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睡觉的品味
贾会敏到农村下乡后的第一个春节,因故没能和同学们结伴而行回矿探亲。在相隔的三天时间里,老天降了场大雪,有半尺厚。那时从农村到矿区的交通极为不便,需赶早徒步五十华里,才能赶上中午时分的火车。记得那天晚上睡得很早,但久久不能入睡,恍忽间似睡了许久,便急忙起床赶路。结果,半道上,疲惫袭上心头,乏困爬上眼皮,以致我不得不一次次的睁大眼睛看准了方向,然后再闭上眼睛跟着感觉走,但终久没能逃脱掉进水沟的遭遇,并爬在雪地里美美的睡了一觉。醒来时,天还没亮。
在农村宁静的环境里生活了五年,再回到出生的矿山,反而不适应了,以致出现了长时间的失眠症。可是,一旦走进井下的大巷里,睡意便会突袭而来,迫使我要躺在坚硬、潮湿、凸凹不平的巷道里打个盹,再去工作。
有一次,我在朋友家聊天,见朋友的父亲睡在被窝里听收音机。过了会我起身告辞:“看样子,伯父是睡觉了,你去把收音机关掉吧,不然的话,收音机和咱们的谈话声会影响老人的休息。”
朋友不以为然道:“咱们在房子里制造点噪音,对父亲来说是行善哩。父亲在压风机房工作了几十年,宁静对他来说反而成了灾难。没有噪音,他就睡不着。”
人类历史是一部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历史。人类与大自然和谐了,大自然就服务于人类。否则,大自然也会给人类以教训,使人类适应大自然。即使象睡觉这样最基本,最简单的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一旦走进井下的大巷里,睡意便会突袭而来,迫使我要躺在坚硬、潮湿、凸凹不平的巷道里打个盹,再去工作。 这可不好,是典型的"三违",呵呵!!!!
拜读, 有意思 引用第1楼方向于2007-11-27 07:36发表的:
一旦走进井下的大巷里,睡意便会突袭而来,迫使我要躺在坚硬、潮湿、凸凹不平的巷道里打个盹,再去工作。 这可不好,是典型的"三违",呵呵!!!!
这种情况虽然是属于三违,但是说实话,据我了解,在矿上,这样的情况比较普遍。 引用第5楼张耀杨于2007-11-27 22:32发表的:
这种情况虽然是属于三违,但是说实话,据我了解,在矿上,这样的情况比较普遍。
理解万岁。由于环境的变化,新工人刚进入相对缺氧的工作环境,难免会有昏昏欲睡的状况。 但是这样的三违情况还是杜绝为好,你觉得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