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联西 发表于 2015-12-15 21:51:45

紧绷安全红线保驾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一直都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证,锌业四厂在2015年的安全生产活动中,紧绷安全红线,保驾安全生产,从设备管理、职工培训,创新科技方方面面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11月份“一对一”安全培训效果评比中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三季度荣获该年度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流动红旗”,这是该厂继去年第三次荣获此项荣誉。
7、8月份两套回转炉系统先后按计划进行了年度大修,为确保全年生产任务的完成,该厂认真总结分析上半年的工作不足,做好下半年工作计划,激发好思路,夯实好做法,争取好业绩,以现场提升为契机,严抓安全环保生产,充分重视下半年生产管理工作,提升生产经营效果。
查隐患,保安全,为生产保驾护航。
根据公司“三查三保”文件要求,分厂加强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与治理,在检修过程中,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外协施工单位作业现场的安全隐患排查,对外协施工单位安全资质进行全面审查,确保施工安全“可控、能控、在控”。设备检修作业、临时用电重点排查作业前的手续审批工作以及作业过程中是否存在违章行为,落实“三查三保”要求。生产方面,坚决贯彻劳动竞赛思想和行动,稳产满产高产。1#回转炉利用脱硫系统停休机会,调整炉况,完善生产;2#回转炉充分利用仓容合理配料,有效降低湿渣水份,确保系统满负荷生产。多膛炉系统生产全面落实周期性工作制度,按要求按计划按标准实施清炉作业,及时落实耙齿清理状况,确保多膛炉正常生产。
严管理,抓落实,提升亮点工作。
针对前半年5S管理工作有安排无落实、有方案无效果、有考核无提升等问题,该厂重新严格落实现场提升方案,配合公司公共区域现场提升要求,每个月树立一个标杆创建单位,使得5S管理提升取得实效、获得亮点。在8月份公共区域现场提升检查评比中,我厂以行动快、质量高、效果好而荣获综合检查评比第三名,9月份再获第二名,示范带动作用初显。今后的工作我们会继续按照责任划分和提升计划,坚持“日有安排、月有重点、整体推进、亮点突出”的整体要求,继续扎实推进现场提升工作。回二工段在公司现场管理提升活动中,抓好班组这个承载点,通过加强班组建设,有制度,有检查,有纠正和预防,有落实有回头看,从民主+强制执行+时间积累的叠加,使职工养成自主性的工作态度,做到安全、环保事故零发生。
    做项目,搞创新,实现创效新成绩。
今年共完成8项创新技改项目,收集职工合理化建议150余条,评审通过90条,实施70条,这些技术创新及职工合理化建议的有效实施,解决了生产中的大问题。多膛炉脉冲放灰仓扬尘治理,改造前直接放灰,污染严重,改造后,增加外沿和抽风管道,灰尘及时回收减少污染。自主完成了粉状固体取样器,提高回转炉生产化验数据的准确性,液氧站氧浓调节自动化改造、拖轮瓦架底座防断裂改进、西泵房积水坑排水自动化等改造都为回转炉稳定生产提供了保障。
    由于管理措施到位,各级人员执行力得到强化,各项工作严格有序推进,截至11月底我厂累计完成浸出渣18.4万吨,占年计划的95.3%,处理各类低品位含锌渣料7932吨,多膛炉累计处理并供应系统氧化锌焙砂8万吨,占年计划的88.9%, 回转炉有效运行592天,预计将会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生产任务,再创新佳绩。   
                                                      (刘亚丽)

