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年度候选人物】许昌学院辅导员赵红玲:爱为墨,行作笔,匐于青春作长歌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607/a031214ff4454ef3816a18c41fdbf242_th.jpg个人简历
赵红玲,女,汉族,河南开封人,200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8年7月开始辅导员工作,现任许昌学院国际教育教育学院2012级本科班辅导员,兼任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宣传委员,国际教育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
工作情况
八年摸索,八年挥洒。在辅导员岗位上,赵红玲始终努力践行专业化、精细化、精品化的工作理念,围绕“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把“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的教育原则融入到学生教育和服务的每一环节中,重点关注“家庭有困难、学习有问题、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转变刚性管理理念,用真心对待每一位学子,用细心耕耘每一片心田,通过 “学生成长档案”、“大学生心理成长训练营”、“关爱老兵”等品牌活动,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体意识,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成功”。
严爱交融,做学生成长路上的良师
从高中走入大学,面对相对宽松的环境,学生极易迷失自己。赵红玲认为要做好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工作中就要善于“将柔柔的情、严格的纪加以融合,刚柔相济,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对于学生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挫折、疑惑,她都能及时地给予其分析、帮助、解决;对于学生违反学习、考试、卫生、宿舍纪律的表现,她都能及时给予纠正。为此,她经常深入教室检查督促同学们学习,召开主题班会讨论社会热点问题,亲赴宿舍查外宿查违章电器;为此她坚持每天至少与一名同学谈心,每周写一篇工作周记,每月整理一次学生成长档案。学生组织开展的活动,她都全程参加;学生上交的每一项材料,她都仔细审查批阅。
因为在繁忙的学习之余还要参加主题班会,学生曾经有些怨言,但赵红玲并不因此而放弃。她进一步反思班会的方式,征求学生的意见建议,学习团体心理游戏和教练技术,坚持将每月一次的主题班会召开下去,逐渐地开到了学生心里。“刚开始我们有点不理解,觉得大学应该更自由一点,是赵老师的坚持让我们逐渐体悟到班会的意义,在班会中,我们学会了关心,找到了温暖,理解了责任,收获了友谊。”一名学生这样说。
赵红玲用自己高度的责任心和迅速的行动力让学生认识到:严的背后是她对学生深深地爱。学生阑尾炎住院,她二话不说,拿起工资卡就奔向医院,日夜陪伴,直至学生恢复健康;学生陷入暴力传销,她心急如焚,协助警方积极营救,安抚家长情绪,直到学生平安归来。学生参加“挑战杯”,她深夜还在和学生一起修改申报书;学生要办运动会,她周末还在为学生排练团体操。一名机械专业的男生酷爱文学,想考文学方面的研究生,她利用自己的考研经验帮助他,联系自己的大学老师辅导他;有学生想做会计,她联络往届在会计事务所工作的毕业生,推荐其假期去实习。日月轮转,渐已八年,她放弃了婚假,延缓了病假;工作在几许双休日,寒来暑往,错过了多少团聚时,只因为她是陪伴学生健康成长的辅导老师。有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她说:放弃是为更长情的陪伴。
付出真爱,收获真情。“老师,一路上有您的教导,才不会迷失方向;一路上有您的关注,才更加自信勇敢。”“老师,是您鼓励我勇敢迈出第一步,我的大学生活才能如此丰富多彩,您辛苦了。节日快乐,谢谢您!”每到节日,她都被这样的祝福和感谢包围,她说:“和学生在一起每天都能给她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桃李天下,满心芬芳。
因材施教,当学生成才路上的益友
赵红玲将语言铸成一把把打开学生心门的钥匙,每带一届学生,她都会花大量的时间与每一位同学谈心,并在平时的接触中留心观察学生,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鼓励教育为主,帮助学生设计大学生活和未来发展方向。
许婷,生活散漫,不爱学习,对未来没有追求,任课老师反映该生数学基础不错,赵红玲找她来谈话,发现她计算机操作得很熟练,就经常叫她过来帮忙做一些文档、表格,对该学生进行引导,慢慢的学生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变化,她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开始乐于帮助他人,学习方面更加积极主动,最后还当选了辅导员工作助理,如今专科毕业的她已经是某事业单位的一名正式员工,工作出色深受好评。
