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格局
【杂谈】心中的格局
有人说,一个人心有多大,事儿就能做多大。有人信,有人不信,于是就有了话题。
我曾有一个朋友的朋友做了一家企业的董事长,在这个到处充满实惠的经济年代,董事长可为极度风光。有一天,朋友请这位董事长聚会,我也被邀为其中。在餐桌上他向大家表述了一个观点:当官就要说了算!看得出来,他说这话时心中那份自豪溢于言表。
我不解,“请问,你想要说了什么算?”
“什么都要说了算。”
哇——我心中既无限羡慕又充满担扰,我希望他能讲个例子来说明。
他就讲了个故事给我们听:说有一天他和班子中成员正在谈论别的事时谈起前几天有两个车间为了争夺一车材料,两个班长打起架来了,后来形成两军对垒,并且气势磅礴,幸亏有班子成员及时赶到,才制止了一场本不该发生的群体打斗。由于他们打架的原因都是为了争材料,赶工作,有班子成员出面在中间和解一下,请二位握手言欢了。
他一听这个事,马上说;“这么大的事,我怎么不知道?你们为什么不向我汇报?动手打人这是一个极为恶劣的行为,在我们企业里怎么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应该狠狠地处罚这两个打架的人。以后再有这样的事儿,你们都要及时向我汇报。”
他说,他自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他刚上任,别人不把他当回事,有什么事也不请示,也不报告,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他要收回这个权力,改变以往的“坏毛病”。
当他说这番话时我能感受到他收回权力后的自豪和快感。
而此后,我在这个企业里了解到,也就是从那时起,在这家企业里,人们有什么事都主动向他汇报,等待他决策后再去做。如果他不表态,人们就等着。他先是觉得当董事长真好,什么都说了算,别人都听他的,都是他的属下,都听他支配。他有一种人生成就的快感。可是,好景不长,一个单位里的大事小事太多了,向他汇报工作的人开始排着长队,基层单位也到处“着火”,任何地方“着火”之后都需要他亲自去“救火”。如果他不到,别人就“扑不灭这火”。渐渐地他开始产生了烦恼,开大会小会时总要把一些人批一通:我让你们在这个岗位上干什么?在这个岗位上却负不起这个岗位上的责任,你凭什么在这个岗位上当经理?
是啊,他批是批了,可以后还是有什么事都得向他汇报。还是要他去“救火”。他实在是太累了,太辛苦了。有一天他在开会时说:现在的企业领导难呀,就像一头驴,拉车拉累了,爬在地上不起来了,主人说:前面有一片青草,驴不理;你再不起来我杀了你,驴还不理;主人又说:你再不起来,我就让你到企业里去当董事长,那驴忽一下站起来撒腿就跑。为什么呀?董事长什么心都要操,如此艰辛的工作,谁受得了?
当他在会上说这番话时,下面有人议论:既然这么不好干,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想当董事长呢?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禅宗的故事:说弟子问师父“都说人心有大有小,心到底有多大,到底有多小?”
师父说:“你把眼睛闭起来,用心来造一座城池,看看你能造多大。”
弟子于是闭上眼睛开始想象宫墙万仞,深深的护城河以及其中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他越想越觉得他建造的这座城池才是一座最美的城池。这时,师父又对他说:“你再闭上眼,用心造一根毫毛。”弟子又遵照师父说的去想象。过了一会儿,师父问他:“你刚才想象的大城池与小毫毛都是用心去做的吗?”
