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历过的一次险情—— 安全防护是群体作业的保护神
我经历过的一次险情——安全防护是群体作业的保护神
我叫单峰,是上海铁路局上海大机段机械化清筛施工五队线路工。在铁路上干了28年的我经历过许多次险情,但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是2005年夏天的一次野外作业,那一次对我的触动非常大,让我在事后反思了很久,更让我深刻体会到:安全防护是群体作业的保护神!
我至今还记得当天安全员预报是轨温(钢轨表面温度)46度、气温34度,领导就计划申请利用夜间进行换枕施工。2005年仲夏一天夜里,我所在的机械化清筛施工五队在上海局西陇海线虞城站内进行人工大修换枕作业。因为是站内,无法从事机械化施工,所以只能采用原始的人工战术。由于当日计划换枕作业量大,在预卸枕作业过程中,卸下来的轨枕对点不齐,有时由于桥梁和线路信号机的缘故,预卸枕对点差很大,造成夏天换枕不得不进行推机作业。如果不进行推机作业,就一定会给换枕作业带来很大的困难,影响成段换枕进度,容易造成误工。
那天的事情经过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当时200多名民工利用单轨小车进行运枕作业,施工中也有防护员与驻站员联络作业。但由于这些民工干活心切,想早点完成工作,于是都攒着劲大干多干,前后推运枕木跑得非常快。“各工班注意了,15分钟后有一趟临时客车经过换枕区段,所有人员回填轨下石砟,提前10分钟下道避车!”夜里11点(23时)多的时候,车站驻站联络员用对讲机通知说有趟临时客车要经过换枕地段。
险情就是命令。按照平常惯例,封锁点内施工区段是不可能有列车通过的。但是由于车站其他线路股道都已经停满了车辆,临时列车还要通过,只有从封锁线路过去,而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5分钟后,临时加进的列车已经开过来了。因为防护员一直在鸣号警告,走在前面的民工听到预警后都停了下来,可是由于2001多人拉开战线距离长,作业人员太分散,而前后只有一个安全防护员,其他带工人员都没有防护设备与职责,导致了后面作业区段成了防护的“盲区”,所以,后面的人只顾着推着运枕小车,没有听到防护预警。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当时候列车已经接近的时候,前面的号子声、喇叭声、哨子声一齐响起来,我和那些正在干活的民工有点纳闷:“现在活还没有干到一半,前面为什么响起这些嘈杂的号子声、喇叭声、哨子声?出什么事了?”差不多有100米的时候,一名民工站在运枕小车上往前跑的民工突然看到夜色中100米外的临时列车,吓得他一声大呼“车来了!”,就立即从车上跳下来,把旁边的其他人推下线路,掀翻掉运枕小车……。大家伙这才反映过来,一齐跑下了线路。
这个夜间的经历太吓人了。回头看看这次险情,虽然没有出事故,但是实在是因为那时候的列车速度非常慢;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也把所有的人都吓坏了。
这次险情也告诉我们,施工时一定要听从防护员的安排,也要把安全问题牢记心中,安全无小事。施工过程中精神一定要保持集中,施工计划与组织更要细致、周密,群体作业更要注重现场防护。
(上海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单峰口述;杨军整理) 学习杨老师整理的美文 感谢杨老师支持,1期推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