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支招缓解“入园难”困局 鼓励优质幼儿园品牌连锁
学位的严重不足,助长“黑”幼儿园的滋生。图为2015年5月,租用龙华油松共和小区民房的一家幼儿园,从事无证办学被龙华警方查封。深圳商报记者 黄希平 摄
2016年1月1日起,“全面二孩”政策在广东落地。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深圳市教育界感受到更大的学位压力。特别是首当其冲的学前教育,将率先面临挑战。在深圳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五组的讨论中,多位政协委员都将目光聚焦到学前教育的学位建设上。王翔、曹艳、邬晓莉等19位政协委员联合签名,为促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优质发展献计献策。
学位不足的困境日益严峻
记者获悉,目前全市幼儿园总数已超过1500所。深圳学前教育进行了许多创新性改革,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断增大,大力建设并扶持普惠性幼儿园,发放在园幼儿成长补贴,“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教师的从教津贴、继续教育资助和苗圃工程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
但是,学前教育学位不足的困境比较明显。政协委员张松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若按前5年新生儿出生数量计算,每所幼儿园平均每年要接收154名孩子入学;若按每班25人计算,每所幼儿园就要开设6个班,但目前多数幼儿园受制于校舍面积、师资力量等问题,基本只能开设2至5个班。“就目前来说,学前教育学位已显不足,如果二孩政策实施出现出生高峰,则学前教育学位会更加紧张,”张松伟委员忧虑地说。政协委员高锦民则坦言:“无资质的‘幼儿园’选人用人标准低,管理乱,往往成为虐童事件的重灾区。但对于较低收入群体的孩子,往往公立幼儿园进不去、私立幼儿园进不起,费用低、离家近的‘黑’幼儿园也就成了他们的无奈选择。”学位的严重不足,也助长“黑”幼儿园的滋生。
来源:深圳新闻网 欢迎阅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