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yydnz 发表于 2009-12-7 22:31:43

引用第8楼晓德张于2009-12-07 17:03发表的:
       谢谢您!陈良栋老师。您真能理解一个陌生人想见一个值得见的人的感情。我去找找看。不好意思,给我加“精”加“亮”的稿子,我未好意思多“点”,刚“点”一下,让我喜出望外。现在我的名字还少呢!我在我们苏州市的《苏州日报》当编外(在工厂减员增效的风中,我从工厂到报社干了8年半)工作时,在一个好编辑的手下用了几十篇散文稿,我用了好多笔名,主要是怕人家照顾我而让我多用稿,因为质量并不高,担心同是写稿人要说话。我的名子叫胡锡成(薛古月,就是锡胡的意思,陈金易就是成锡),哈!我愿把真话告诉您!
还有您的精华好多噢,能透露点秘密与诀窍吗? p_w_picpath/back.gif


哈,胡老师好,幸会幸会!您太谦虚了,上稿多是因为写得好,要好好向您学习!
精华帖不需要什么秘密与诀窍,写好作品,多多发帖,得到认可,精华帖就会增多。

fyydnz 发表于 2009-12-7 22:39:54

引用第9楼晓德张于2009-12-07 18:03发表的:
    找了半天未找到,每一篇“生活浪花”都有您的评语(发的帖子),您的诗好棒噢!您完全可以成一个专业作家。 一个绣娘绣的东西,您写的文件章上了中国煤炭报。您的帖子(有照片)大约是那一年,缩小点范围,让我好查一点。谢了! p_w_picpath/back.gif


您过奖了,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于您想看的帖子,俺把地址发到您的邮箱了,衷心感谢您对俺的关注!

晓德张 发表于 2009-12-8 08:07:58

噢!您昨晚10点多还在线上。看到您发的消息了。我现在还不会下载,我要请人帮忙。我看到后,跟您说一下。谢了!

晓德张 发表于 2009-12-8 08:21:57

ctxz老师:您的名子叫丁于兵吗?我在您的一篇刚性、柔性的稿子下看到。但又吃不准,一位名叫丁于兵的上面有很调皮的照片,ctxz老师您上面是一个很好看的图案。良栋老师可能清楚。我刚来这儿,什么都感觉是新鲜的。

晓德张 发表于 2009-12-8 09:04:34

良栋老师:
看到了!相片也看到了,面相很好。也看到您发的短消息了。还有那篇文章《又到中秋月圆时》,写得太好了!有才气。

fyydnz 发表于 2009-12-8 11:01:15

引用第13楼晓德张于2009-12-08 08:21发表的:
ctxz老师:您的名子叫丁于兵吗?我在您的一篇刚性、柔性的稿子下看到。但又吃不准,一位名叫丁于兵的上面有很调皮的照片,ctxz老师您上面是一个很好看的图案。良栋老师可能清楚。我刚来这儿,什么都感觉是新鲜的。 p_w_picpath/back.gif


胡老师,ctxz老师不是丁于兵老师,而是平台资深的管理员老师。刚来会认不清楚,时间长了,就好了。

fyydnz 发表于 2009-12-8 11:04:52

引用第14楼晓德张于2009-12-08 09:04发表的:
良栋老师:
看到了!相片也看到了,面相很好。也看到您发的短消息了。还有那篇文章《又到中秋月圆时》,写得太好了!有才气。 p_w_picpath/back.gif


嘿,看到就好,一般情况,还请胡老师今后多多指教!

木呆瓜 发表于 2009-12-8 14:10:50

良栋老师:
谢谢您的回话。

bztdxxl 发表于 2009-12-9 23:19:24

引用第2楼晓德张于2009-11-24 10:32发表的:
ctxz(不知姓啥叫啥)老师:您好!
首先感谢您的看稿,不好的稿子要看完是很难的。其次感谢您的加“精”,让我感动,是对我的鼓励!ctxz老师,您的“精华”、“威望”真多,我好羡慕呵,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向您学习! p_w_picpath/back.gif


哈,盛情欢迎老朋友来到平台,看罢此文,方知晓德张乃胡锡成是也,多年未见,来此我还未知,真是慢待了!

有了网络,朋友间便有了更多交流、聚会的机会,也能经常看到对方的行踪。真诚期待阁下能驻留平台,与老友新朋叙旧聊天,使今后的生活更加充实、快乐!

木呆瓜 发表于 2009-12-13 19:50:48

“哈,盛情欢迎老朋友来到平台,看罢此文,方知晓德张乃胡锡成是也,多年未见,来此我还未知,真是慢待了!

有了网络,朋友间便有了更多交流、聚会的机会,也能经常看到对方的行踪。真诚期待阁下能驻留平台,与老友新朋叙旧聊天,使今后的生活更加充实、快乐!”

    bztdxxl 老师:您让我激动呵!您的贵姓、大名,什么时候能告诉我呀!最后几个字母像是夏晓凌的第一个汉语拼音字母,看了一下夏忠,现在的bztdxxl 好像又不是,对了!看您的讲话口气!像!我知道了,前面的字母是“班组天地夏晓凌”的第一个字母!
    终于跟您接上头了!我们现在的网络好像是新时代的“地下工作”。《月亮就是那个月亮》,我是饱蘸深情写您、写我们在南京见面的那一刻的。我们当地很有权威的报纸《苏州日报》的“沧浪”副刊刊登了这一篇散文。张涛“走”(出车祸呜呼)后,我写了一篇《张涛,您走得太可惜了》,刊登在我们苏州的晚报《姑苏晚报》上,上面刊登了当年主持人与夏老师及我与夫人的合影,我寄给您的,您的同事交给您了吗?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