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聚焦学位紧缺 以改革创新破解学位紧缺难题
日前,我市各区提前发布学位预警,公办学位紧张,缺口较大。连日来的市两会上,学位问题再次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的焦点之一。代表委员建议,在继续推进基础教育工程的同时,应该以改革创新之举,从村小改扩建、办学体制、扶持民办教育等方面,多管齐下,破解学位紧张的难题。现状:今年全市多区已发布学位预警
今年的小一公办学位依旧紧张,虽然距离3月招生启动还有1个多月,但我市多个区(新区)就已提前发布了学位预警,多个片区公办学位紧张,缺口较大。
其中,福田区今年预计公办小一学位缺口为3600个,龙华新区公办小一缺口约为7300个,坪山新区大约有1300多个公办学位缺口,罗湖龙岗各20所小学发布学位预警,南山区南头、蛇口片区学位的供需矛盾较大。为此,市区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已提醒广大适龄儿童家长,提前准备报名申请材料,结合自身情况,提前做好预判和应对。
建议1:继续推进基础教育工程,优先规划学校用地
实际上,我市一直在重视学位建设,2014年起实施基础教育工程,提出2014至2017年投资100亿元以上,新改扩建学校130所,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14万个以上。过去2年,新增公办学位6.77万个,加上今年增加的3.09万个,3年来,基础教育新增公办学位近10万个。
然而,在新建学校的过程中,规划用地不足却是面临的难题之一。人大代表黄国强在分组讨论中表示,新建学校常常会遇到难以找到合适教育用地的问题。政协委员彭尧也在分组讨论中提到学校规划用地的问题,她说,一个城市要发展,教育应该优先发展,目前我市学位不足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在于教育规划用地严重不足。为此,政协委员范坤建议,在继续推进基础教育工程的过程中,规土委与教育部门应该联手,优先规划学校用地,提高建筑标准,扩展地下空间。
人大代表张庆杰则建议,在拍卖住宅地块时,按一定的面积大小或所处区域条件规划配套新学校新学位,就如同建房子必须要达到消防标准一样的捆绑式要求,对学位最紧张的片区,组织土地、城建等相关部门,专门立项建设新学校,并为之提供各种便利。
来源:深圳新闻网 欢迎阅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