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z72 发表于 2009-12-15 14:40:56

( 969期)岁末盘点·班组反思2 班组培训为啥“叫好不叫座”?

                                           班组培训为啥“叫好不叫座”?
                              夏忠
    12月14日是安徽电建一公司机械化大修厂班组培训日,笔者作为客串老师给大家讲授“液压传动理论基础”。没料到信心十足的我,课还没讲到一半,心里就拔凉拔凉的,大伙呵欠连天,昏昏欲睡,根本听不进去。说实话,上这堂课,我是有备而来的,仅查找资料、模拟授课就准备了近半个月,授课内容,我倒背如流。我做梦也没想到付出的心血竟成了“催眠曲”。课讲到这个程度,我这个老师也该“下课”了!是大家对班组培训不认可?授课内容不合大家的“口味”?还是我的表达能力不行?不甘心的我,走下讲台,寻找答案。
    “班组培训是件好事,效果嘛,也就那样!”……
    “班组培训好像‘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我们对液压感兴趣,可是我们听不懂啊!”几个小伙子红着脸告诉我。
    “不谦虚地讲这些内容,我十几年前就滚瓜烂熟了……”
    “理论太抽象了,要是能结合实物讲解就好了!”
    “少讲一点理论,多一些动手操作内容!”
               ……
    同事们你一言我一语,直言不讳地倾诉,让我们授课老师和班组管理者反思。班组培训是班组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一线员工综合素质的有力举措,为帮助大伙“岗位成材”而搭设的平台。这一原本皆大欢喜的好事情,为啥“叫好不叫座”?其原因有二。
    其一:培训内容笼统、形式化。 班组成员因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的差异,接受能力及知识面也各不相同。例如老师傅对专业基础知识早已烂熟于心,而刚进厂的青工则接触专业时间不长,渴望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一锅烩”的培训,必定会出现老师傅“厌食”,青工“吃不饱”或“消化不良”的结果。因此,授课人应在培训前与我们多沟通、交流。在准备课件时,应根据班组成员不同的需求,因人施教,该“开小灶”或需要“单兵训练”者,请给予耐心地辅导。
    其二:培训方法陈旧、单一应。培训方式不应该仅仅只限于老师讲学生听,“满堂灌”、“填鸭子”的模式。其实,在实际工作中处处都可以是“课堂”。如把一些较为抽象的专业培训,融入到工作中去,边讲解,边操作示范,易学易懂。灵活多变的培训,不仅仅能激发大伙学习兴趣,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xiaz72 发表于 2009-12-15 14:41:55

上期投稿修改了一下,请各位老师指教

wxpzp 发表于 2009-12-17 21:45:22

木呆瓜 发表于 2009-12-18 08:04:06

支持上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 969期)岁末盘点·班组反思2 班组培训为啥“叫好不叫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