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多举措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今年以来,我市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找准定位,精准发力,以“转移就业脱贫一批”为出发点,全力推动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脱贫。以实名制登记为基础,摸清农村劳动力家底。我市积极推进基层就业信息网络信息化建设,于2015年底,实现11个县(市、区)139个乡镇就业信息网络全覆盖,利用就业信息网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进行全面实名登记,有效提升了基层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率。截至目前,我市已实名登记124.33万名农村劳动力,初步形成了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库。
以大型招聘会为契机,扩大就业岗位供给。每年市级及11个县(市、区)联动举办“春风行动”大型现场招聘会,组织区内外用工企业参展并发布用工岗位和需求,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31场,提供就业岗位5.37万个,引导跨地区有组织劳务输出8.61万人,为农民工等各类求职人员提供免费就业咨询服务32.25万人次。
以技能培训为着力点,提升农村务工人员的职业水平。通过校校联合、校企联合、校乡联合等形式,面向农民开展“就地培训”“就近培训”“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等,将培训与用工需求结合起来,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同时,每年组织11个县(市、区)参加广西农民工技能大赛,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3476人次,组织开展技能大赛11场次,参赛选手1317人。
以平台建设为依托,带动当地农民工实现就业。结合全区推进农民工创业园建设的契机,我市主动向自治区对接争取,获得大化、环江、都安3个自治区示范性农民工创业园建设项目,每个项目获自治区补助资金500万元。为保障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市人社部门多次深入项目施工现场,主动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遇到的困难。目前,大化瑶族自治县将农民工创业园建设纳入该县生态民族新城规划中的就业创业工程,农民工创业园建成后,可接纳50家以上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可安置返乡农民工、易地扶贫搬迁农民、城镇失业人员创业就业3万人以上。
以政策扶持为支撑,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在认真落实上级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的基础上,我市人社部门根据河池实际情况,联合金融、林业、水产畜牧兽医等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的通知》,积极引导和支持有创业愿望的外出务工者回乡创业,带动周边农民转移就业。2015年至今,全市共为38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90万元,支付贷款贴息34.59万元。今年,我市将小额担保贷款限额由5万元/人提高到10万元/人,同时由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作为担保机构,全面实施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全力推动大众创业。
以劳务合作为引导,畅通转移就业渠道。加强与区内外省市的交流,保持与广东、浙江、福建、南宁、北海等地常态化劳务合作,为本地农村劳动力提供优质就业岗位。同时,搭建交流平台,创新开展“乡企劳务合作双百活动”,定期组织100家以上民营企业与100个以上乡镇进行劳务对接,促进企业与农村劳动者面对面沟通,实现用工需要与就业意愿互动双选。今年以来,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59327人次。
来源:贵阳网 欢迎各位老师快乐阅读,劳动竞赛版块祝您周四愉快 感谢分享!楼主辛苦!
回 3楼(屈联西) 的帖子
感谢屈老师给力支持,问好辛苦老师
页:
[1]