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cyst 发表于 2016-1-12 09:26:21

淄川区:务实之举撑牢民工权益“保护伞”

建设领域民工的合法权益如何保护?“离乡离土”的民工生活条件如何改善?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住建局立创新工作举措,在全区开展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权益保障、公共服务等工作,用务实之举撑起民工权益“保护伞”。 截止目前,共受理拖欠案件85起,涉及金额5000多万元;其中已办结80件,涉及金额3000多万元,办结率94%以上。日常清欠检查工程22个次,下达隐患通知书5份,整改隐患问题21项。

部门联动 清欠进入“快车道”
形成部门联动机制,严厉打击建设领域的各类违法违规,淄川区专门成立了全区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为农民工追讨了大批工资薪金。
推行农民工工资监督管理办法,设立专用支付工资性预付款账户,负责辖区范围内保证金专项账户缴存、使用及解控的监督管理,实现建筑工人按月领取工资。

技能培训 提升就业“软实力”
积极开展建筑行业农民工再温暖活动。依托集教育、警示、体验、科普于一体的淄川区建设行业安全教育警示体验基地,全面推行岗前培训,切实提高农民工安全意识、技能素质和维权意识。现已培训农民工4300人次。
积极组织开展建设行业岗位技能大赛、操作技能比武、技术能手评选等活动,营造重视技能、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开展全区建筑业企业及时培训和职业技能岗位培训鉴定,提升建筑业农民工高技能人才和多岗位技能。
引导施工企业借助农民工培训平台,组织岗位操作技能培训考核,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确保持证上岗率达到资质等级要求。目前,中岗报名新培训305人,职业技能新培训381人,其中包括中级工266人,高级工70人。

劳务注册 搭上协会“顺风车”
针对全区建筑市场劳务用工人员管理不够规范,一些外地“二包队”以家族式、老乡式等方式实施劳务,在约定期限内未兑付工资,就组织农民工上访等实际,实现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的要求,制订了淄川区建设领域农民工注册登记管理办法,依托淄川区建设行业协会积极探索试行“班组长、劳务带班人员协会注册制”,进行注册的班组可在全区范围内接工程,未注册的任何企业不得使用,把农民工纳入到有效的视线范围,让协会作为农民工的“娘家”为农民工排忧解难,让农民工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

双架“马车” 为民工权益“护航”
严抓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按照“打非治违”、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要求,对威胁农民工生命健康的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打击。
扩大意外伤害保险和工伤保险覆盖面,实行“强制建设单位为施工单位购买工伤保险”和“施工单位自觉购买意外伤害险”并行的“双架马车”保险管理机制,推进了建筑业工伤保险专项扩面“同舟计划”工作。现在,全区建设行业工伤保险已征缴14.09万元,建筑工人意外伤害保险已有95个项目,参保额69万元。
闫盛霆 邱贵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淄川区:务实之举撑牢民工权益“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