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快评】千亿资金给困难企业职工安置“托底”
千亿专项奖补资金“托底”职工安置对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过程中存在的职工安置难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冯飞在国新办2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有强大的社会托底政策,靠专项奖补资金妥善解决职工安置问题。中央政府决定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资金规模为两年1000亿元,用于解决职工安置问题。
那么,你对政府千亿资金给困难企业职工安置“托底”怎么看? 新闻背景
千亿专项奖补资金“托底”职工安置
记者周雷报道:对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过程中存在的职工安置难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冯飞在国新办2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有强大的社会托底政策,靠专项奖补资金妥善解决职工安置问题。中央政府决定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资金规模为两年1000亿元,用于解决职工安置问题。
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之年,去产能又是改革的首要任务。鉴于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更加严重,市场化退出的障碍更加明显,今年年初,国务院已确定主要在这两个行业推进相关工作,并已公布了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负责共同推进“僵尸企业”退出以及过剩产能有序退出工作。所谓“僵尸企业”,是指已停产、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主要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维持经营的企业。对于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两部委正在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冯飞介绍,去产能工作总的思路是市场倒逼、地方组织、中央支持。由于去产能涉及下岗职工安置问题,在结构调整中尤其要高度关注。因此,在“僵尸企业”处置过程中,国家强调要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为妥善解决职工安置问题,中央政府决定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用于解决职工安置以及转岗、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问题。对于结构调整中还会涉及的资产处置问题,主要采取市场化办法处置不良资产。 这是利好政策,应该落到实处! 这个拖底绝对是企业的福音! 只是现在困难企业会不会把钱用对地方很关键。 职工们最盼望的是企业好转,企业没有好转,要是能够拖底,职工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其实这个必须监管好,做到责任落实! 【重点仍然是结构】
经济发展有周期性,因此产能出清是一种正常现象,产能出清时难免会导致经济的相对收缩,但是因而用大水漫灌的方式不分青红皂白的硬要保持产能不倒以支撑所谓增长率,得到泡沫的概率非常大。尤其是,如果这种货币投放方式,相当粗放,既没有非常明确的细分目标,又缺乏资源合理配置的配套手段,更可怕的是,没有投资收益率的清晰概念。
其实,解决职工安置问题进行千亿资金逆周期的经济调节,很正常。问题是,如果目标和手段不清楚,就会造成政策和执行的僵化,一味强调需求,却并不很明白需求到底在哪儿,用“宁可满足一千,也不去化一个”的纲领,就难免造成政策的代价过大,甚至成本超过收益的结果。不仅如此,出来负债,一定是会要还的。当危机再次来临,就不得不用更强烈的货币政策进行救赎。
然而,这不过是饮鸩止渴。随着货币政策的边际效用下降,而危机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很可能爆发系统性危机,或者陷入衰退。这也是全球经济货币宽松与通货紧缩齐齐逼宫的原因。
而中国的“新常态”,就是在对这种状况有了根本性理解的状况下,下了壮士断腕的决心,而作出的方向性、战略性的深刻调整。 期待千亿资金给困难企业职工安置“托底”实际问题,监管必须到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