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在身边:最“野”的队伍主心骨】
作者:新疆油田工程技术公司 李周樾
编者按:在离克百里外的车排子作业区,有这样一支修井队伍,他们身在野外,常年与荒山大漠打交道。其中,新疆油田一分公司修井一队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工作量的领头性,被人称为最“野”的队伍。
然而,每个人都渴望家庭生活,渴望被人关怀。对于油田最偏远的基层队部员工,这个“家”就是他们所在的单位,和他们所依附的党组织。
偏远基层队部的党组织,不仅仅带动了全体党员发挥了先进模范作用,更是从员工的方方面面入手。
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他们如何通过党建活动克服困难,提高战斗力和凝聚力?
新疆油田工程技术一分公司X06348队合照
1移动中的党小组
修井一队算的上是一分公司中的“先遣部队”了。他们住着铁皮房,穿越大漠、沙梁地、趟过泥泞大戈壁,走的是人迹罕见的羊肠道,干的是鲜有人知的修井活。
在一队流传这样一个故事:为了实施正常压井工序的罐车,往往却在出发后的3—4个小时后失联,正当队部领导着急时,才在沙梁地的高处接到有了信号的电话铃:“你们修的那口井在哪?我迷路了。”
为了给井上的队员送去可口的饭菜,常需往返的送饭车都会在曲径的沙梁地迷失方向,一次,为了给在一口新投井施工的队员送晚饭,送饭车的大师傅硬生生在夜晚的戈壁滩转了近5小时,当把饭菜送到戈壁深处的队员手中时,一大桶饭菜全都变了味。大师傅难过的给大家道了歉,直到队员都反复说着:“好吃!真香!”,大师傅才从难过的情绪中缓和过来。
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如何开展党组织活动?一分公司党委做了这样的尝试:他们因地制宜,考虑到队部离分公司党政办太远,就想办法让党支部向前线靠拢,同时一线班组按照工作岗位的便利临时组建成一线党小组。
这些一线党小组,活跃在修井一队每个最边缘的角落。党小组成员和一线员工一起工作生活,而开展党组织活动的地方,可能是在戈壁沙梁地上,可能是在大漠的山坡之旁,可能是在大漠里的一座沙丘上,也可能是在胡杨林深处的一处空地里。
这样的党小组,被大家亲切叫为“移动中的党小组”,而党小组开展的活动,则主要以解决一线班组生产难题和生活困难为主。
井场如何合理搬迁?修井机具如何组织运输?基地里的柴米油盐够不够……
深入一线作业的党支部干部每问到这样的问题,就让一线员工的心头涌出一股暖意。这样的党组织活动,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员工对党的信任,更增强了他们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冬日冒雪的战斗
2井场加油站
和公司内别的队部相比一队的员工似乎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有固定的地方可以居住。
但是,驻井员工的孤独和寂寞,却一点也没有减少。 以车排子作业区井次维修为例,全队管理着分布在约1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37个试采单井的维修、检泵,24名修井队员。公司党支部想要拜访最偏远的试采单井,打一个来回就需要1天的时间。
以车排子作业区井次维修为例,全队管理着分布在约1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37个试采单井的维修、检泵,24名修井队员。公司党支部想要拜访最偏远的试采单井,打一个来回就需要1天的时间。
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心思动是在所难免的。每年的春节和上产月时节,修井人员流动最大,如何留住这些思乡心切的员工?
