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脱贫计划能实现吗
“11月23日,中央召开了十八届五中全会之后的首次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央严令,要求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逐级立下军令状,层层落实脱贫攻坚责任;还要实行最严格的考核督查问责。5年时间,7000万人脱贫。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啃硬骨头”的攻坚战,更是一场影响世界的伟大战役。”
看到这些新闻,真是让人感到精神振奋,欢欣鼓舞。但是中央的目标很明确,但是能够真正的实现吗?
就看工业企业对待职工的待遇,我觉得很难。我多次发帖反映国有企业里“二等公民”的不公平待遇,讲过不少的理由,但是现实就是这样,谁又能奈何得了。
国企里大部分是“二等公民”,“二等公民”收入仅够生活,民企里则是大部分拖欠工资。好多的生意人站在大道旁即始喊破了喉咙,也是不停的向人们诉苦,说生意太不好做了。是啊,国企“二等公民”的薪水仅够吃喝,民企拖欠工资,人们没有多余的钱哪有多余的购买力啊。
因为“二等公民”不公平待遇问题,我曾经上访。我干的是劳动部门规定的特殊工种,但是没有向应的工资待遇报酬,但是劳务派遣公司却无耻的说什么特殊工种是你来界定我来界定的。当时因为家庭的压力,我被迫妥协了。
按此道理说如果5年后有一部分人没有脱贫,而下面领导却说已经脱贫了。理由就是脱贫不脱贫你来界定我来界定的?他因病致贫呢,好吃懒做致贫......等等理由全出来了。
去年的经济下行压力如此的大,这让我不得不想起了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国家为了扩大内需,几次下调银行利息,但是无论你怎样下调利息,但是内需依然没有拉动起来。为什么,一位教授不是这样说的吗:“全国百分之八十的钱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里,全国百分之二十的钱在百分之八十的人手里。有钱的人购买的不少的高级商品,而无钱的人即使银行把利息降完了,没利息了他也不会买很多的东西,因为他的钱仅购生活......”。
现在为了去楼房库存,国家银行除了降利息,又出台了不少的优惠政策,即便这样就能完全去库存吗?很难,楼房建的太多了,而我们这“二等公民”的收入又上不去,即使买了楼房,市民生活的成本又比农村高的多,收入上不去,又有几人去买房呢?而买房也许大多数是那些要结婚的新人吧。 【脱贫距离】
去年,我国GDP增速为6.9%,虽然略低于大众心理预期,但可说仍然保持了较好的态势。然而,自2012年3月起,中国PPI指数已经连续第47个月同比下跌,中国工业领域的压力可见一斑。
这其中,既有国际、也有国内的原因。
全球形势的不景气和各国的内部调整,无论是美国不见不散的制造业回流,或者欧洲没完没了的经济不振,加上东南亚重振低端贸易,无疑都给中国的外需带来了不小的打压。2015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7%。2016年1月,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9.8%。
但主要还是国内的产能过剩,或者更确切地说,产能结构问题。
其实,从2002年开始,中国的重工业经济就进入一段非常繁荣的时期。在随后五年里,中国的重工业产量激增了近三倍,已经标志着产能过剩的开始。2008年,全球经济下滑,“四万亿”的财政刺激计划下,银行以国企产能扩张为焦点,扩大信贷规模。2009年至2014年,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平均每年增长18.8%。
可以说,中国工业领域多年来一直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其影响波及行业甚广。而其间造成的资产泡沫,也不容忽视,这一点,从某一段时间的房价,或可看出端倪。
然而,这种高企的杠杆和臃肿的产能,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会造成长远损害——今天上午周小川也对此进行了正面回应。他说,中国的个人房贷只在全部贷款中占到20%左右,比世界平均50%的水准还低很多;与此同时,企业债务、政府债务等则受到关注,这些领域的去杠杆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今年重点。 感谢老师精彩分享,问好辛苦老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