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今朝 发表于 2016-2-3 17:03:24

济三矿内部加工市场用活机制提效益


坚持问题导向 发挥杠杆作用

济三矿内部加工市场用活机制提效益

在推进内部市场化加工市场建设中,济三矿紧盯内部市场加工任务所需,以问题为导向解难题,发挥杠杆作用激活力,实现了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劳动效率、激活人力资源的多重收益。

变“非标”为“有标”。非标加工件是矿井安全生产所需,技术人员绘制的图纸质量直接影响加工效率和产品合格率。济三矿机厂在加工过程中发现,个别区队的图纸还有不规范的地方,需要加工人员打电话找区队验证和确认,影响加工效率。针对这些问题,他们一方面统一加工件规格、型号、图纸,一方面补齐技术人员的“短板”,2015年组织了4期机械制图知识讲座和99人次参加的机械制图上机实践考试,真正实现了绘标准图干标准活。加工周期由原来的一周缩短到两天以内,在工作量增加的情况下,定员反而减少25人,劳动效率提高了30%。同时,建立加工超市,减少外委加工数量,简化领用流程,实现了标准加工件的随到随取,保障了井下安全生产需要。同比收入增加120.4万元,支出降低58.62万元。

变“无形”为“有形”。为激发职工加工创新热情,矿机厂机加工车间实行“合理组合,双向选择”的自主核算加工小组模式,对班组和人员进行全面优化组合,把车间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不少于5人。小组长由车间职工半年民主选举一次,小组成员根据实际工种,经小组长和职工双向选择后组成,激发了干部职工工作热情和潜力。为鼓励职工多劳多得,他们对所有加工件定出合理价格,并保持一段时期不变,每个加工小组按工作量多少据实结算。职工为增加工作量,在充分利用工时的同时,还通过革新工艺、研发工具、自制设备等方式大幅提高工作量,职工既增加了收入又提高了效率,使“无形”的价格变成“有形”的技术革新成果。

变“无度”为“有度”。为推进加工市场健康发展,杜绝因产品用户计划提交的“无度”造成浪费,他们执行定期协调分析制度,全过程掌控加工及使用流程,对加工量较大的加工件,先质问加工的必要性、周转可替代的可能性,然后采取先加工部分使用,再批量下单的“有度”方式,实现了减量提质,大大减少了加工失误率,有效避免了浪费,提高了加工效益。2015年,该矿机厂加工车间在定额缺员15人的情况下,加工产值提高30%。(江记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济三矿内部加工市场用活机制提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