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觅:五分钟即可享受地道美食
简介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泡面、水饺等速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而悠觅将以“地道美食、安全品质、一步搞定”为切入点,力争成为“品质速食”的代表品牌。
产品名称是什么?
悠觅
http://img1.gtimg.com/tech/pics/hv1/85/1/2046/133041490.jpg
如果“酸菜鱼”“榴莲鸡”“花生猪手”这样的菜品可以三五分钟即熟且味道不错,会不会让你放下手中的外卖?
在我们以往的生活中,像方便面、速冻水饺这类速食食品不仅代表便捷,也代表着难吃。美味地道的中餐只能在餐馆里或者家里吃到,各色菜系最好是到当地去尝尝,这是广大吃货普遍的想法。奈何“世界那么大,没钱去吃吃,有钱没时间,还是吃不到。”速食中餐?多少热爱美食的人们在尝过速冻柜里的半成品中餐后流下了伤心的眼泪,拿起了手中的外卖。
“悠觅”看中的正是相对在这一块还比较空白的预制中餐市场,“大厨配方+代工工厂生产+线上销售”的模式让悠觅产品上线以来5个多月的时间做到了28个省的规模,现在用户可以在悠觅买到20多种菜品,其中以”水煮鱼“”酸菜鱼“等传统中餐为主。还有一些如”意面“”韩国冷面“的外国菜品。从今年八月份产品上线到现在,悠觅有10万左右的用户,目销售渠道主要是悠觅的网站、京东和社区型电商平台。
http://img1.gtimg.com/tech/pics/hv1/192/1/2046/133041597.jpg
悠觅目标是在2016年将sku由20个拓展到100个
何以能达到如此高效的研发速度?根据悠觅的CEO王勋介绍,悠觅的研发团队“并不研发配方,而是配方工厂化的搬运工”。创始人王勋认为“中国美食配方非常多,符合生产加工资质的工厂也不少,悠觅研发团队的定位是配方转换器——将民间的地道美食配方转化为工厂听得懂的工业语言,以保证精准还原口味,大幅降低成本,无限扩大产品覆盖半径。
“谈起悠觅的菜品味道,王勋表示餐饮业竞争中最重要的还是菜品的质量,而且现在人们选择多了,就更注重哪家的美食更地道,更符合他们对美食的追求。悠觅在2015年1月就创立了,但产品8月左右才上线。这中间花了很长时间,对研发员进行如何将工业化生产与菜品配方结合培训。
中餐标准化加工后难以保障味道是阻碍这个行业发展得最大痛点
悠觅研发团队负责人曾在前毛里求斯Club Med度假村、Shangri-La酒店,中国桂林Club Med度假村担任过行政总厨,这位80后带领其他同样出身五星级酒店的研发人员花很长时间在工厂钻研菜品配方与工厂化生产结合后如何保障菜品不失去原味,为此,研发团队会指定代工工厂的供应商,食材必须选用菜品的原产地,例如“悠觅”目前卖的最好的“水煮鱼”,连花椒也产自四川。
由此一来,食材成为悠觅产品的成本构成中最大的一部分。但由于大规模的生产和较低的物流成本,悠觅的产品有不小的盈利空间。未来一年,悠觅将会在品牌塑造和市场推广发面发力,确立悠觅在这一市场先行者的优势。
http://img1.gtimg.com/tech/pics/hv1/202/1/2046/133041607.jpg
强力团队打造速食第一品牌
对此,曾在高端外卖市场创立O2O 品牌吉乐福,并做到千万规模的流水的CEO王勋非常有信心。除王勋外,悠觅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执行团队:负责融资事物的合伙人许煦在中信证券国际(香港)工作五年,具有丰富的境内外资本市场经验 ,CMO赵勇曾担任Omni Group社会化媒体副总监、午饭团、居外网CMO ,市场负责人李文卿曾任CBSi中国Pchome/KDS市场总监,爱鲜蜂华东区市场总监等职务,CTO周之桦曾于2012年创立上海微杨科技;股东团队中还有前淘宝网副总裁,2000年代娃哈哈系列广告的拍摄者程小咚担任首席品牌官,为悠觅的品牌调性把关。
悠觅于2015年获得晨兴资本天使轮融资 ,目前正在寻求A轮融资。
用户能否吃到速食的美味中餐?悠觅能否通过市场的考验,以品牌代表预制熟食品类,成为这一领域的独角兽,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文章来源:腾讯创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