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cyst 发表于 2016-2-11 22:14:58

216位老人心中的“好闺女”——记孝感淄博十大模范人物谭丽娟

3年的时间,她将一家普通的敬老院打造成一床难求的养老机构,入住老人从165人增加到216人。她把敬老院和老年公寓两位一体统一管理,把敬老院建设成了一个洁净、温馨、和谐的大家园,院民们住的舒心,子女们更放心。
她就是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敬老院院长谭丽娟——216位老人一天不见就想的慌的好闺女。
在刚刚结束的孝感淄博十大模范人物评选中,谭丽娟从全市150多个候选人中脱颖而出,以总票数第三的成绩,成功当选为2015年孝感淄博十大模范人物。
机缘巧合 投身民政工作
2008年开始,因为工作原因,谭丽娟开始接触民政工作,每逢过节尤其是母亲节、重阳节期间都去敬老院慰问老人,这些接触让她对敬老院的老人们比别人更多了一份亲近。当年,淄川区“三爱工程”启动,她主动报名,成了3岁孤儿张译之的“爱心妈妈”。几年来,谭丽娟一直在关注着小姑娘的成长,逢年过节都会给她送去衣服、书包、学习用品,留下零花钱,现在小姑娘已经顺利读到四年级,聪明懂事,这让谭丽娟很是欣慰。
2012年,谭丽娟来到敬老院担任院长一职。凭借38年工作的磨练和爱心,谭丽娟成为一名懂管理、解民意、顺民心的工作者。从抓管理入手,她制定、完善了院里各项管理规定及奖惩措施,使每项服务规范化、常规化,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对工作人员一季度一轮岗,工作人员互相点评,并请老人给工作人员打分的方式,调动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全院服务态度越来越好。
连续三年,谭丽娟组织全院开展“四德标兵”、“孝德之家”、“和谐居室”“卫生居室”等评选活动,带动了老人的积极性,讲究卫生、珍惜粮食、和谐相处等好风气在院里一点点形成。
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去年11月26日,农历十月十五,这天正好是86岁的肖光凤大娘的生日,儿子女儿赶到敬老院一起给母亲过生日,聊天话家常。谭丽娟带着2斤蛋糕、2斤长寿糕、30块钱零花钱来到老人的卧室。东西不多,却让肖光凤老人非常高兴。“过生日的时候敬老院年年都给我们准备礼物,我这是上辈子修了什么福啊!”肖光凤乐的合不拢嘴。
三年来,谭丽娟的手机从来不关机,24小时处在待命状态。三年来,多少次在睡梦中被铃声惊醒,谭丽娟已经记不清了。老人突发急病,她经常亲自开车把老人送到医院,做完各种检查、急救,等老人的子女到了一切安排妥当才敢离开。82岁的五保户李秀兰子宫脱垂,急需做手术,她跑前跑后请医陪护、喂饭、擦身、端屎端尿,和工作人员一道轮流值班,经过十几天的治疗,老人很快痊愈,不了解内情的人都以为她是老人的亲女儿。31位无保老人视她为亲人,连自己的私房钱都放心的交给她代管。遇到生病卧床的老人,她自己买来布和棉花给老人做贴身褥子,送鸡蛋羹,让老人深深地体会到家一般的温暖。
“我的父母有什么我就给院里的老人们准备什么,用做儿女的心和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老人,就一定能让老人舒心,让子女放心。”谭丽娟的话道出了中国敬老的最高境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老人舒心 子女放心
每天早晨六点,院民们都能准时看到谭丽娟的身影。来到敬老院工作以后,谭丽娟就和节假日绝缘了。每逢过节她都亲自下厨房,根据季节时令为老人精心挑选菜肴,香椿芽、榆钱饭、槐花饼、萝卜丸子,老人喜爱的传统食物都能在当季吃到。
看到有的老人几天不出来聊天、晒太阳,谭丽娟就知道是老人过得不舒心。她总是主动去老人身边闲话家常,问清不舒心的缘由,耐心细致的说服开导,直到老人把心里的疙瘩解开,脸上露出笑容为止。90岁的董桂兰大娘已经在敬老院住了第三个年头了,儿子过来跟她商量让她回家住几天,董大娘舍不得走。“在这儿吃得好住得好,院长和俺亲闺女似的,把俺照顾地胖了好几斤!她出去学习6天,我就感觉像是没了主心骨,我在哪都想家,就是在这不想家。”董大娘乐呵呵地说。
在谭丽娟的关心、呵护下,216位老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敬老院这个大家庭里,敬老院连续获得“山东省一级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淄博市优秀老年公寓”等荣誉。“孝感淄博十大模范人物”的获得激励着谭丽娟更加认真地去做一个孝老敬老的模范。
(闫盛霆 郗文娇 翟骊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16位老人心中的“好闺女”——记孝感淄博十大模范人物谭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