队党支部干部高长洪表示:“只有留住他们的心。”
于是,队部积极开展党建活动,将党员撒在一线,安抚修井队员。队党支部的这些做法,被人称为“井场加油站”。
穆志荣,党员,回族,修井一队(一分公司X06348队)一班班长。
“这周五我去接孩子,把他喜欢的玩具收拾好。”穆志荣攀爬在位于车排子修井作业基地的沙梁子上打着电话。
“每次接了孩子,你又没时间陪他,往你爸那一扔就又跑回你的井队上去了,有必要来么?”电话那头传来一阵抱怨。
“我们离婚了,孩子归了你。我也知道,这些年因为工作,大多的时间我不在你们身边,现在你离开了我,我就在想,无论工作再忙,哪怕一眼,我也想每周见见孩子,买点他爱吃的,陪他做个游戏,哪怕是陪着他睡觉,我也觉得是一种幸福。咱们夫妻这么多年,这点念想你总该给我点吧”穆志荣踌躇道
电话一阵空白后传来“你几点来,我把孩子送到楼下…”
“今天井次的工序比较复杂,夜班也不知道什么情况,现在泵还没到…”穆志荣苦恼道。
“不要给我讲你的工作,跟你一起的这些年我都会背了,你就说你不确定几点能回市区,是吧?”电话声中的声音急促且充满愤懑。
“你也知道我的工作性质…”穆志荣无奈道。
“知道,知道,我什么都不想知道关于你”“帕”的一声电话挂断了。
不一会,沙梁地上满地烟头。
麦麦提库力群,柯尔克孜族,修井一队(一分公司X06348队)二班三岗。
“你能回来么?孩子病了,放学回来就躺在床上,叫他也不吃饭,只说难受不舒服”电话在响了许久后才被接通。
“你怎么才给我讲,吃药了么?” 麦麦提库力群焦急道。
“你的电话一直打不通,总显示不在服务区,我打了半宿才终于给你打通。”那头的妻子慌乱道。
“药吃了没?快把药吃上” 麦麦提库力群大声道
“也不知道什么病,不敢胡乱给他喂药,才想着问问你”妻子手足无措道
“医院!医院!电话打了没?” 麦麦提库力群吼道。
“呜~~我该怎么办”电话中传来妻子的哭声
“你在家等着,给孩子把衣服穿好。”电话那头传来一阵忙音。
不一会,麦麦提库力群家的房门“佟佟”响了起来,妻子打开门一看,全是跟丈夫一样身披红工装的石油工人们,他们三三两两帮着孩子收拾衣物,背着孩子匆匆下了楼,直到将麦麦提库力群的妻儿安全送回家,他们一直陪伴在其左右,划价,挂号,输液,等到孩子昏睡在家中温暖的床褥中,妻子才反应过来:问问他们叫什么,说声谢谢也好啊!
高长洪,汉族,党员,修井一队(一分公司X06348队)指导员
“高叔,照片中的是谁?”我们新员工刚到队部的时候常常喜欢围着指导员打转转,指导员爱笑,不是自己偷乐那种,每次一笑总会说出些有趣的话语逗乐大家,即便井况复杂需反复维修的井口,他依然带我们快乐如初,只是每当拿起照片,他的脸上才会如现在这般:深沉,严肃。
指导员:“他是我的朋友”
我们:“他在哪?您想他,休息的时候可以去找他啊”
指导员停顿道:“他头上挂了圈圈去了找不到的地方”
我们愧疚道:“高叔,您别难过,我们不是有意让您想起伤心过往。
指导员笑道:“傻小子们,逗你们的。我的朋友都是修井工,你见过哪个修井工身体不强壮,不长命百岁的。”
我们迟疑道:“那他现在在哪个队?我们也想看看让高叔您如此想念的朋友,一定很棒。”
指导员喃喃道:“何止棒,当年我们技校出来的那批,他成绩最好,学习最努力…”
我们:“那他…”
指导员:“好了,小兔崽子们。把自己属地的岗位巡回检查发现的问题汇报出来,让我今天好好给你们查漏补缺下,漏一项,你们今天中午就只有拿安全帽吃饭的份喽”
我们:“高叔,我们都才从大学毕业,脑子可好使了,我们背给您听,你就别让我们去现场挨晒了。”
指导员生气道:“别给我谈条件,不做就别上井,滚回公司给我重新培训去,一个个都觉的自己了不起,再聪明的人还不是会有出事故的时候,说不定因为小小的钢丝绳断股就要了你的小命…”
指导员批评我们的时候,双手紧拽着手中的照片,指节因生气发了白,直到我们一个个都答应会努力每天做好这项工作,指导员才会重新回复成乐呵呵的样子,只是那捏皱的照片久久在我们脑海中徘徊。
我们翻过位于克拉玛依油田所有高山,趟过去往每口油井的河水,饿时啃口干馕,没有送班车的接送,常常是几个伙伴结伴而行去完成修井任务,渴了,我抿一口你的水,你喝口我的;饿了,你分我一半馕,我分你一块馒头;累了,彼此的肩膀是最好停靠休息的港湾。
希望大家都能喜欢 感谢李老师的支持。
建议:文章中补充点团结和谐、互帮互助的的新闻小故事,体现出这个团队的温馨、积向上的精神风貌来。
请老师根据提示进行修改,并给您推荐到温馨团队版块。
回 2楼(魏明东) 的帖子
老师好,您给把把关。更改了 很棒的一篇稿子,文图俱佳,认真学习 最伟大的是石油工人,最可爱的是石油工人 谢谢老师的支持,辛苦了。给你移动到温馨团队版块了
李老师好,我是该栏目编辑蒲永燕,你的文章我已经认真学习,下面我把该栏目的用稿要求补充下:【温馨团队】全方位展示一个温馨的班组,要有班组介绍、班组精神、班长自述、组员对班长的议论、上级领导对班组的评价等原汁原味的话语,并配班组工作照,全家照3——5张,您根据以上条件补充相应的素材即可,欢迎你投稿!期待您的补充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