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喇叭”传递便民“好声音” --淄川区全省率先实现农村有线广播“村村
4月22日上午11点,淄川区双杨镇月庄村20号楼上的“小喇叭”准时响起,52岁的牛翠兰像往常一样抱着小孙女来听广播,1岁多的小孙女还跟着里面的音乐手舞足蹈。“自从有了这个‘小喇叭’,大事小情知道的一清二楚,了解社保政策啥的根本不用跑到镇上,啥活也不耽误,”她高兴地说。牛翠兰口中的“小喇叭”就是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安装的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
面对区域面积大、农村人口多、居住分散等现状,如何把党的声音及时传达到群众身边?淄川区一直在探索。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12年,淄川区创新群众宣传教育方式,投入485万元,在全区433个村(居)安装调频音响5000只,率先在全省建成了有线传输、上级优先、智能控制、授权插播、应急直播、安全优质、无人值守、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系统。
“小喇叭每天分早、中、晚三个时段定时播放。”牛翠兰说。原来,为了充分尊重当地村民生活作息时间和收听习惯,淄川区每天分6:20-8:30、10:55-13:00、16:55-19:30三个时段进行广播。重点选择村主要街道、农村大集及其他群众聚集场所,安装室外10-25W功率调频终端音箱,实现入村不入户,既能广播宣传又不扰民。并合理安排公共广播节目,按照新闻类、政策宣讲类、生活服务类、曲艺类四大板块,精心转播《全国新闻联播》、编排《轻歌飞扬》《村民服务台》《经典书场》等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深受农村群众喜爱的节目,真正把百姓的好故事传遍千家万户,把党的好声音传递到群众心窝里,做到家喻户晓。
“前几天电视上说天气不好,镇上马上广播通知了。‘小喇叭’成了俺们山区农民学习的好帮手,不出村就能了解到病虫害预防知识、果树管理等知识,很方便。”太河镇阳泉村的樱桃种植户王恩奎说。
在农村,大多数村民的生活依然是白天务农,晚上休息。虽然现在家家基本上都有电视,但对外面的世界知道的依然不多,特别是文化方面的知识。“村村响”进村后,村民们了解惠农政策,知晓各种讯息的途径又多了一种。它的出现让村民们可以一边务农一边听着最新的农业信息,了解最新发生的新闻,不仅让长了见识,更丰富了日常生活。
“‘村村响’广播不仅可以传达上级政策,镇上有什么紧急或重大情况,比如护林防火、换届选举等,广播员也可向村民们直接传达,省时又方便。”龙泉镇镇宣传委员周建霞深有感慨地说。
据悉,淄川区的“村村响”工程,实行区、镇、村三级联动,各镇、开发区除了正常接收区“村村响”节目外,还可以在预留的时段播放镇办节目,在遇有急事需要下通知、发布信息时,可以直接用电话、手机插播,及时将上级方针政策、防汛抗旱等突发性应急信息直接传达给农村群众。同时,该区还派技术员专门进行业务培训和现场指导,加大巡查督导和维修服务,确保“村村响”安全响、长期响、优质响,真正把党的好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
(闫盛霆 仇慧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