是适者生存规则的必然
■蒲永燕国企人才流失现象目前较为普遍,国企成了一所免费大学,培养的人才流失去了别的单位。大家几乎都能如数家珍般地说出谁谁谁去了哪里,某某某又在哪里高就,这些都是企业花钱培养出的台柱子、骨干力量,结果就这样流失了。
笔者认为,人才做为一种生产力,是企业不可或缺的资源,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才都适合其所在的企业,这里面有好几种原因,有的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有的所期待的薪酬与实际有差距,也有的对企业运作模式不适应等等,这些原因都可能导致人才离开原来的企业,所以说,人才的流动是适应适者生存的规则。
笔者在事业单位工作,单位的工资一直都很低,虽然已经有将近20年的工龄了,可是前几年的工资也就2000多。现如今,虽然不说有钱可使鬼推磨,但是没钱也真是寸步难行,这不是为拜金主义说情,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一个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是非常不易的,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做后盾,很难供养学生完成学业。因此,学生们毕业进入企事业单位后,想到最多的就是挣更多的钱回馈父母、回报社会。新入职的大学生工资还低,有一个叫张权的大学生学习的是计算机专业,他工作一段时间后,单位还对他进行了专业培训,技术也非常棒。可是不久后,他发现和自己同时参加工作的私营企业的同学们工资差别很多,人家都拿到3000元了,这对他是个巨大的诱惑。思考再三,他还是决定辞职离开单位。这在事业单位可是闻所未闻的事情,因为单位虽然工资低一点,但是待遇还是不错的,工作也相对稳定。单位不断地给张权做思想工作,劝他留下来,因为单位也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可是张权还是依然辞职了。笔者了解到,他家庭状况不太好,父母供自己上大学借了很多钱,现在自己虽然工作了,可是无法解决家庭的具体困难,他选择了另一家私企,听说工资挺高的。因为是这样的原因,单位也不好不放人家走。
现在找一份像样的工作真心不容易,如果员工们因为薪水低就走人也是不理智的做法。希望员工们能够站在长远的角度考虑,如果这个企业仅仅现阶段工资低,但是企业管理还是非常规范,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企业决策没什么问题,可以考虑留下来。但是,如果自己不适应所在的企业管理模式,就应该及时改变方向,寻找属于自己的归宿。因为任何时候,企业需要的能够发挥最大作用的员工,而员工也需要能够为自己提供广阔天地的企业! 学习蒲老师反方擂台观点 其实蒲老师这个观点就一针见血了 待遇不好,再优秀的技术人员是有走心、无守心。 要让他们扎下根,必须得施肥浇水 支持蒲老师反方观点,问好老师,周末快乐 欢迎参加本期观点擂台! 支持晚了请见谅! 终于有与我一样的观点了! 要不然我们太孤单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