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966期投稿)员工成长:“笨鸟”变“首席”
“笨鸟”变“首席”夏忠
11月23日,机修工陈家彬被安徽电建一公司机械化授予“机修首席员工”,有人不服气。三十六岁的他在公司机械修理队伍里只能算是“小师傅”,“文凭”呢,初中,四十多名修理工中就数他最低!那他凭啥这么“牛”?朝夕相处的同事们认为他名副其实,因为他有一手庖丁解牛般的修理“绝活”。
每当施工现场出现浇灌混泥土的泵车突然熄火;现场倒运的货车半道“趴窝”这样的险情时,大伙总是第一个想到陈家彬,他火烧火燎地赶到故障机械现场,不管是泥还是水,钻上爬下,忙活个不停,也总是能不负众望,手到病除,一次又一次的化险为夷。
常言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他的这手“绝活”,那可是从八九年四月份进厂到现在不间断的“磨砺”结果。刚干修理工的时候,他看到老师傅把奄奄一息的机械拆散,成千上万的零配件摆满一地,经逐一检查修复,组装调试后,机械又重新焕发青春,惊叹、羡慕不已,又为自己是第一次接触机械,文化程度又最低,在众多同事面前自己只能算是一只“笨鸟”!老师象看穿了他心事似的,用那布满裂口、老茧的手拉着他,在休息室膝足长谈,“笨鸟先飞!只要能吃苦,肯学,就一定能学成!”。
二十多年来,老师的这些话他一直铭记在心,老师那锉刀一样的双手,时常浮现在他眼前,这是他刻苦学习专业技能的动力。“与其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为吃透发动机的构造及原理,车间内放置多年的那台报废发动机成了他的“课本”,半年多没回过一次家,休息时间全都奉献给它了,对照图册,请教老师,反复拆装了几十次,终于完全摸清了这类型发动机的脾性。
记得时隔一周左右,同类型的铲车发动机需要大修,而现场又急需铲车使用,老师为没两全其美的办法愁的蹲在那一个劲的抽烟,这时,家彬向老师极力推荐自己摆弄过的那台发动机,老师持怀疑的眼光看了看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点火试车一看,还别说,各项指标都合格,师徒二人更换了一套活塞环,又按行业规范走合调试后,就把发动机安装就位,当时师徒俩都兴奋不已。这也算是家彬在学习专业上掘到“第一桶金”吧!从这以后他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寒来暑往,学习笔记也记满了好几本,修理范围也有国产扩展到进口机械,从后台的配合逐渐走到前台,双手也磨出师傅那样坚实的老茧。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家彬在修理专业上的“钻”劲,是老师傅、小学员学习的榜样,他为全面掌握修理技术,利用自己工作的空闲,主动给钳工、电工打下手,没有架子,不耻下问,家彬的液压、钣金、电工技术就是这样学来的。
正如家彬所说的:“修好一台机械的成就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学到新东西,快乐无比!”立足岗位,爱岗敬业,在工作中感受快乐,将快乐化为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动力。 学习!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寒来暑往,学习笔记也记满了好几本,修理范围也有国产扩展到进口机械,从后台的配合逐渐走到前台,双手也磨出师傅那样坚实的老茧.。”
这些运用与深入采访都说明“人勤地不懒”“愚公”能移门前“山”。成长没有捷径,人聪明成长快一些,悟性好的老师傅教起来有劲一些。师傅长、师傅短地叫,就会有“会‘哭’的孩了多渴‘奶’”。 又为自己是第一次接触机械,文化程度又最低,在众多同事面前自己只能算是一只“笨鸟”!不是很通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