张帅鹏,一个从高中时期就热心公益的男生。来到大学以后,赵红玲推荐他加入学院的编外雷锋连,鼓励他用行动带动更多的同学。后来,张帅鹏成功竞选了学院编外雷锋连的连长,每周坚持带领青年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多家服务单位为学校送来锦旗,许昌晨报曾以《“90后”大学生上高中时开始拜访抗战老兵》对张帅鹏的事迹进行了整版报道。
始终怀揣编导梦想的闫凯,在她的极力促成下拍摄制作多部微电影,如今正在积极论证自己的创业项目;求学时就自立自强的学生干部吴少虎已经成为东方银谷信阳分公司的部门经理;立志出国留学的罗雨露刚刚拿到了悉尼大学研究生的Offer;想当公务员的郭榆煊已经通过了国考的笔试。
在她的指导下,学院辩论队首次闯进校园四强,并在许昌市三国文化旅游周大学生电视辩论赛中击败省内外三支代表队,终获冠军,取得历史性突破。她所带的2012级本科班三年内涌现了两个省级优秀班集体,所带的2012级工商管理(会计方向)学生80%以上通过了国家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学院学生参与竞赛所获省级以上荣誉80%以上来自她所带的学生。江山代有才人出,她与学生共同寻找适合他们发展的路。
勇于创新,与学生共同成长
成就源于改变,创新才有发展。坚持不懈、探索创新是她一贯的追求,原地踏步、轻言放弃,不是她的习惯和态度。
在对学生的生涯辅导中,她探索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瞬间,定格师生之间发生的典型故事,留存学生的精彩感言。每年毕业季,她都会请一些即将毕业的优秀学子写下心得体会,总结自己的大学生活,留给下一届学生看,她希望这些优秀的学长学姐的故事能够指引学弟学妹们坚持梦想,向着希望的方向。
在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中,她探索建立了“大学生心理成长训练营”系列主题班会,坚持常规班会经常开,主题班会每月开,从适应、交往、竞争合作、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意志责任、学习管理等方面选取主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在班级中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塑造学生健康美丽心灵。“赵老师的全程参与让我们看到了她平日威严后面的率真,觉得又多了一个生活上的朋友。” 主题班会让她和学生成为了朋友,也让班级同学成为了更好的朋友。大家彼此信任,相互支持,用青春铺路,看理想延伸。
在对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中,“关爱老兵,传承历史”逐渐成为了学院学生工作的品牌。她和志愿者们对许昌周边的近20名老兵进行了寻访,同社会爱心人士一起,每年组织开展帮扶活动10余次,撰写了十几万字的抗战历史故事。在对老兵的采访、帮扶中,学生对祖国的情感更加浓郁,社会责任感不断加强。
经验要上升为科学,辛苦要转化为成果,这是国家对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指导思想,也是赵红玲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几年来,赵红玲主持完成厅级课题6项,主持完成校级课题2项,参与省级课题2项,参与厅级课题5项,发表论文10余篇。她参加了河南省第四届辅导员技能大赛获优秀奖,她撰写的论文《教练技术应用于主题班会中的若干思考》获得河南省辅导员优秀论文一等奖。
八年的时光匆匆流去,赵红玲用言为弦,心雕琢,谱出桃李天下曲;爱为墨,行作笔,匐于青春作长歌。歌有心酸,曲有无味,在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路上,她亦师亦友,她亦严亦爱,她将自己的青春研墨,让她的学生泼墨青春。
八年之后回首,她发现:学生的无悔青春,却也是她的青春所在。
获奖情况
2015.10,河南省高校优秀辅导员;
2015.10,河南省辅导员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
2015.4 ,河南省第四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优秀奖;
2013.6,主持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课题获二等奖;
2012.5,河南省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2.3,主持河南省社科联经团联调研课题获一等奖;
2014.1,参与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项目研究并获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6.1,许昌学院第二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
2015.4,许昌市第九届三国文化周大学生电视辩论赛“优秀指导老师”;
2015.4,许昌学院第28届“雄才韬略”辩论赛“优秀指导老师”;
2012.9,许昌学院“优秀辅导员”。
来源:搜狐教育网 感谢分享!楼主辛苦!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非常感谢屈老师给力支持,专页有你更精彩,周末快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