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cyst 发表于 2016-3-12 21:13:05

调处成功率达91%以上 淄川:调解员在百姓身边从未走远

年末岁尾,寨里镇吕女士叔侄俩共同居住的老宅院终于平静下来。77年前,这个四合院已经有了分书和宅基文书,却因为老宅院界限不清,两代成仇,闹到了互相泼粪的地步。在人民调解员郭先忠的多次沟通下,双方就共用天井、大门、搭建建筑物等问题达成调解协议,导致几代人不愉快的世仇到此烟消雾散,两家人和和美美度过了春节。
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人民调解工作方式的创新阻止了一起又一起普通的民事纠纷演变成治安或刑事案件,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社会治安越来越好。2015年,该区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成功调处矛盾纠纷4957件,调处成功率达到91%以上,淄川区司法局被省司法厅表彰为创新工作先进集体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洪山镇司法所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先进司法所”。
人民调解组织村居全覆盖
洪山镇十里村村民张某和孤寡老人赵某是多年邻居,住宅仅一墙之隔。因为赵某摊煎饼的小作坊紧挨张某家的北墙,作坊烧柴烟雾影响了张某的生活,张某一怒之下,竟连续两次损坏赵某的煎饼作坊,并对赵某进行辱骂。争执火药味渐浓,多年的乡亲邻里关系岌岌可危。这可怎么办?
情急之下,两人来到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明白了来龙去脉,调解员张峰、于轩、赵泽宇经过现场勘查,充分了解情况,便从法律规范、邻里乡情、道德伦理等多方面轮番给当事人分析利害后果,并运用《物权法》等相关的法律政策作出解释,最终让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赵某当场将作坊拆除,张某现场支付赔偿金1000元,双方握手言和。
这一邻里纠纷的妥善化解凸显了人民调解便民、主动、亲和、低耗、和谐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针对基层人民调解工作长期存在的组织不健全、功能弱化等现状,淄川区以镇街道、村居、行业三类调解组织建设为重点,明确调解工作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工作机制、经费保障等,为深入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镇街道,成立由党委副书记兼任主任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依托群工站、综治办、司法所建立镇调解中心,配备2名以上专兼职调解员,负责指导辖区内人民调解工作,协调处理重大矛盾纠纷。在村居,按照有调解人员、有调解场所、有工作标识、有工作制度、有调解案例的“五有”标准,全区461个村居全部建立健全人民调解组织,并由区司法局逐一进行了验收。在矛盾纠纷相对集中的交通事故、医患纠纷、劳动争议、物业管理、物价鉴定、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领域逐步建立行业调解组织,实行部门配合、行业联动、优势互补,实现了融合式多元化调解。
53名特邀人民调解员扎根基层
2015年11月,经过特邀人民调解员十几次电话沟通、面对面说服教育,罗村镇因为400元借款不还而拳脚相加的王家姐弟俩,终于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姐弟情重拾,这得好好感谢该案的特邀调解员王书华、王世恒。他们从“情、理、法”三个角度,层层深入,让当事人认识到了错误,最终弟弟主动向姐姐道歉,归还四百元借款,并给予姐姐一定补偿。
据了解,淄川区每年平均受理有效警情4.5万件左右,其中60%属于邻里、家庭等琐事纠纷,大多数适合以调解的方式解决。淄川区司法局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重点从退休干部、法律工作者等人员中选聘53名特邀人民调解员派驻到区法院和基层法庭、派出所的人民调解室,对适合调解的民间纠纷、治安案件或轻微刑事案件,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后进行调解。
目前,淄川区法院、5个基层法庭和20个派出所已全部派驻特邀人民调解员,调解员们念好“情、理、法”三字诀,采用“背靠背攻心法”、“旁敲侧击法”、“换位思考法”等调解手段,有效缓解了当事人之间的对抗程度,大大降低了司法成本。
“两代表一委员”人民调解团制全面推开
最近,山东先河悦新机电的董事长张辉新多了一个新“职务”——洪山镇代表委员调解团企业代表组组长。原来,淄川区为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的身份优势,在各镇(办)、开发区成立“代表委员调解团”。调解团成员以中立第三方身份、分行业参与各类矛盾纠纷调解,采取委托式、受理式、议事式三种方式,协助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及相关部门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联动互补。
“丰富的行业经验让这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更容易与不同当事人沟通,说话更接地气,调解更有效果。”洪山镇司法所所长肖滨认为。
经费保障让调解员心里“热乎乎”
去年年底,在洪山镇举办的人民调解培训班上,东省村调解委员会主任张元锋领到了4500元人民调解个案补贴。“一直以来,我们村的调解员都是无偿服务,这个补贴让我们调解员更有干劲了。”张元锋说。
据了解,淄川区打破了人民调解员长期“零报酬”的工作模式,区、镇两级分别按辖区总人口人均不低于2元、1元的标准预算人民调解工作经费,列入区、镇两级财政预算,按此标准,淄川区人民调解经费为210万元。对调解的案件采取“以案定补”的办法对调解员(国家公职人员除外)进行补贴,每件补助100元-300元不等。特邀人民调解员的待遇采取基础工资加奖励的办法,每人每月基础工资1500元,然后根据案件调解情况实行奖励。通过科学的管理,实现了人民调解队伍形象和案件质量的“双提升”。
(闫盛霆 郗文娇 于红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调处成功率达91%以上 淄川:调解员在百姓身边从未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