屈联西 发表于 2015-12-15 21:51:57

空中“芭蕾”
早晨,走入生产厂区,空中传来“嗡嗡......”的电铃声,偌大的配料仓顶上两台行车缓缓飘过,这就是我的工作岗位,锌业四厂的配料行车工,每班都在空中演绎着同样的动作:倒焦——配料——上料。
伴随着汽车的鸣笛声,一辆辆满载着焦粒的大货车排起了长队,当这些回转炉的生产能量被倒入焦粒仓边后,就该我们行车工显身手了。随着抓斗的上下翻飞,堆积如山的焦粒被一抓斗一抓斗地送入焦粒仓合适的位置,有的与浸出渣混合准备进入回转炉,有的放置旁边等待备用。
回转炉年处理浸出渣近20万吨,都是通过我们这些行车工一抓斗一抓斗送进料仓。再被皮带输送到炉里。行车工的工作看似简单枯燥,但却责任重大,大家每天都在空中努力演绎着自己的芭蕾舞曲。有一次,我正在忙碌着配料,行车在我的操纵下东西来回跑个不停,突然“咯噔”一下,行车停在了料仓的正中间,我顿时慌乱了:这可怎么办?这不着天不着地的,况且停的还不是位置,离楼梯还有一段距离。配好的渣料只够回转炉吃四十分钟,维修人员来了以后也查不出原因。怎么办?怎么办?我急得满头大汗,突然灵光一现:找班长程建丰。拨通班长的电话,我说明情况,班长立马来到现场,和维修人员仔细查看行车并分析可能出现故障的地方。最后他走到行车主绳的电柜旁边,发现了异常,与维修人员沟通检查后,查明原来是电阻丝短路造成了停车。经过努力,行车恢复了正常工作,我立即投入工作,争取把落下的工作量赶上来。
自从回转炉改为湿渣生产后,由于浸出渣水分比以前多了许多,为控制进炉的物料水分,每当水分大,我们行车工得提前将浸出渣上下左右翻腾,便于水分蒸发,有时需要配入一定的焦粒,这样工作量大大超出了从前,可我们谁也没有后退,大家相互间开展了水分控制比赛,大家操控行车的技术水平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在公司举行的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每当看到行车在空中平稳地飞舞,我感到十分自豪,因为那是我的工作岗位,为了把每天的空中芭蕾演绎好,我们付出了全身心,用我们的责任心维护着回转炉的正常生产。(商功明)

屈联西 发表于 2015-12-15 21:52:10

进厂感言
   来到这个陌生的环境,我们从不相识变成同事,朋友。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欢乐。虽然我进厂没多久 ,可这里的一切让我感到很新奇。
   当我来到自己的岗位上,一切都是从头开始,起初什么都不懂,感觉很难,没想到热心的老员工和师傅们都很认真的教我,让我对自己的岗位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让我深深的感受到能成为一名工人的幸运。在这充满活力和挑战的工作岗位上,我可以为企业尽一点力,同时让我感到自己有了用武之地。我会用我的热情,我的勤奋,我的一切,为豫光金铅贡献自己的汗水和青春。
在这里,我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我要虚心的向老工人请教,认真的学习。用知识来充实自己,用经验来武装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
在工作期间,我充分感受到了浓浓的工作氛围,大家生活上相互关心,工作上相互合作,这正应验了一句老话;众心齐,泰山移。在这样环境中,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明天的豫光添砖加瓦。


                                        李密秘

屈联西 发表于 2015-12-15 21:52:23

清洁化生产中的李段长
2008年,李双才段长来我们工段以后,特别注重现场整洁工作。多年的死角被整理得干净整齐,现在回味,那就是5S的雏形。
后来,分厂在培训中开始强调清洁化生产意识。2013年,5S的管理模式在豫光大张旗鼓地展开。李段长加大了现场检查密度,根据每天检查情况,他会写出满满一页的整改项目,并且认真落实整改结果。由点到面,由表及里,段长循序渐进地努力向前推进着。渐渐地,环境整洁了,工具定置了,大家干起活来心情变得舒畅了。那年的检修,也第一次实现了清洁化。检修结束,看着没有遗留杂物的现场,我们感慨,如果没有李段长的严格坚持5S管理,仅杂物就得清理几天。
为了让5S真正根植于心,使职工养成良好素养。2014年8月,工段长花了几天时间编写了《5S员工岗位职责标准》。上面对各岗各设备的标准明确细化,使5S在职工心中成为摸得着,看得清的目标。有了这个标准,我们工作起来自然目标明确,效率更高。看着操作性极强的十几页的《标准》,我们情不自禁地赞叹工段长的细心和恒心。
今年初,工段提出清洁化生产再上一个台阶。现场检查标准提升为两项不达标即为不合格。在现场检查中也转变为以奖为主,既是对职工成绩的肯定,又促进了职工良好素养的形成。
在集团清洁化生产评比中,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在李段长的心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又把目光瞄向强化周期性工作。比如新加了大仓风机检查的周期性工作,能大大提高收尘效果;保质量完成流态化三平台的周期性清理,可避免焙砂的飞扬污染……
无论任何工作,李双才段长总能有条不紊、兢兢业业地做到最棒,这就是能力与责任心的最佳组合吧!(王社军)

