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扶贫“组合拳”精准发力“授渔”
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项目扶贫、政策扶贫、社会扶贫、金融扶贫……在扶贫攻坚的进程中,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因人、因地、因势利导,趟出了更多“精准扶贫”的好路子,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造血”与“输血”相结合精准发力,全力打响扶贫攻坚战。扶贫驿站打通致富路
“用铁丝扣住拧一下,这样一朵小花就做好了……”6月13日,在芝麻开花双杨扶贫驿站的二楼就业培训室内,指导老师正在为20多名贫困户讲解手工花的制作技巧。尽管许多人年龄都很大了,但大家都在认真听讲,边做边请教。而培训室的墙上则张贴着各种介绍中国结、刻画、鳄鱼夹、布艺娃娃等手工品的展板,展板上各项目的简介、制作方法、利润分配等非常直观、一目了然。
“我们驿站主要是针对有劳动能力但无法出去打工的贫困户,通过引进手工品项目、提供培训和编制材料、统一回收、依托芝麻开花电商平台进行销售,以此帮助贫困户脱贫。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贫困农村妇女劳动力在家编制一个中国结最低收入4毛钱,熟练后5分钟编一个,一天就挣36元,一月就能收入1000余元。”扶贫驿站的胡金洋站长介绍说。
地处淄川和张店交界处的双杨镇,镇域内企业多,是淄川区经济相对发达的镇。该镇在扶贫攻坚中,通过企业安置、提供公益性岗位等就业帮扶方式,安置了大部分贫困户。走访中发现,还有一部分有劳动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外出打工的贫困户,如何帮助他们脱贫?
为此,双杨镇依托芝麻开花这个电商平台,与淄博云众创空间联合开设双杨镇芝麻开花扶贫驿站,深入开展就业意向调研,将家庭式、手工式的鳄鱼夹、手工花、十字绣、中国结等轻工作代加工项目引进来,定向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使在家照顾病残人和孩子的40多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足不出门实现就业。
扶贫驿站的一楼是一个爱心超市,从厂家直接进货,减少中间环节,贫困户在这里可以买到质优价廉的商品,比如一袋12卷的卫生纸,普通超市可能要卖15元,而这里只需12元。不仅如此,芝麻开花双杨扶贫驿站还设立了“山里飘香扶贫爱铺”,甄选民生产品,把太河等地的山楂、花椒等当地特色农副产品通过芝麻开花电商平台推销出去,真正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不仅如此,淄川区还依托新星商城等多个电商平台,加快农产品销售和旅游推介,助农脱贫。
光伏发电照亮扶贫路
近日,寨里镇土孤堆村许多村民的屋顶上,多了一面面明亮的面板,在阳光照射下十分耀眼。“这是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每户六块、约10平方米。”安装户牛滨田的妻子指着自家房顶上的发电板高兴地说。现年54岁的牛滨田因意外事故成了植物人,生活不能自理,妻子因为照顾他无法外出打工,去年还不小心摔断了腿,儿子刚刚参加工作,一家人生活几乎无任何经济来源,是典型的贫困户。“安上以后,什么都不用管,一年就能给俺家挣近2000元钱。”而这对他们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这是我们探索实行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精准扶贫。”村书记牛怀田一语道破天机。
土孤堆村地处山区,是省级贫困村,全村380户中有204户贫困户,其中精准扶贫户64户。如何帮助群众长效脱贫,牛怀田一直在思考。
受大光伏发电的启示,2015年11月,土孤堆村在32户特困户的屋顶上安装了分布式光伏发电板。“每套12000元,扶贫补贴9000元,村民只要出3000块钱就可安装。”牛怀田说。安装后,电从村民家里出来,经过逆变器直接进入村配电室,销售进国家电网。一度电按一块钱计算,村民年增收1600-2000元。最初投入的3000块安装费,不到2年即可收回成本。而且光伏板的寿命有25年,每户村民至少增收4万块。
土孤堆村实行一户一卡,并网发电的收入每月直接打到贫困户的账户上。重要的是,村民不用操心,只需擦一擦,保持光伏板的清洁即可。尤其是对因病致贫的家庭来说,常规扶贫模式费时费力,他们最需要的是这种轻松、持久的扶持和稳定的收入。
目前,光伏扶贫的模式正陆续在蓼坞、土湾、东井等寨里镇的多个村推广。淄川区正积极引导西河、昆仑、寨里等6个镇57个村利用专项扶贫资金发展分布式光伏项目。
生态旅游开启富民梦
地处淄川东部山区的太河镇,是经济基础薄弱的山区镇,由于是太河水库水源地保护区,无任何企业,贫困人口相对较多。太河镇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贫:以上端士、梦泉为主的古村落文化游,以圣樵、奥龙为主的生态农业观光游;以“国家美术写生和摄影基地”为主的休闲修学文化游。
太河镇梦泉、西河镇东峪2个村探索“生态旅游+村集体+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打造集生态观光、采摘、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生态旅游乡村。淄川区还支持“诚信”级别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自身优势,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等方式,加快开发林果、畜牧、蔬菜、小杂粮、矿泉水等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
(闫盛霆 仇慧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