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联西 发表于 2016-4-13 21:48:21

又见母亲

                         又见母亲

    谁说人死后不能相见?谁说人世上还有阴阳两隔?

    到今年清明节,母亲离开我们整整七年了,平常工作繁忙,思亲的念想总被不自觉的压抑着,然而,随着祭祀扫墓日子的一天天临近,加上久思成梦的缘故,前两天,我终于又见到日思夜想的慈祥母亲,了却了我几年来思母的奢望。

  那是一个很普通的白天,我下班回来推门进屋,发现妈妈躺在床上休息,我高兴地说:“妈,几年来想你想得我好苦啊,今天终于见到你了。”“我不是你妈!”妈妈非常生气的说。“你怎么了,现在不认识我了?”我哭着问,“妈,难道你走了七年,连你唯一的儿子都不认了,你好好看看我是谁。”“我不认识你。”妈妈还是一副带理不理的神色。没有办法,我双膝下跪,哭喊着让妈好好看看我,究竟是不是他的儿子。然而此时,梦突然醒了,感觉泪水已滑过我的脸颊,开始向枕巾蔓延。

  醒来后我恨,恨梦太短,如果再长些,我不是能和母亲在一起多聊聊,畅谈一番这分别七年后的感想。但是又想,这毕竟是梦,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是一种单相思,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怎么能左右?

  其实,母亲去世后的第一个春节,有一件事的顺利解决,也得益于她给我托的梦。

  母亲在世时,我每年都去一个叔伯舅家拜年,按理说,母亲不在了,以后就成断头亲了,不去也能说得过去。可是,这个舅住的离我家不太远,以前和我们相处的不错,这种情况,去还是不去,让我拿不定主意。就在快去串亲的前几天,我做了一个梦,在梦中,我问母亲,三舅家我们究竟还去不去?谁知,母亲果断的说,去吧,你们离的那么近,哪有不去的道理。于是,那年春节,按照母亲的旨意,又去了一趟三舅家,算是了却了母亲的一片心愿。

  遇到难事时,冥冥之中,母亲给我指明方向,解疑释惑,我不知道,这是她在世时我们对她的依恋太深,属于心灵感应,还是她现在还在那遥远的世界,心神不定的注视着我们,竭尽所能的护佑、关爱,担心我们哪一步走不好,出现错误。

  北宋诗人苏轼在写给亡妻的《江城子》里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母亲离开我七年,我对母亲的思念,应该和苏轼的一样。

                              (乔立平)

屈联西 发表于 2016-4-19 22:15:11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又见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