屈联西 发表于 2015-12-15 21:52:37

让生命溅出炫目的火花
“把一件简单的小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这句话一直是锌业电厂运行三值坚守的理念。
锌业电厂运行三值作为一个拥有十名员工的班组,对团队的概念有着他们特殊的理解。“一花独放不见喜,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人的技术再好不叫好,只有大家好才叫好,他们把这种诠释灌注在“创建学习型班组”活动中,形成一帮一“师徒型”。老赵是有着二十年工龄的老锅炉工,利用每一次检修、事故处理时间,师傅老赵就要将他丰富的实践经验技能融入各过程中,为徒弟小孔进行现场授课,师傅言传身教,徒弟随学随用。此种现场授课,行动教学的培训方式,使徒弟短时间实操经验大幅提升,并能很好地独立操作。
   正是由于平时的积累和这种团队式的协作,让每一次面对事故时都能化险为夷。记得有一次临近下班,锅炉不明原因风机全部跳闸。平时的学习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值长胡利红的统一指挥下大家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的应对,短时间内使系统恢复正常运行,避免了一次停机事故的发生。像这样的情况不胜枚举。三值值长胡利红以他睿智的的思维方式,和善为人的态度,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使三值形成了一个有向心力,凝聚力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大家亲如兄弟姐妹,齐心协力,电厂的小指标考核几乎月月第一。
   凭借满腔的热情,依靠勤学苦练,他们在自己平凡的人生路上留下了一个个坚实的脚印。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集体的荣誉,让每一个人的生命在这个集体中都释放出最炫目的火花。


锌业电厂

屈联西 发表于 2015-12-15 21:52:51

软水机——又一个“锌动力”制造

    锌业动力厂化水站一期车间内有一台崭新的控制柜,面板上有一个触摸屏,水处理工正在进行参数设置,稍后,点击“自动运行”按钮,现场各个水泵,阀门依次动作,“再生液配置”,“再生系统”,“运行系统”整个软水处理系统自动控制的三个部分有条不乱的进行着,不间断生产出水质合格的处理软水。
这台软水机它有一个显著的标签——“锌动力”制造,它是由锌业动力厂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完全产权产品。锌业动力厂化水站一期原有软水机为非自动控制的软水机,随着动力厂化水站处理水能力的提升,旧的设备不能达到高标准的要求,软水机改造势在必行。外面购买还是内部研制呢?锌业动力厂厂长翟元元亲自组织技术骨干人员进行了讨论、定方案,最后拍板由分厂充分利用自身机电仪资源,主负责进行,在原有的设备,管道,阀门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项目立项,报备件,程序编写,设备安装,动力厂技术人员与现场水处理工一遍一遍进行试验,再生盐池液位低于多少,可以启动再生液配制;反洗是开阀的顺序,满足条件;溶盐池泵什么时候停止;报警记录及消除;......等等,不断沟通,不断改进,力求将软水处理运行成本降低再降低,将控制程序优化再优化。
近年来,锌业公司动力厂不但承担着锌业公司全部的机械,电气,仪表的维修,维护工作,还要抽出技术人员,进行锌业公司内其他各个分厂的技术改造项目施工。软水机系统升级改造项目是继自动铸锭机,爆破清灰后的又一“锌动力”力作。自动软水机的项目改造完成后,不但提升了化水站处理软水的能力,还大大减少了水处理工的每班的劳动强度,也提升了动力厂技术人员完成技术改造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也为公司节约了外购改造设备,购买自动运行程序的资金,可谓一举数的!希望多一些“锌动力”制造,多一些“豫光”制造,让“豫光”制造成为一个新常态。

