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鹰 发表于 2016-2-25 15:28:53

成都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节后火热开“招” 蓝领求职实现“OTO”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成都2月25日电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众多务工人员开始大批返城找工作。而锦江区的人力资源市场作为成都最大的劳务用工市场,自正月初四开市以来,每天进场求职人数都在增长,市场内人头攒动,每天有数千人来此谋职。

         去年锦江区对人力资源市场进行了提档升级,新修建的信息化大棚和网络求职指导室投入使用,让蓝领们在找工作时也能跟上“互联网+”的步伐。

          新建信息化大棚 求职舒适又便利

         去年4月至7月,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进行了配套设施改造,修建了1960平方米的钢构求职大棚。棚内安装了一个大型LED及24部高清电视,滚动播放求职信息及相关宣传视频,安装了舒适的求职座椅和人性化的求职自荐书摆放架。同时,对广场绿化带进行了提升改造,种植了各种树木,铺设了绿化草坪,改造后的广场绿树成荫、井然有序,市场面貌焕然一新。

          2月19日,记者走进市场内的信息化大棚看到,大棚内根据不同的工种分为了普工求职区、家政求职区、厨师厨工求职区、女工求职区等,众多求职者根据自己的求职意向坐在相应区域内“摆摊”求职。大棚内几乎座无虚席,每个人都在求职自荐书摆放架上放着一张纸,上面写着自己的技能和求职意向。还有一些求职者围在LED下看着每日发布的用工信息,前来求职的何先生告诉笔者:“看这个‘大电视’很方便,用工单位的名称、招聘的职位、要求、待遇、联系方式全部都在上面。我想找一份做保安的工作,刚才看到一个单位要招50名保安,我准备马上联系一下。”同时,用工信息也在大棚内的24部高清电视上同步,使大棚内的每一位求职者都能看到用工信息。

         市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信息化大棚改变了入场求职者以前就地为市、露天摆放自荐书求职的现象,改善了市场内的求职秩序。通过LED与高清电视播放用工信息,能使求职者们不再被动等待,增强了他们的自主性。”

             优化职介流程 搭建求职者与企业的桥梁

          “我想找一份水电工的工作,最好工资能够高一点。”求职者乔先生在求职登记室里登记着个人信息,市场工作人员按照乔先生的求职意向在系统内调出了招聘水电工的单位,“这家单位虽然工资不高,但是包吃包住,也比较稳定,你可以和他们联系一下。”为优化职介服务流程,提升便民服务水平,我区人力资源市场设立了“求职登记室”、“职业指导室”、“企业指导室”,将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企业指导—政策宣传—信息发布—岗位匹配等一系列职介服务密切结合,促进求职人员快速就业。

         据了解,市场针对求职者设立求职登记室和职业指导室,在完成对求职者信息的录入后,帮助求职者量体裁衣,找准定位,为求职者推荐适合的工作。同时市场方聘请了职业指导师,为众多感到迷茫的求职者们指点迷津,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求职方向。针对企业设立企业指导室,在企业入市时,市场方便会告知企业市场内求职者的年龄结构、文化水平、薪资标准等,对企业形成初步指导,并为企业提供适合的求职者名单,帮助企业更有效的招工。

             设立“网络求职指导室” 职介服务“OTO”

         “我们要招聘一名洗碗工和一名厨师,我们想在网络上将信息发布出来。”在网络求职指导室里,笔者见到了前来求助的招聘者王先生,他告诉笔者:“我新开了一家披萨店,想过来招点人,但没有时间和人力进行现场招聘,所以找到了‘网络求职指导室’求助。”“网络求职指导室”充分利用现阶段网络24小时在线服务的优势和现代高科技信息技术资源,引导入场的各类求职者利用手机登陆四川公共招聘网、成都公共招聘网,随时随地了解更多最新的用工信息。提供互联网+市场“OTO”的线上线下职介服务。

            线上,用工企业、求职者在“网络求职指导室”直接扫描“四川公共招聘网”APP下载的二维码,登陆“四川公共招聘网”。求职者进入网站后可根据自身需求点击求职搜索、招聘搜索、招聘活动等栏目,进行网上求职招聘;用工企业进入网站后注册账号上传资质及身份证信息,即可发布招聘信息。线下,市场通过为入场招聘企业提供免费用工推荐,免费书写招聘简章,对求职者进行免费登记、求职流程介绍等,使线上职介工作得到拓展、延伸,从而达到线上线下职介服务的叠加倍增效应。(陈玉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成都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节后火热开“招” 蓝领求职实现“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