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献血者日丨献血对身体竟有这些惊人好处!
6月14日是第十三个世界献血者日,今年世界献血者日的主题是“血液连接你我”,口号是“分享生命,捐献热血”。献血不只是可以挽救人的生命,更重要的是献血对自身也有很多的益处。
但凤凰健康近日做了一份名为“你献过血吗?为什么不献血?”的全民调查,在参与的4329位网友中,50.15%的网友一年之内都没有献过血,其中不乏从来没有献过血的人,为什么大家这么反感献血?献血有哪些好处?国家给予献血者的政策又有哪些?在世界献血者日到来之际,我们邀请了北京佑安医院临检中心输血科副主任于艳华来帮我们更好的认识献血。
http://y0.ifengimg.com/cmpp/2016/06/15/09/e50988b0-bc66-425f-bd0a-f15547b42cd3_size64_w500_h333.jpg
献血(供图/华盖)
超5成网友并不清楚献血对身体的好处
凤凰健康在献血者日来临前做了一份“你献过血吗?为什么不献血?”的全民调查,截止到6月14日上午10时,在线参与的4329位网友中,仅有45.53%的网友认为献血对身体有益处,而对于不献血的原因,21.99%的人给出了“不知道,就是不想献血”的理由,10.37%的网友则怕献血后会带来不良的反应,或是因害怕疼而拒绝了献血。
凤凰健康调查数据
献血对身体的三大好处——
远期对心脑血管有良好影响、提高造血功能、促进心理健康
献血对人身体健康有好处吗?
于主任表示:人体都具有造血功能,每个成人身体总血量在4000-5000ml左右,一次献血量在200ml或400ml,相当于人体血液总量的5%-10%。健康人一次失血不超过10%不会引起不适症状,也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再加上抽出的是外周血管的血,人体会自动将原来贮存于脾脏、肝脏等内脏里的血液释放到血管中,保持恒定的血容量。
所以,按照规定的条件和间隔期规范献血是不会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的,相反对人体健康还有很多好处。
献血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好处?
于主任指出:据报道,献血者存活率显著高于未曾献血者,献血总量较多的存活年龄还较长。不止如此,献血还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还会刺激人体骨髓造血器官,并能防止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
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节选自华龙网)
献血对心脑管系统有良好的远期影响:
可预防、缓解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坚持适量献血可减少血液中的所有成份,减少比例最大的是血铁和蛋白,还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使血液流速加快。供氧量加大,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能有效降低动脉硬化、血栓和脑血管意外及心肌梗塞等病症。
经常献血可提高造血功能:
因为自胎儿出生后,骨髓就成为主要的造血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造血功能和血细胞生成率逐渐下降。献血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对骨髓产生刺激作用,促使骨髓储备的成熟血细胞释放,并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促使血细胞的生成,经常按规定期限献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
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慰藉,工作与生活更加充实。做好事者以德施善,实际上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警惕几类人不宜献血
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不是葱蒜吃了可以杀菌消毒,所有人就都可以吃,同样的献血虽然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帮助,但也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献血的。
在凤凰健康的调查数据中,网友的认知度还是很高的。22.19%的网友知道患有各种传染病的人群是不可以献血的,这是出于对受血者的用血安全考虑;20.17%的网友知道贫血的人群是绝对不可以献血的,小编的朋友贫血去献血结果晕倒了;16.66%的网友明确有严重自体免疫病或是慢性病的人是无法献血的;15.28%的网友认为6个月内献过血的人不应该再去献血;14.20%的网友知道体重过重或过轻的人群也不适合献血。究竟还有哪些人群不适合献血?
于主任表示:我国《献血法》规定:提倡年龄在18-55周岁的健康个人自愿献血。鼓励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率先献血。鼓励捐献机采血小板等成分血,鼓励稀有血型的个人献血。献血时必须携带有效身份证件。
以下人群不适合献血:
(1)性病、麻风病和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2)肝炎病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丙型肝炎抗体阳性者。
(3)过敏性疾病及反复发作过敏患者,如经常性寻麻疹、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单纯性寻麻疹不在急性发作期间可献血)。
(4)各种结核病患者,如肺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及骨结核等。
(5)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种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等。
(6)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支气管扩张肺功能不全。
(7)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如较重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急慢性肾炎以及慢性泌尿道感染、肾病综合征、慢性胰腺炎。
(8)血液病患者,如贫血、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各种出、凝血性疾病。
(9)内分泌疾病或代谢障碍性疾病患者,如脑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甲亢、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糖尿病。
(10)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如脑炎、脑外伤后遗症、癫痫、精神分裂症、癔病、严重神经衰弱等。
(11)寄生虫病及地方病患者,如黑热病、血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囊虫病及肺吸虫病、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
(12)各种恶性肿瘤及影响健康的良性肿瘤患者。
(13)做过切除胃、肾、脾等重要内脏器官手术者。
(14)慢性皮肤病患者,特别是传染性、过敏性及炎症性全身皮肤疾病,如黄癣、广泛性湿疹及全身性牛皮癣等。
(15)有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虹膜炎、视神经炎和眼底有变化的高度近视。
(16)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胶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炎、硬皮病等。
(17)有吸毒史者。
(18)同性恋者、多个性伴侣者。
(19)体检医生认为不能献血的其他疾病患者。 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很多人献血前都会受心理、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首次献血的人群,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准备?
于主任指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献血前的准备:
1.学习献血知识,消除紧张心理。
2.献血前不要服药。如服用阿斯匹林在三天内会降低血小板的某些功能,所以在献血前三天不要服药。
3.食物应少脂肪。献血前一天和当天可按往常的习惯进餐,但以低脂肪为宜。
4.不饮酒,尤其是不饮烈性酒。
5.充足睡眠,不宜做剧烈运动。
凤凰健康数据显示:25.82%网友认为对于献血后首要注意的是避免抽烟、熬夜等不良的生活习惯;25.36%网友认为要多补充水分;25.36%的网友认为应该避免从事重体力的劳动;23.56%网友认为应该多补充动物的内脏、全血、鱼类和畜禽类等含铁类食物。
于主任表示献血后多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穿刺点上的辅料应至少保留4小时,要保护好静脉穿刺部位:穿刺部位止血后不等于完全愈合。至少在24小时内不要被水浸润,也不要被不洁物品污染,更不要在此部位搓揉。
2.检查穿刺孔部位有无渗血或出血,如有出血应抬高手臂并继续压迫局部。
3.个人活动要适度:献血后当天请不要从事高空作业、高温作业、驾驶车辆、体育比赛、通宵娱乐等活动。
4.补充营养不要过量:可以进食新鲜蔬菜瓜果、豆制品、奶制品、新鲜鱼虾肉蛋等。请不要进食过量。
献血者的福利政策有哪些?
献血者及其配偶、直系亲属临床用血时,按照下列规定享受免费用血优惠:
(一)献血者自献血之日起十年内免费使用献血量五倍的血液,十年后免费使用献血量两倍的血液;
(二)累计献血超过一千毫升的献血者终身无限量免费用血;
(三)献血者的配偶、直系亲属自献血者献血之日起十年内可以免费使用献血量等量的血液。
献血者捐献机采血小板的,本人及其配偶、直系亲属享受用血优惠时,献血量按照一个机采单位折合全血四百毫升计算。
具体办法请参看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的公布。 你献过血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