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三班我挚爱的黑哥们
■ 李建军【班组简介】
甘肃华亭砚北煤矿掘进二队生产三班,现有人数12人,其中党员5名,本科生2名,高中文化程度6名,初中文化程度4名。年龄最大的28岁,最小的22岁。多年来,生产三班在二水平施工条件差,生产作业线长的250205、250204、250203、250202材料顺槽综掘掘进,单班进度多次突破6米,月进度突破110米的最高纪录,刷新了建矿史上的空白,成为煤海深处屡战功勋的掘进尖兵,为采煤工作面接续赢得了最宝贵时间,掘进三班多次被集团公司及矿评为“双文明竞赛”、“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样板”等先进班组,连续14年掘进无事故。
“3月份全队总进度331.5米,3个生产班组中,生产三班工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掘进速度第一,月进度突破111米,决定每人奖励200元,在当月工资中兑现。”
周四安全活动会一开始,队长魏宗荣就宣布了奖励的消息,会议室里传来雷鸣般掌声,全队干部职工的眼睛齐刷刷地落在生产三班12个人身上,引来纷纷议论。
【组员议论】
员工丁永星说:这个奖励值得,三班是出了力流了汗的班组,应该多奖励,他们是传承了2002年掘进二队组建后的老班组优良传统的,给全队树立了榜样的先进班组。
2002年5月1日中班,入井的人车上。蒲朝晖是班组中年龄最大的一个“我进矿后就是想着一月能拿1000元的工资,干上8年,给我的两个弟弟安顿好家事”他手搭在我的肩膀上笑着说;刘永强是班组中的“开心果”,我们都叫他“小萝卜头”,别看他人小,心眼还不少“我想着比你们多学一门技术,不出苦力,将来靠手艺挣钱,取个漂亮媳妇,每天给我做好饭菜”,话音刚落,逗得我们一班人在人车上哈哈大笑起来。
【班组精神】
吃苦在前,永不服输,团结协作,争创一流。
掘进二队组建两个月,就担任维修北翼轨道上山300米巷道最艰巨的任务。该巷道因年久失修,原来架设的2.8米宽3米高的U型钢支架,局部高度现在不足1.5米,支架出现折梁断腿,掉包十分严重,要维修起来难度相当大,况且是300米的小上山20°坡度。根据维修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要求,要在3个月内维修成3.8米宽4米高的U型钢支架巷道,每班分配的任务是拆两付旧支架换两付新支架,确保茬面煤出干净才能交班。
生产三班一班人接班后,常常以苦为乐,与时间赛跑,与险情为伍。有时候,为了取出压断的钢腿,因为底鼓严重,钢腿钻底过深,挖出1米深的柱窝,茬面6个人死死抱着一根钢腿,使劲左右摇摆上10多分钟,蹲着马步,在一二加油的号子声中,使出全身的力气才能取出来;有时候,为了掏出柱窝里的煤,由于作业空间狭窄,铁掀用不着时,我们几个人轮着用双手抛煤,手指磨破了,胳膊被煤擦烂了,我们全然不顾,只是想着用最快的速度按照要求架起牢靠的钢架,就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挤不出来。
当时小上山提升用的是25kw小绞车,一次只能挂一辆小翻斗矿车,煤装满后提升到上平巷,推车工王晓峰、李刚和绞车工安少祖3人,要推300米的巷道才能把煤从矿车里翻到溜煤眼。就这样来来回回,一个班要跑15趟。为了赶出速度,他们3人上身穿着湿透的半袖线衣,挽着裤腿,经常是雨鞋里泥泞湿滑,袜子能拧出水,但他们从来不叫苦叫累。由于顶部大多局段是高冒区,拆原来支护遇到条件好,9个小时就顺利完成当班两付任务,遇到高冒区时,甚至超过14个小时。
【班长自述】
班长王军说道:作业条件越是艰苦的困难面前,越是考验我们耐力的时候,挺住!挺住!战胜艰难险阻,确保维修进度不受任何影响,争取让队上按期交出优质工程。
生产三班经过3个月的锤炼,在这个大老粗团队中,提炼出诚实+奉献+凝结+力量+突破的高效班组管理模式,不断提升钢铁班组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
有一次,茬面的6个人齐心协力把第二付支架放正,用背板材正铰顶时,突然,一煤爆声震翻了刚刚架设好的支架,侥幸的是我们6个人都安然无恙。一个班的成绩全没了,就在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的那一刻,班长王军大声喊:推倒了我们可以重新再来,大家辛苦一点不要紧,能保证安全、保证质量,我们就是永不服输强兵;那一刻,我看到工友们能拧出水的工作服冒着热气,个个脸被煤染成黑黝黝,汗水顺着脖子往下流时,此时,已经精疲力尽的工友们丝毫感觉不到疲劳,甩开膀子重新出煤、掏柱窝、架设、铰顶,30分钟、50分钟、120分钟,终于把催到的钢支架又重新架设了起来,此时,已整整劳作了13个小时......
【领导评价】
建井公司副经理王鹏飞说:掘进二队生产三班之所以能勇善战,屡战功勋,是因为他们始终把班组当作一个最温馨的家,诚实奉献,团结协作,攻坚克难,靠的就是这条信念。
“我们在当班作业过程中,绝不能赶急图快,要把安全时刻放在心上,绞车司机安少祖要听清信号,上平巷推车的李刚,王晓峰要随时关闭挡车门,摘挂车辆时要检查仔细确认,提升时要设好警戒,防止人员上下行走,任务两架,茬面人员要保证安全,保证质量”,班长王军班前会上的这些话时常响在我耳边......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挚爱的掘进二队生产三班黑哥们,一茬换了一茬,从组建后的老人手留下的寥寥无几,唯独生产三班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光荣传统没有改变。他们扎根煤海,工作中那种战天斗地,默默无闻劳作的火热场面,那份真情,那种感动,时刻流淌在心田。一个个为了贫困的家庭,一起走进了岁月深处,以不计时间,不讲条件的劳作身影,激励着今天热爱幸福生活的每一个人去深思......
期待各位老师支持点评 引用第1楼幸福海边于2016-04-16 09:29发表的:
期待各位老师支持点评 p_w_picpath/back.gif
建军老师好,班组氛围很好,建议以新的由头重新采访下,然后倒叙的方式就接上了,这样的话,看起来是回忆稿哈
回 4楼(鸿雁) 的帖子
感谢蒲老师指点,文章我已修改回 5楼(wang36961024) 的帖子
感谢王老师给力支持,问好辛苦老师 感谢各位老师 支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