                                 
                                    锌业动力厂李承亮

屈联西 发表于 2015-12-15 21:53:16

师徒笑了
“叮铃铃……”值班室里传来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喂,合金一期6#锅点火器点不着火,赶快来修吧!”“知道了,我们马上就到。”放下电话,小李就和师傅背上工具包向合金一期车间赶去。
到了现场,师傅胸有成竹地说:“李子,你学了有一段时间了,今天师傅让你‘主刀’,师傅只是观众,放心大胆地去干吧!”小李信心满满地说:“师傅放心,我绝不辱使命。”接下来小李开始有条不紊的分析故障现象。点火器点不着火,按照师带徒的分析步骤,第一:检查风压、气压是否正常。第二:检查小火电磁阀是否工作。第三:检查点火变压器工作是否正常。经过细致地排查,最终发现点火枪不打火,于是他立马拿出万用表测量点火变压器一次电压是否正常。“230V,正常呀!这是怎么回事呢?”刚才还信心满满的小李开始疑惑起来。
站在一旁的师傅细心地观察着徒弟的一举一动,对徒弟刚才的分析也很满意。其实他知道徒弟的理论水平及分析能力在“师带徒”的活动中已得到了很好的历练。唯一缺少的就是经验,但经验不能靠传授啊,只能靠自己在实践中领悟。这时,师傅不失时机的给徒弟打气:“李子,你刚才的分析很正确,思路也很清晰,但有些故障现象是周围环境引起的,不要放过任何一处细节,我们就像医生,像警察一样要擦亮眼睛看现象,从细节中捕捉故障原因,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电气维修工应该具备的素质。”听了师傅的教导与鼓励,小李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又开始认真的查找起来。“伙计,在试一下吧。”小李耐心地蹲在地上观察着点火器的工作程序。只听“当!”小火电气阀开始吸合,吸合的瞬间一束不起眼的光亮跃入了他的眼帘,“师傅,我发现问题了!”满脸堆笑的小李高兴地大叫起来。于是,他小心翼翼地铲掉点火变压器上的铅块,重新试机后,点火器发出了“呼呼”的响声。
“小李,说说怎么回事?”师傅高兴地说。“师傅,原来点不着火的原因竟然是铅水和点火变压器二次线在出线口处相连,造成接地,我也是从那一束微弱的光亮发现问题的。”小李诚恳的向师傅表示谢意。看着那灿烂的笑脸,看着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徒弟在实践中得到进步,听着那点火器发出呼呼的美妙音乐时,师徒二人都开心地笑了。
                              

      杨继伟

屈联西 发表于 2015-12-15 21:53:29

为班长点个赞
那天,班长来替换我吃饭的时候,我发现他手里拿着一根铁丝和一把钳子过来了,我心里想,他在这看着机组能干啥,可能是等我来了以后,去干别的事吧,我也没有多问,便和等我一起吃饭的铲片工小王吃饭去了。
等我吃完饭回来的时候,发现我的岗位上,大家经常上下圆盘的脚踏又加高了5寸,并且上面还包上了厚厚的旧保暖衣,又用铁丝紧紧的捆在上面,我和铲片工小王异口同声说:“这个创意不错!以后大家再也不会说脚踏低上下圆盘不方便了,同时也不用担心会滑倒了,班长的主意就是比咱们多。”班长听后笑着说:“我阴雨天气去商场买东西的时候,发现商场门口的地板砖上都铺着旧纸箱来防滑,咱们的圆盘上面有水,不能铺纸箱,我就想着用旧衣服绑在脚踏上试试。”说着,小王便一个箭步登上了脚踏。“软绵绵的,还真是不错,咱们应该为班长点个赞呀!”小王大声说:
由于圆盘离地面高,工段特意制作脚踏方便大家上下,但是脚踏设计稍微有点低,大家上下不怎么方便,再加上圆盘上又有油污又有水,圆盘还一直在转动着,大家每天又无数次的上下圆盘,一来二去,上下圆盘的脚踏被磨得非常光亮,一不小心,便会被滑倒到圆盘下边。
前些天,铲片工小王从这儿下去挂残片的时候,由于行车在打铃,他一着急,手也没有扶栏杆,就直接下去了,谁知就在这上下的一瞬间,一只脚在圆盘上还没有下来,另一只脚打滑,差点跌入圆盘下边,正在看机组的我,感紧一只手抓住他,腿上还是被擦了一大片,有的地方还渗着血,疼得半天没干成活。
有时候大家在休息室休息的时候,也会谈论这个话题,但是大家说归说,也没有想出合适的办法,也没有人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只有自己注意不跌倒算了。
班长的这个创意还真是不错,即是脚上有油有水也不怕,踩在软绵绵的脚踏上心里踏实多了,解决了大家上下圆盘的安全问题,从此以后,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从这儿上下会滑倒了。
当我去给模板抹油的时候,发现圆盘另一侧的脚踏上也同样绑好了旧衣服,班长想得真周到,啥时候这边也给绑好了,我们真应该为他点个赞!
同样在圆盘上干活,我们怎么都没想起来,给脚踏再加高一截,用旧衣服给包着,能防止脚上有油会滑倒,难道就班长自己害怕吗?归根结底,还是没有责任心,还是没有把安全放在心上,班长的这个创意不错!确实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挠大家的安全问题,我们应该为他点个赞!

