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兴:给金属支架“正骨”的人
周其兴:给金属支架“正骨”的人扛进抬出、敲敲打打,氧焊电焊,接上裁下,每天都是同样的事,一年365天不断的重复着——这就是重庆能源集团逢春煤矿供应科金支修复工周其兴干了20多年的工作。
矿上的金支加工库房在离矿中心区2公里的半山腰上,步行上山需40分钟左右。要赶上8点钟准时开工,周其兴养成了早起的习惯,特别是冬季,天还不全亮就得从家里出发。
修复的第一步是将金属支架从井下运出的矿车上卸下来,以前这件事有专门的人做,从去年开始,矿上减人提效,卸车的活就落到了他们的头上。
卸下的金支马上要抬到整形机上,将弯曲变形的压直。忙的时候,经过压直处理的金支要整起的堆码好,便于下次修复,不太忙时就直接进入下一道工序了。
金支修复看似简单,实际上工序还不少。“压直后的金支先要用铁刷除锈,然后用氧焊清除上一轮使用中焊上的支撑‘耳朵’,除锈裁切整齐后,焊上增长的短节。接的地方四面焊钢板加固,金支两端加底板,一端重新焊上支撑‘耳朵’等等,算下来有十几道工序呢。”从去年10月中旬开始,周其兴他们一直在做这样一件事,把井下回撤出来的2米短支架加长到2.5米,投入到现在用综掘机掘进的大断面巷道中去。
“这项工作既是力气活,也是技术活。”周其兴说,“每根金支都在100斤以上,卸车、堆码,每天扛上扛下也不轻松,身体单薄的还真受不了。”“接头那个地方要烧满焊,四周还要加‘筋板’,一点都马虎不得,否则强度达不到,会危害安全生产。”
“烧焊烧焊,夏天一身汗,冬天脚冻烂。”切割和焊接都是蹲着在干,周其兴和他的3个工友在夏天40多度的高温下,要穿上厚厚的工作服,严严实实的做好安全防护。要不了多久衣服就会被汗水浸透,少有时间的干的。冬天虽然穿厚点身上不会冷,但久蹲之后,脚上的血脉不流通,长冻疮成了他们的“专利”。
这些年煤矿经历着经营的“寒冬”,周其兴所在的金支班为矿上的节支降耗可给了力了。他们的工作除了金支修复以外,还要检修单体支柱,为掘进队加工骨架管,为采煤队加工螺栓。预计到本月底,他们近期的工作重点——4000根2米金支整形加工任务就完成过半了。全部完成之后,会为矿上减少新材料投入100万元。
从1989年就开始进金支班,周其兴一直就与电焊氧焊打交道,现在,他是矿上唯一的高三级焊工,每月拿着200元的焊工津贴,班组的其他员工都是他的徒弟。
金支班工作很辛苦,收入还不高,每月2000元左右,除了生活必须剩不了多少。因为周其兴技术还行,曾经有人出每月8000元的高薪,请他去重庆一家摩配厂上班,但都被婉拒了。“我是党员,又是班长,要说我都不安心为矿上工作,兄弟们的心就散了。”周其兴说。(重庆能源集团逢春煤矿 张登泽) 张登泽摄 图1为 周其兴(前)和同伴在切割金支
张登泽摄 图2为 该班员工肖世红在焊接支撑“耳朵”
张登泽摄 图3为 用液压机给弯曲的金支整形
张登泽摄 图4为 100多斤的金支一人扛起还真不轻松
张老师好,学习文章了,主人公的图片有没有特写的那种,是不是最后的一张图片上面有主人公,请标注哈 张登泽摄 图5为 给金支除锈
张登泽摄 图6为 划线切割钢板做金支底板
张登泽摄 图7为 繁忙的工作场所外还有积雪
张登泽摄 图8为 工作间歇去烤火暖暖手脚
主人公 工作照
登泽老师的美文,认真学习,拜读 学习啦 再来学习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