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
年•味年是什么?
传说中,年是一种面目可憎的凶兽,形若狮子生独角,性格暴虐且定时出现伤害人畜。它畏红光,惧炸响声。
古时候,年是一年中最大的祭祀与庆典。先民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及祀日,进酒降神毕,家室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元旦男女夙兴,家主设酒果以奠,男女序拜,竣乃盛服,诣亲属贺,设酒食相款,曰岁假,凡五日而毕。
到现在,年是春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是法定的几天假期。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习俗不再坚守,不再见舞龙和踩高跷,也没有贴花和祭灶神。总会听长辈提及以前的过年多热闹,再感叹如今越来越没有年味了,也会回忆起自己小时候比现在更加期盼过年的心情。那年味,究竟去哪了?
有人说,不再期盼,所以年味淡了;有人说,不再热闹,所以年味没了。就一家人围一桌,吃过就叫团年了;就一家人守着一台春节联欢晚会,看过也就叫过年了。归根到底,不过是我们总把年寄于一些没有也无关紧要,有也不过锦上添花的外物。许是早些时候的年画爆竹,祭灶守岁,或是更近些时候的过于丰盛的食物,并不怎么渴求的礼物。
看似能表示出过年味道的东西,一直多着。年味,却淡了。只不过是,我们错了。
民俗啊,只是抽象具象出的符号,外放出来的表达。通过爆竹声声辞旧岁这样“中国式的表达”来推动气氛,寄托含蓄,内敛中迸发的欢愉。春节,更多的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家国天下中最根本的“家”,是每一个中国人落叶归根中最初的“根”。有家才有我,褪去一切的繁杂,阖家团圆才是最重的年味,团年饭的餐桌上,你必定是笑着的,这笑很真、很美。
年呐,就是母亲在厨房中张罗出熟悉的味道,父亲在客厅里听你转开门锁的脆响,奶奶拉着你再讲一次粮票的故事,妹妹被点燃的仙女棒印红脸蛋,是家人待你风雨兼程而归留的那盏灯,是最最重要的这一顿团年饭,我们一家人,一起。
作者:魏珂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渡市选煤发电厂
电话:15982982512
邮编:635024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