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高洪2002年第一次出去打工,那时的他初中没读完,去了广东江门的一家电器厂,此后去过中山、东莞、温州、深圳……去年,他和厂里十几个做模具的工友,在酒吧喝多了,看到另一群人在殴打老板,他们“见义勇为”和对方一顿混战,说起这件事他略显得意。如今他在深圳模具厂里,月薪能拿到5000元左右。“我虽有建设家乡的想法,但却没这个能力啊”,对他来说,最现实的愿望是明年能结婚。
1984年出生的青青读完了初中,2002年出去打工,当时工资才五六百。去年在玩具厂打工,后来又搞建筑。在外面打工,手脚花一点,用得精光,没钱存。今年准备“上去”再找事,想赚点钱做其他的。他说不可能一辈子在外面打工,在耒阳做点小生意都行。
梁瑞归是采访的打工者中年龄最小的,2012年16岁的他就去了深圳打工,在那里只有初中文化的他拿到了人生第一笔工资3000元,很开心。后来跟着亲戚在广东中山做淘宝。不过他把赚的钱都花在网吧打游戏了。打工不是长久的,他还是打算学一门自己喜欢的技术。春节期间在家学驾照,考完驾照后再出去找事做。
在新塘村,有人说,整个村有一半适龄男青年还未婚;在谢家湾村民小组,近半的房屋已经荒废。“不去外面赚钱有什么办法?”,对年轻人来说,外出打工和回家过年,就像一个轮回,来来回回,周而复始。他们感叹外面的钱不好赚,生活不易,呆在老家却更加无望和无聊。春节一过,他们又要收起行囊,踏上月台,留下一片空虚的村庄。(腾讯) 一个打工者,一段故事! 感谢分享,问好云飞老师!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