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随笔
一天傍晚,随手打开电视,正在播放宁夏卫视季播栏目《这里是宁夏》。“宁夏川,两头子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金川银川米粮川......”当栏目的片尾传出洋溢着宁夏花儿气息的旋律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前不久游玩中华回乡文化园的情景。中华回乡文化园为全国4A级旅游景区,坐落于银川市城南的永宁县纳家户清真大寺旁,距离银川市18千米。以集中展示伊斯兰的建筑、礼俗、饮食、宗教、农耕与商贸等文化为特色,具有浓郁的回乡风情,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以回族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它已成为对外宣传宁夏的一张新名片,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来到素有“塞上江南”的宁夏。
那天上午,天气不错,和煦的阳光带来初春的暖意。车沿着109国道一路南下,在刚拐入京藏高速永宁收费站路口,一座充满着异国风情的伊斯兰风格的建筑群,一下子闯入我的视野。它与南侧古老的清真大寺交相辉映,那圆弧形的穹顶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
下车后,经过东面宽阔的广场,顺阶而上,走进主体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回族博物馆。远看整体建筑轮廓呈“回”字形结构,是典型的伊斯兰特色建筑。阿依莎宫,原是演出大型回族舞剧《月上贺兰》的地方,现在改为临时博物馆。陈列品是按照伊斯兰文化进入中国后演变发展的历史排序,全方位地呈现回族与宁夏的今生往昔,可以说是中华回乡文化园的文化支撑和艺术精髓所在之处。从回族的宗教风俗、经济文化、人文地理、旅游美食等特征,到著名的回族人物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发展史和中阿合作交流活动,再到伊斯兰风格的建筑、绘画、文学,这些鲜为人知的回族元素,让人沉浸于历史文明的长廊中,领略到回族历史的渊源流长和回乡文化的点点滴滴。
从阿依莎宫出来,一路向南行走,是一排宁夏特色的民居,民居内再现民居摆设、品盖碗茶、剪纸、土炕,以及闹新房等诸多回族生活场景。再往前行,就到了礼仪大殿。礼仪大殿是按照真实清真寺形制放大规模仿建的,已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供示范礼拜和观赏的多功能礼拜殿。礼仪大殿入口处,所有游客要脱鞋、整理服装,严禁大声喧哗,女士要头戴纱巾,将头部包裹严实后,才能进入礼仪大殿内部。
伊斯兰的文化,回族人的乌托邦。身处尊严华贵的殿堂,踩着色泽艳丽的地毯,举头审视跨度高又大的穹顶,还有那手绘的古兰经文、花卉和几何图案的殿堂四壁与立柱。置身于强大的视觉冲击效果中,渐渐地能让人体会到伊斯兰教的神秘感,并给人一种漫步于阿拉伯世界的错觉。
诺大的空间里人来人往,好奇地欣赏着这一切,似乎显得有些寂静,就像是经历了一次穿越历史文化之旅。
呼和浩特输油站张淑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