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凭什么快乐
在苏北,每年“十一”是“扎堆”结婚的季节。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十一期间我很难再出远门游玩,期盼大半年的小长假已被亲朋的婚礼给排满了,几乎每天都要“赶场”。今年同样也不例外。在参加同学小冬(化名)的一场新婚派对上,小冬西装革履,身带金器名表,手夹雪茄香烟,与前来道喜的同学纷纷致谢。一时间,在场的很多同学都向他投去了羡慕和赞赏的目光。
我与小冬侃侃而谈,聊过往、聊生活、聊工作、聊未来,我们一边谈着自己,一边拿着对方做着比较,相互之间不停地夸赞。在交谈快要结束的时候,他笑着对我说:“咱活着就是想拥有更多的钱,住更好的房子,开更好的车,好好享受山珍海味、香车宝马……”
小冬是我从小学到初中的九年同学,初中毕业后高中没考上,就随着父亲外出做生意,从原本的煤矿职工子弟,摇身一变,成了“土豪”。现在不仅在江苏南通经营多家西餐连锁店,还开了健身俱乐部、洗车行等等,经营规模正在不断扩大,赚得钱也越来越多。
这次是他与妻子专门开着宝马从南通赶回老家徐州,特意安排邀请老同学参加他的新婚派对,也算是一场同学聚会。
坐在富丽堂皇的派对大厅里,听着欢快的歌曲,看着灯红酒绿的场景,我的思绪不禁回到了两个月前,我遇到另一位小学同学的时候。
八月的一天,正至暑季,我在工房小区大门口办理银行业务,无意间遇到了同学小刚(化名)。一见面,我们俩就一眼认出来了对方,像失散多年的亲兄弟样,紧紧拥抱。我与他大约有12年没联系了,小学的时候,我们是挚友,在生活上互帮互助,在学习上你追我赶,周末一有空就去他老家农村摸鱼、摸虾、捉知了。
小刚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富裕,母亲平时在菜市场卖菜,父亲在工厂打工。六年级的时候,他因为户籍问题,转到外地去上学,家也搬到外地去了,当时那个年代手机互联网还未全面普及,我们相互之间就没能留下联系的方式,友情就没能再延续,只能把之前快乐时光化成回忆,埋在心底。
转眼间,十二年一晃,真没想到能在家门口遇见。交谈中,我们互相记下手机号、微信号,不停地关心询问着。
现在,他在安徽一家民营企业做普通电焊工,工资不高,工作也不稳定。十年前,由于家境拮据,他不得不放弃高中学业,出门学技术打工挣钱。谈到这里,他有些无奈,我不停地安慰他。他说,这十几年来,虽然为了家承受了很多累,装了一肚子苦水,但正是这些“苦水”成为了他不断前进的动力源。
后来,他还和我聊到他即将完成本科自考。“现在社会竞争太大了,没有高的学历,让我觉得心里不踏实。所以,我不仅要学会一门技术,更要得到能拿得出手的文凭,不能被别人笑话。”在他的脸上流露出一种自信的微笑。
看着他们的人生轨迹,我不禁沉思:一个是欲无止境、斗志昂扬的创业者,一个是勤奋苦学、平凡向上的打工者。在物质上,前者遥遥领先,而在精神上,后者更胜一筹。论年龄,我和他们相仿。论物质,我远不及小冬,却略优于小刚。
坦率地说,我虽然没有豪宅,也没有香车宝马,毕业于普通高校,现在只是一名普通的国企员工,但工作生活相还算对稳定些。在见到了这两位同学之后,我才明白,生活中不管逆境还是顺境,都要学会知足、善于用心、敢于挑战,尽力尽情尽兴尽一切可能努力争取一切可以争取到也应该争取到的。只有这样,你才会坚持、才会快乐,才会用心享受,才会在平淡的生活中抓住那么一丝幸福的感觉。(中煤大屯公司 孔庄煤矿 邹士旭) 学习了,来自生活的思考
回 1楼(鸿雁) 的帖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