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贴965期主题:班组员工成长)铁人,是这样炼成的
在诸多媒体上,电力员工被称作铁军,为了给千家万户送去光明,无论雷雨交加,还是寒风呼啸,他们必须投身到工程建设与设备维护中,这需要坚强的意志,更需要强烈的责任心与敬业精神——铁人,是这样炼成的
马庆阳
11月18日,雪霁初晴,在山东宁阳伏山镇东侧的田地间,供电公司检修工区线路检修班正在加紧改造220千伏金李线。
“上学那阵儿就想着工作了爬电杆”
搭载的车还没停下,我就看到检修工区安质部副主任杨洪孝和班长武兆义你一言我一语比划着什么。今年5月份,老班长杨洪孝调到安质部,在线路检修岗位上工作了10余年的武兆义接手成为一名基层管理者。
刚一落脚,田野里的风直钻衣领和裤管,我禁不住把手缩进衣袖。看着铁塔前忙碌的兄弟们,满脸热气,显然已干了很久。我走上前跟杨主任打招呼,“今天够冷的哈。”杨主任呵呵一乐,“冷吗?还可以嘛!” 他告诉我,这项工程牵涉到较大的停电范围,所以必须全力动员,尽量缩短工期。
“线路检修主要是野外作业,风里来雨里去的,杨主任您说这工作苦不苦?”因为急着离开,我问话也顾不上客套,直入主题。
“苦!可是大家都习惯了!夏季雷雨多,天上一打雷,人家都往家跑,我们是从家住外跑,穿着雨衣在庄稼地里穿来穿去,出一身汗不说,脸也被庄稼刮得又痛又痒。前年春节值班,酒杯没端起就接到通知去巡视云电线,新年钟声是在坡里(方言,田野的意思)听的,朋友给我拜年,问我在哪里过的,我说在坡里,朋友很惊讶,说这么多年头一次听你说醉话 ……”
“这活儿挺费力气的……”
“那你可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并不是有身力气就能干好,既要有耐心,还要有责任心。比如导线弧垂,光把导线架到横担上就行了?你不把那计算公式背熟了,那水平尺用不好,这弧垂就甭想弄明白, 工程也别想马虎验收过关!地锚拉线埋得要足够深才行,不然那每根导线几百吨的重量抗不住就是大问题,没有责任心能行吗?”
武兆义接过话说,前年的时候为确保磁窑工业园按时投运,在公司领导的动员下,110千伏宁磁线施工群情激昂,普通施工每天立杆最多3基,可是那几天大家伙早出晚归,干不完活不下杆,每天能立8基杆!半月工期,我们10天就完成了!
我佩服地翘起大拇指,你们线路工真是铁汉子!杨主任黑红的脸庞写满笑意,“不瞒你说,81年就干这行,到现在30年了,压根儿就没觉得乏味过,因为我自打上学那阵儿就梦想着爬电杆当电工。每晚睡觉前想想自己的工作,哪家能离得开?就睡得很舒坦。”
“爸爸说了,不要怕吃苦,好好干”
张来伟是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他写了篇稿子,把在导线上作业的电力员工比作阿迪力走钢丝,这一非常生动的比喻让我记住了他的名字。我就问武班长哪个是,“那不,那个戴眼镜,瘦高的就是!”看见武班长给他招手,小张一路小跑过来,近了看是个皮肤白皙的文静小伙。
他跟我说,他是学弱电的,线路上的工作都要重新学,“上班才一个多月”,上岗前经过了专门培训,先后参与了磁窑35千伏化工线改造、35千伏石栗线的秋季检修和现在的220千伏金李线改造,就做些施放导线,给师傅们传递下工具这些活,还学会了制作拉线。
“从学校里出来,适应不?”
“小时候在奶奶家做过点农活,算起来这是我做的最重的活了。现在来到这岗位上,感觉很苦,金李线改造,14号大雪,第二天一早就来了,我们这些新员工做地勤工作,负责制作临时拉线,手套被雪水湿透,手被冻得又红又肿,后来地里的雪化了,因为要来回跑,沾满泥的鞋子让人拉不开腿,特消耗体力,所以饿得也快,再想想在高空作业的师傅们,他们更累,上面还那么冷,能量消耗得更多,可是为了抢时间,大家都强忍着,只能干完活再吃饭。”
小张越说越兴奋,“从学校里走出来,没有想到供电这行当这样苦。我爸也是名电力老员工,他跟我说了,不要怕吃苦,好好干,电力工人队伍是一支铁军,咱绝不能往脸上抹黑!”
“这场雪耽搁了不少功夫,今天说什么也要找回来……”机灵的小伙子满眼里是活,话没说完就跑过去帮助同事拉导线了。
动笔晚了,先贴半拉子,回头再修改.请各位老师拍砖,万万不可手下留情 很有情节哦!加油! 续完了,请老师们继续拍砖,只要您手不怕痛,我被拍的也不怕.前辈们说了,砖头不响,学问不长...... 各位老师居然怕手疼 有情节,有故事,看了很吸引人。强烈支持! 强烈支持!! 感谢 剑气横空与 zhangdenze两位老师支持 现场感、故事性强!学习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