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创业后成了“学霸”
王丽玮来源:人民网
http://zj.people.com.cn/NMediaFile/2015/1203/LOCAL201512031018000048096044076.JPG
semigroup创始人赵雪
从实习电视台主持人到浙大新闻系学生,从校园活动积极分子到semigroup(半群)创始人,95后赵雪一直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深耕,用所学促进创业,同时用创业反推学业。从大二开始创业以来,赵雪的学业成绩节节攀升,深受老师好评。她是如何做到让“创业”成就“学业”的?近日,记者走进浙大创业元空间,请赵雪谈谈她的创业故事。
摸准需求,小切口创业
提起为什么要做“semigroup”项目,赵雪表示,这还要从她的经历中谈起。原来,赵雪一直是播音主持爱好者,从小开始,她就积极锻炼自己说话水平,凭借良好气质和先天优势,赵雪练就了很好的播音主持功底。从初中开始,她就在电视台进行实习,参与各种活动。2013年,她凭借播音主持特长被一举招进浙大新闻系,成为一名在校生。
由于在学校内常常被邀请主持各种活动,渐渐地,赵雪发现,学校发布各项活动的平台功能单一,同学报名参加活动方式原始。能不能研发一种平台,与校园活动结合起来,同学们不仅能够知晓每天活动内容,还能在网上报名,甚至还能在平台上全程参与活动各项活动?
经过一个寒假谋划,一款叫做semigroup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平台已开设了学校近百家社团端口,同学们想要参与活动只要点点手指就可以了。今年6月份,公众号试运行期间,仅仅三天时间,粉丝数目就增加至6000余个。
兼并团队,壮大自己力量
创业初期,赵雪十分需要运营和技术方面人才,不同于大多数创业者招人方式,她只要团队。在长期观察中,她发现学校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团队十分适合运作她的项目,于是,她便着手与对方团队负责人谈判。在谈判中,她一方面描绘了自己项目的未来愿景,一方面也从对方角度设身处地考虑加入她团队的好处。也许是赵雪的诚恳打动了她,对方负责人答应带着三五个人的运营团队加入赵雪的创业项目。
赵雪发现,团队的加入使得她的创业项目运营十分有效率,省去了成员之间还要互相磨合的麻烦。在招聘技术人员时,她同样采用的这个方式。她坦言,虽然招募团队比招募个人要花费更多代价,但是团队的加入也能带来更高效率。为了防止在项目创业过程中,团队整体辞职,她会在运作过程中,不断的在团队中加入新人,打撒团队,最终使得团队每个人都为她所有。
此外,赵雪十分注意寻找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担当项目合伙人,大二时,她把自己曾经实习公司的主管挖过来了,成为了她的合伙人之一。这位合伙人做公关会展出身,十分有经验。接触过大公司的管理,在管理团队上也十分在行。赵雪坦言,在校学生因为没有经验,在项目运作中容易走“弯路”。聘请有工作经验的人,可以在帮同学们更容易实现目标。并且赵雪对市场熟悉,而这位合伙人对管理、运行熟悉,大家优势互补。
以“创”促“学”,学业创业可兼得
赵雪大二时开始运营semigroup微信公众号,从最初的三四位合伙人,发展到拥有十几个人的小团队,赵雪为此付出不少,晚上加班到十一二点是常有的事儿。但赵雪并没有因此耽误学业,相反,她的学科成绩一直在节节攀升。她是如何做到的?
原来,赵雪学习的是新闻学专业,而她的创业项目里有许多工作刚好也是学科实践的内容,所学为所用。比如,赵雪有一个课是广告摄影,赵雪在给给自己公司设计宣传海报同时,也把作业交了。在传媒实践课上,需要为某公司写一篇宣传稿,赵雪就把自己之前为公司写的宣传稿交了上去,还得到了老师的好评。甚至有一次,网络传播实务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就是大家自己运营一个微信号。
不仅如此,赵雪还常常把自己财经课老师请到自己的团队里作讲座,而讲座内容就是课堂上所教的“如何从失败的互联网公司那里学到经验”。赵雪认为,大学生创业最好能够与自己专业相关,这样不仅能够所学为所用,并且创业还能反促学业。自从大二创业以来,赵雪专业课成绩从原来的平均80多分已经提升到90多分,成为专业“学霸”。
赵雪告诉记者,虽然项目目前还没有盈利,但产品后台有这么多的学生和社团的活动数据,这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未来通过对学生参与活动种类及活跃度的区分,也可以帮助商家更好的完成校园宣传,这也是盈利点。“我的目标是把产品推广到全国高校,给更多同学带来便利”,她坚定地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