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nghuiqin 发表于 2016-3-10 11:12:02

那一抹书香

   捧上一本书,我和儿子蜷缩在沙发里。午后的阳光铺满大半个客厅,那淡淡的墨香从鼻尖慢慢沁入心底。“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图画……”我为儿子轻声读着书里的文字。
   儿时的记忆,随着书香慢慢苏醒。
   也是这样一个午后。深深的庭院里,茂密的大树旁,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女孩依偎在父亲的身旁,父亲手里捧着一本书,和着鸟鸣与狗吠,用不急不缓地语速为女儿读书,带她畅游于书海之中。
   小时候,最喜欢缠着父亲给我读书了。父亲腿不好不能干地里的活,母亲每天早出晚归在地里忙活着,我就成了父亲的小尾巴。每天下午,我都会从堂屋搬出一大一小两把椅子,放到院子里,托着腮等着父亲拿着书坐过来。在农村,小孩子很少有儿童读物,那时父亲读的都是哥哥的课本。哥哥比我大9岁,在我上学前,父亲几乎把哥哥的所有小学语文课本都给我读遍了。
   现在和父亲聊起以前的事情,父亲说他记忆最深的也是给我读书的那些日子。每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那小小的院落里,父女俩在书中徜徉,各自感受着文字带来的力与美。书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情感的归依,是书在启迪着我的心智,让我走近缤纷多彩的世界;是书在抚慰着父亲的心绪,让他忘却人生的不如意与生活的烦恼。
   有书香弥漫的家,总是明媚而温情的。
   记得奶奶经常说爷爷看起书来,都不知道饿也不知道困,奶奶没有读过书,她不知道那叫“废寝忘食”。奶奶说,爷爷看书时,她在旁边织布,闻着墨香,做着手里的活计,心里非常踏实。虽然奶奶没有上过一天学,但她在爷爷的影响下,言谈举止中总是透露着淡淡的书卷气,在村里是公认的知书达理的人。
   爷爷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奶奶今年102岁了,爷爷若在世,也是百岁老人了。他这个年纪的人,在当时是村里为数不多读过书的人。他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每天坐在藤椅上,总是低着头看书。我走到他跟前叫他,“嗯”,像是听到了轻轻地应了一声,又像是无意识地发出的声音。我再喊他,他就抬起头来,把我抱在怀里,给我念他正看的书,我一句也听不懂,后来才知道那叫文言文。他看我皱着眉头撅着小嘴,笑了起来,耐心给我解释刚才读的文章的意思。爷爷给我讲过寒号鸟、孔融让梨、愚公移山等很多小故事,让我知道书里面原来有那么多有意思又有哲理的东西。
   书的影子或许就是这样走进了我的世界,让我在书香里不能自拔。
   曾经多少次在图书馆里流连忘返,曾经多少次在捧书于枕边度过不眠之夜,也曾经多少次一个人宅在家里沉浸于书海……“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的这一句诗,把读书的乐趣描绘得淋漓尽致。其实,读书对于我来说,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自我修行。当被五光十色的诱惑包裹着,身心疲惫的时候,手捧一本散发着墨香的书,或薄或厚,仿佛生活一下没有了喧嚣,整个心灵便会舒展,使自己少了一份昏聩与浮躁,多了一份恬淡与坦然。
   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样一句话,“书香,不仅仅是一种香气,而是能使我们灵魂得到无限熏陶的无形灵力”。每当翻开散发着墨香的纸张,它仿佛有魔力,那沉淀在心底的缕缕书香,轻轻地在生命里飘散开来。
   中煤大屯公司 孔庄煤矿 宗慧芹 221611 0516-8903694515952229235 zhqxc@foxmail.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那一抹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