他回答说:“是的,即使是一根小毫毛我心也不能同时再想别的事情,因为我想把它做好。”
师父说:“如果真是这样,你就该体会到心有大有小了吧。这个世界可以无限辽阔,人心无疆,当你有了这种辽阔的使命,就能够穿越沧桑,造一座城池,你就不会被眼前的小事困扰,你会朝着一个明确的目标一生奋勇向前。但是,在我们的生活里也有许多像毫毛一样的小事,有时也会影响你的精力。比如和同事拌嘴,比如提升你的职务,比如你的心中烦恼等等,那怕是很小的一件事也有可能牵涉你很大的精力,或者说陪伴你一生。”
是的,这件事让我们想到了人生的格局,无论你是管理者,还是一名普通员工,都应该在自己的心中建立一种格局,想做大事就建大格局,建立天格,地格,人格的大格局。我们常说某某看问题有局限性,局限就是小格局,由于你总是处在小格局中,被一些事务局限了你的思维,牵扯了你的精力,把许多小事当成了大事。这个格局不是别人给你制造的,而是你自己给自己设置的障碍。这就是说的人们心中的格局。
其实,企业的领导与管理有着天然的联系,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领导的主要任务是把握企业向什么方向发展,是个决策人,是制定目标的人,重在管人,重在推动变革和创新;其目标是做正确的事,任务是做人的工作,更多关注的事应该是人的精神和思想。而管理者重在管事,其行为方式主要是计划、控制、监督,主要任务是按照既定的目标完成规定的任务,把事情做正确。一个企业的领导与管理者从理论上弄懂了这个联系与区别,也就好在自己的心中设立一个适合自己工作的格局,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做好自己的工作。
(二)
有一天,笔者和两位企业管理者聊天,问起各自的企业有什么治企先进理念时,第一位管理者说:哪有什么理念,好好干呗!另一位管理者说:重视年轻人,关怀老同志,使企业实现安全、平稳、有序的健康发展。
笔者想了想,“好好干”没错;“重视年轻人,关怀老同志,使企业实现安全、平稳、有序的健康发展”也没错。但是,这些个理念放在哪家企业不行?理念是个好理念,但是缺乏特点。于是我断定,第一位管理者所管理的企业近年来会死掉,第二位管理者所管理的企业不会有大的发展。
果不其然,三年过去了,第一位管理者因为管理不善,企业面临关闭,上级调整了企业管理层;而第二位管理者管理的企业一样没有积累,一样在夹缝中苦苦挣扎,一样在艰难中寻找生存希望。
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心中的格局。一个人一生能做多大事,首先看心中的格局有多大。第一位管理者的理念是让人干事,主要是在“事”上。第二位管理者在做事儿中有明显求稳的心中格局。于是,结果肯定是在预料之中了。
记得很久以前听别人讲过一件事,说当时上海滩霸主杜月笙有一艘装满毒品的船沉了,他手下的人很惶恐的和老大报告这件事。心想老大会不会一生气就把我们给“做了”吧。然而,当杜老大听到这件事时真的很震惊,直接从座位上就站了起来。但他所问的第一句话和一般人想得不一样:“人怎么样了?”
是啊!船沉了,人怎么样了?以前听别人讲杜老大是一个传奇,当时感觉不理解。当听到这个故事时,我理解了。
记得还有一个这样的笑话:说民国的时候乡下人很穷,结婚接新娘时抬个轿子,如果谁家能有个马车、驴车、牛车什么的就很体面了。结果接新娘的驴车在山路上遇到了饿狼,接新娘的队伍与狼一番恶斗终于将狼驱赶走了。到新郎家时把这事一说,新郎问的第一句话也是大多数人没想到的:“那驴没事吧?”
口乃心之门户!一个人心中没有这种想法的人,是不可能说出这种话的。一个心中没有国家、没有企业、只有自己的人,也是不可能讲出国家利益、企业利益这种事的。一个心胸狭隘的人,又怎么能指望他讲出一番大格局的话、做出一番大格局的事呢?我们不能怪这位新郎,他听到事情要做出反应的那一刹那就体现了他的智商和他心中的格局。他所讲出来的也正是他心中所想的,很难有所掩饰。
说的这位新郎与杜月笙老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凭本能讲出的话是心系“兄弟们”的生死,是事关“人”的事。当他的小弟很惶恐地和他讲这件事时,他讲出的这句话让人感动。于是,许多人都愿意跟着杜先生干事。
今天,我们许多基层的管理者心中没有人,光有事儿。所以,这就限制了管理者的思想,限制了他的人生空间,这是做不大、做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另有一位企业家在管理企业中首先倡导:强大企业,幸福员工(说的是人)。而后提出“责任重于能力,意志创造奇迹”(强调的都是人人追求的目标,人人应该具有的精神),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结果这家企业在后来的发展中不断强大。
由此,笔者在想,如果一个人心有阳光,把企业与社会装在心中,把员工与他人放在心上,他就会有大格局。毛泽东就是如此,把解放全人类当成自己追求的目标,把成就别人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最后他就成了伟人,成了人们崇拜的对象。因为也只有他这样的胸怀才能提出:“为人民服务”这样的经典话语。相反,如果一个只想着自己的位子,只想着保全自己,只想着眼前利益,肯定难成大事。
(三)
心中的格局其实就是人生格局。那什么是人生的格局?其实在古人造字时就确定了这两个字的意义:格是格子;局是部分。意思差不多,都是圈出一块地方,这块地方就是空间。所谓人生格局,那自然就是人生的空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空间,你的人生空间大,你便做大事;你的人生空间小,你也就只能做小事。不是你不聪明,而是你心中的空间小。
最近到基层采访时与一线员工聊天,总会碰到几个埋怨社会不公:为什么他们就能当领导,每天指手划脚指派我们干这干哪,而我们就只能当工人干活?
