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6-6-10 18:17:09

第一次石油大会战(图13幅)

【历史印迹】


编者按 19世纪下半叶,美、俄利用鸦片战争强加给中国不平等条约,从1863年至1937年的75年里,输入中国的各种石油产品约2880万吨,中国成为国际“洋油”的倾销市场。1949年,全国原油年产量仅12万吨,被西方国家扣上了贫油的帽子。面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经济封锁,朱德委员长急盼地说:没有石油,飞机、坦克、大炮不如一根打狗棍!油、油、油!国防焦急。建设在呼喊。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第一代中央领导人指示:必须尽快要有自己强大的石油工业。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到大庆石油会战,会想到铁人王进喜。其实,在大庆石油会战之前,还有一段石油人的奋斗史已经载入史册,需要我们铭记,本期我们就随同作者走进——
第一次石油大会战(图13幅)■包升
1956年春,石油工业部和地质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了石油勘探和第二届石油普查会,不久,大规模综合性川中勘探工作在几万平方公里上,拉网式地展开。
1957年,“川中石油钻探筹建处”在南充县东观镇成立。同年,蓬莱和龙女等钻探区队成立。员工们怀着“一定要在川中找到石油”的雄心壮志,经过几个月的风雨洗礼,“革命加拼命”,南充1号井、蓬莱1号井和龙女寺2号井相继开钻,川中大地第一次有了现代石油工业轰轰烈烈雄壮阳刚的道道风景线。
1958年3月10日、3月14日、3月16日,女2井、充3井、蓬1井先后喷出大量原油。春暖大地,川中沸腾,三口井的喷油结束了四川无油的历史,为我国石油工业谱写了新的篇章。
3月16日14时30分,蓬1井钻达大安寨大三层时,在13分钟内喷出原油45吨。这时,陪同苏联专家的张忠良局长、郝风台总工程师,从遂宁专家招待所驱车直赴现场。三口井相继出油,喜讯连着喜讯,让找油心切的张忠良等老一辈石油人感到莫大的欣慰。
川中出油的喜讯,快速地传遍全国。北京、上海、玉门、新疆、成都、重庆……全国各地纷纷打来电报,发来贺信。新疆石油工人在贺电里说:“川中喷油的消息传来,全体石油人欣喜若狂,在乌鲁木齐、独山子、克拉玛依召开了庆祝大会,表示‘要什么,支援什么;什么时候要,就什么时候到’。”1958年4月9日,全国石油工业现场会在南充召开。赴会代表几乎包括了中国石油工业的一代奠基人。他们是:余秋里部长、康世恩副部长、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四川省工业部负责人,四川、新疆、青海、玉门石油局局长、党委书记和总工程师、总地质师等100多名代表。余秋里在会上强调说:“我们要集中主要力量投入川中。”会议做出了“向川中进军”的决定。口号是:大战川中,拿下20口关键井。至此,川中夺油大战庄严打响。
这也是中国石油史上第一次大会战。
图1:1958年,毛泽东主席视察四川油气田。
图2:1958年,朱德委员长视察四川油气田。
图3:1958年,邓小平副总理视察四川油气田。
图4:1958年,川中大会战指挥部成立。时任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康世恩任总指挥,他率领有苏联专家的工作组在现场了解情况。
图5:地质普查达成共识:川中不仅发现了南充构造,而且在盐井溪一带的露头上找到了油苗。
图6:钻井队加班加点抢进度。
图7:1958年3月10日,位于武胜县沙溪乡闯家岩的女2井喷出原油,改写了四川无油的历史。
图8:1958年3月14日,充3井喷油。
图9:1958年3月16日,蓬1井喷出原油。
图10:大家冲进田里,盆舀,桶装原油。
图11:机关员工组成的捞油队,自觉排成一长串,传着盆桶。
图12:川中会战之地。
图13:土法上马的炼油厂。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6-6-10 18:26:11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6-6-10 18:26:24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6-6-10 18:26:34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6-6-10 18:26:43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6-6-10 18:26:51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6-6-10 18:26:58

初卫平 发表于 2016-6-12 12:40:25

llsyqmk 发表于 2016-7-21 11:14:06

感谢老师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一次石油大会战(图13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