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海峰:绿皮火车上的生活
“香烟、瓜子、八宝粥,啤酒、饮料、矿泉水啦……来,前面的腿收一下!”这是从前绿皮火车时代的列车员常说的段子。绿皮火车,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虽然很难称之为一段美好的回忆,但对于有过那段乘车经历的人来说,是某种难以舍去的情怀。图为2015年6月27日,麻城至淮滨8332次列车上。
钱海峰是江苏无锡一家酒店的电工,这是一位扛着相机,乘着绿皮火车,走遍万水千山的摄影师。从2006年开始,他乘坐绿皮火车跑遍全国,至今已坐过227趟绿皮车,并拍摄了15万张照片。图为2010年3月27日,昆明至丽江东5652次列车上。
曾几何时,绿皮火车是最具代表性的火车形象,也曾是中国铁路客运的代名词。绿皮火车那缓慢和拥挤的场景,曾是国人长途出行中最鲜明的特色。图为2010年11月30日,榆林至西安7005次列车上。
绿皮火车由于车体外表是绿色的并配以黄色的条带,大家俗称“绿皮车”,它设施简陋没有空调,夏天靠车顶的电扇和可以打开的车窗降温,冬天靠用煤烧的锅炉供暖,旅客喝的水也是靠锅炉所烧,但便宜的价格成为许多人出行的首选。图为2011年3月13日,上海至成都L216次春运临客上。
如今高铁时代,一提到绿皮火车自然就会想到扛着塑料编织袋的农民工兄弟和衣着普通的低收入者。现在绿皮车是草根的象征,一张上海到南京高铁一等座票价,如选择坐绿皮火车就可以横穿整个中国。图为2012年7月21日,上海至银川K2068次列车上。
钱海峰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一个喜欢背包独行的驴友,也是一个收入不高的草根。他说之所以选择绿皮火车就是因为便宜,可以花最少的钱去更多、更远的地方。是绿皮火车便宜的价格支撑着他在中国的大地上行走。图为2012年7月30日,西宁西至格尔木7581次列车上。
尽管它慢而拥挤,也不那么干净,吵吵嚷嚷,见站就停,还混杂着各种复杂的气味,还是有许多人乘着它去搜寻梦想和希望。图为2013年8月3日,牡丹江至东方红K7077次列车上。
火车停靠在一个站台,可以下来慢悠悠地游荡,看看一辆辆手推车里卖的各地土特产,有时还能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酸辣粉再上车。在这里,火车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一个充满生活味道的社会。图为2013年8月7日,前进镇至哈尔滨K7134次列车上。
缓慢行驶的绿皮火车上,一节车厢就是一个充满生活的舞台。车厢里装满了世间百态,有苦有乐,有甜有累,它的精彩在于这里没有刻意的安排,敞开的空间让你一切的活动都会展示在别人的眼皮底下,各种睡姿,各种坐姿都是不经意的自然状态。图为2013年8月11日,齐齐哈尔至碧水6957次列车上。
打牌游戏,吃饭聊天,看书上网,车厢里飘着舌尖上的各种味道,夹杂着各种乡愁的方言。图为2013年8月13日,哈尔滨至海拉尔K7093次列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