面对这样一句抱着怨气的质问,我就又想到了心中的格局。记的以前有人说过:有一个乞丐,整天过着沿街乞讨的生活,他对路上衣着光鲜的富人毫无感觉,却嫉妒比自己乞讨得到食物多的另一个乞丐。所以,这个人估计一辈子也就只能是一个乞丐了。因为他把自己就定格在一个乞丐的空间里。
三个工人在工地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干嘛?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砌墙,你没看到吗?第二个人笑笑: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很自豪地说:我们正在建一座新城市。10年后,第一个人仍在砌墙,第二个人成了工程师,而第三个人,是一家建筑企业里的总经理。可见,一个人心中的格局不同,其结果就大不相同。
有人还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位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上大学的钱都是借的。所以,每年在校获得的奖学金都拿回去还债。大四时她决定考研。考研需要买报考学校的练习真题,因为那个学校保密比较好,网上的试题不多且不全,通过一些辅导机构是可以买到的,只不过价格很贵。别人劝她说:“花两三百块钱买一套,多省事儿。”每次她都说:“太贵了。”于是,她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天去学校的电子阅览室,七零八落地找全了资料。她觉得很有成就感,因为她用一个月的时间省下了两三百块钱。然而,考研结束,她的成绩在边缘上,只能等复试通知下来。幸运的是,因为她分数高,有好几个很好的学校可以调剂。她选择了北京的一个学校,然而面试时被刷了下来。同学们说,你再尝试几个吧,那么多好学校可以去呢。她的第一反应是:“去北京这一趟,花了五六百块钱,白花了。再去别的学校,花了钱,再考不上,怎么办?”在她人生的格局里,在未来和金钱面前,她最先考虑的是金钱,此时的她,似乎忘记了她一年的挑灯夜战以及白白浪费的高分。这也是她心中格局所限。她是被钱所限。而忘了先期投入的重要。
同样是一个上大学的贫困生,他在大学里拿到的奖学金不如上述的她多,但是他把这些钱全用来投资自己了。那一年,他决定考北京电影学院,他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去北影上了很贵的辅导班,然后一次考中。现在,他写一篇影评的稿费至少一千元,一年以后,基本上就可以有剩余的钱补给家里了。这个穷得很彻底的同学,硬是凭借一己之力,完成了自己的华丽转身。
可见,贫穷的人总爱谈论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可归根结底,那都是自己一次次选择的结果。如何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做出最大的成绩,才是我们真正要思考的,而不是只想着如何去丰富物质财富。一个再富有的人,如果心中没有博大的格局,也会有衰败的一天。格局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我们的人生会有怎样的走向。
而那些总以为自己被别人呼来唤去干活的人,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被别人指挥着干活,而自己为什么不能指挥别人?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那就是他心中的格局所限:平时不动脑子思考眼前的任务应该怎么主动完成,怎么创新完成,而是被动地让人推着去完成任务,只想干完领导交待的活儿就下班,还没到月底就算计这个月能该拿多少钱。由于受这个心中空间所限,导致他们只能被人领导,而无法领导他人。
人生心中格局不够大,人生成就再高也有限。比如,一棵石榴树种在不同的格子里就会有不同的结局:放到花盆里栽种,最多只能长到半米多高。放到缸里栽种,就能够长到一米多高。如果放到庭院空地里栽种,就能够长到四五米高。
人生何以不这样?拥有怎样的格局,就拥有怎样的命运。拥有大格局者:有开阔的心胸,没有因环境的不利而妄自菲薄,更没有因为能力的不足而自暴自弃。拥有小格局者:往往会因为生活的不如意而怨天尤人,因为一点小的挫折就一筹莫展,看待问题的时候常常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成为碌碌无为的人。
于丹说得好:人生成长问题关键在于自己给自己建立生命格局。在今天这个知识快速更新的世界里,我们是在不断刷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一点最重要,就是尽量酝酿一种大胸怀。
其实,人生心中格局不是先天性的东西,和你人生环境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人生格局是一个人对自己人生坐标的定位、人生目标的确立有关系的,也和我们人生的心态有关系的。如果我们人生的坐标正确,如果我们人生的目标确定合理,就一定能够在自己心中建立一个大格局。如果还有不断为之奋斗的毅力,有不断丰富自己知识和人生技能,在合适的平台上为自己的人生插上丰厚的羽翼,充分利用自己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让自己每一天都处于一个上升的阶梯上,那么,人生未来的大格局与大发展将不仅仅只是一个梦想,那肯定是一个闪耀着光辉的现实。牛士红
(一) 拥有怎样的格局,就拥有怎样的命运。
——谨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