屈联西 发表于 2015-12-15 21:53:41

消防演练后的思考
在原料厂举行的消防演练现场,一会儿浓烟滚滚,一会儿水势如瀑,仿佛置身于一场消防实战中,所不同的是观众站在这个虚拟的“现场”里,无法带来真实的紧迫感,人一旦对某件事缺乏了真实的紧迫感,对其态度与认知就会松懈。因此,许多工友认为演练是“走过场”的思想也就不足为奇了。
站在演练现场,这也是再生铅免维护大棚控酸区,周围灭火器、水枪、沙土、消防栓等灭火器材样样齐全,经介绍得知这里发生火情的可能性——废旧电瓶电极头的相互摩擦。虽然平时分厂、班组对消防知识的普及也不在少数,但说的再多,也不如实际操作一次记忆深刻,也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将员工在理解上出现的偏差实现统一,而火灾无情,容不得半分半秒的耽搁,如果是第一次接触,难免会手足失措,这就体现了演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一旦发生险情,自己所经历的演练过程就会第一时间在头脑中有一个大致的雏形,而不至于出现手忙脚乱或思路颠倒的尴尬局面。可以说,参加演练的人员在险情面前要比没有参加的头脑要镇定、要清晰地多,能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将利益损失降至最低。而我们也只有通过不断地演习与总结,才能将有些被忽略的细节给深挖出来,从而在真正的险情中得到避免,这才是演练带给我们的最终目的。
    紧跟公司发展的脚步,各单位常为搞创效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借更换灭火器材的机会而认真搞好每场消防演习,让员工熟练掌握消防知识与操作,使员工在险情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为公司挽回损失,这不失为创效的另一种方法。
                                 (原料厂   黄麦红)

屈联西 发表于 2015-12-15 21:53:52

选   择
早上来上班,听说前不久辞职的一名职工去上海找到工作了,刚上了半个月的班,就发了四五千呢。大家刚听到时都羡慕不已,但冷静下来,都认为天上不会掉下来馅饼,就算人家真的挣这么多,背后想必有不为人知的辛酸呢!
但身边不乏这样一些人,常羡慕别人外出归来时的无限风光,然后暗叹自己混得如此差,每天都是家和生产厂的两点一线,月末则是几乎一成不变的工资。想得多了,时间久了,面对这些所谓的成功人士,自己难免会有些自卑感了。
可自古都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这样的想法大可不必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无论如何也只能坚持下去。就算别人走的是一路平原,鲜花绽放,香气四溢那又如何。虽然我们走的是一路荒漠,但也会有大漠孤烟直的奇特风情,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而我们选择了豫光,就要坚持,就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对于外面的花花世界,我们的生活虽然简单,但是并不贫乏。因为我们的内心世界同他们一样丰富,一样多彩。   
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们现在虽然是个极其普通的一线工人,但是也会梦想自己哪天到了更好的工作岗位上去,甚至走上领导岗位。就冲这点来看,我们也是个好工人,是愿意在自己目前的水平上更上一层楼的工人。有了这样的梦想,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脚踏实地地去行动,努力工作。爱岗敬业,一生只做一件事,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这是一个很普通却又伟大和艰巨的任务。
                                          (李永波)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大妈”的“勤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