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爱温暖和服务矿工的手艺人(散文)
http://user.qzone.qq.com/ac/b.gif http://user.qzone.qq.com/ac/b.gif http://user.qzone.qq.com/ac/b.gif 一次补鞋,我认识了一位为矿工服务的手艺人,通过和他的交谈,我发现他是一个健谈的人,并且集多重手艺于一身。他自1991年3月从事修补工作以来,服务于矿工,一路走来,这一坚持就是25年,他爱矿山的这片黑土地,更爱这片黑土地上的矿工,他和矿工兄弟有着亲人般的感情,一提起他,十里矿区,几乎无人不知,谁人不晓。一提起他的手艺,谁不发自内心的点赞。土地下放到户以前,他与其他的手艺人一起组建成一个团队,奔走在十里八乡 ,为需要的人们从事着房屋修建。为了生存,为了增加家庭的收入,他们没接到一个活,总是用全部的心血和智慧,倾尽全力把每一单活都做到极致,从而让在挑刺的人,也无话可说,而打心眼里佩服他们的手艺,从而得到人们的一直认可。
四十五岁那年,他干起了修修补补的工作,一路走来,这一坚持就是25年。1991年3月的一天 ,他来到金刚煤矿人口居住最多的地方采掘大楼,找了一个适合摆摊的地方安顿下来,摆上修修补补的摊子。煤炭企业效益好的时候,很多人用惯的东西,扔掉可惜,修修补补过后还能再用,煤炭企业效益不好的时候,矿山人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来花,对家中能够修补再用的东西,绝不会随意的扔掉。矿工正是抱着这种态度,看见矿区有人摆摊修补,急急忙忙的一路小跑着回到家里,端来家中有着沙眼的铁锅,急切的上前询问摆摊人这个锅能否修补?摆摊人微笑着回答:“能补,补好之后一样能用。”在一阵忙碌之后,摆摊人满头大汗,笑着说“这口锅已经修好,你装水试一试,看看漏不漏水?确认修好的锅没有问题,付钱后,矿工满意而归。时间在飞逝,日子在枝头上滑落,年复一年,,矿工兄弟渐渐熟悉了这个摆摊人,一旦谁家中有锅碗瓢盆需要修补,还是鞋子伞等需要修补,只要找上这个摆摊人,就是找对了人,他的服务态度和修补质量硬是没得说。矿工兄弟一次和他打过交道,以后都成了他的老主顾。
他是一位善良的人,自来到金刚煤矿这片热地上之后。他爱上矿山的黑土地,更是爱上了在黑土地上打拼的人 ,他和矿工兄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是一个健谈的人,他也是一个热爱音乐的人,他更喜欢和矿工兄弟交谈,他愿意倾听矿工兄弟流淌在心底的声音,他知道矿工兄弟在井下打拼的危险。对于矿工兄弟的小修小小补,他一律免费修补,分文不收,矿工兄弟拿来修补的东西需要动‘大手中术’,他一直坚持只收取材料钱和一点力钱,从不多收一分一毫。他常常说:“能为矿工兄弟服务,是我一生的荣幸,矿工兄弟主动找上门来,是看得起我,我靠手艺吃饭,靠修补质量说话和挣钱,这是我做人的底线,更是我做人的良心,让矿工兄弟焦急而来,满意而归。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我一定对得起矿工兄弟对我的这份信任。
过去他来金刚煤矿从事修补工作,每天都是坐南客站 至金刚的班车,现在,他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每天都是开着三轮车到金刚煤矿来从事修补工作。来去自由,时间自己说了算。我微笑着问他,现在是否有年轻人愿意来学手艺?你是否收过徒弟?他显出一副为难的样子。现在的年轻人不愿学手艺,大多数的人现在都在外面打工,面对无人学手艺的尴尬,面对即将失传的手艺,他十分的惋惜。周大爷原名叫周再元,现年70岁,家住达川区石板镇王家梁。他育有两个儿女,如今都已成家单过。
周大爷在金刚煤矿为矿工服务,他一边干活,一边听着音乐。一路走来,从年轻到现在,音乐是他生命中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假如有一天没听着音乐干活,他觉得这一天是十分的无趣。周大爷会二胡,笛子和电子琴 。休闲之时,周大爷喜欢和懂音乐的人一起交流并切磋技艺。愿周大爷过得更好,越活越有滋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